《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作為一個養過狗,現在又養著一隻貓的愛好養寵物人士,我帶著好奇心去看了電影《寵愛》,很好奇怎麼會有人把一頭普通的豬作為寵物養著呢?

這部電影不僅滿足了我的好奇,也賺足了我的眼淚,帶給我的感觸是深刻的。每一種動物都以它的方式愛著主人,有的是等候,有的保護,有的是陪伴,這都是寵物對於主人無法言表的愛。

我的貓,初到我家的時候很調皮,曾因為我的一頓訓斥再加上被強迫洗澡而“離家出走”,它趁著在院子裡玩的空當,跳到了隔壁家的院子裡,任我怎麼呼喚也不回,還向我投來傲氣輕蔑的眼神,好像在說“我不回了”,當我從鄰居家把它抱回的時候,它的眼神透露出“我投降了”的無奈。

這樣一隻傲氣調皮的貓,每當我在深夜裡寫文的時候,它都默默的陪伴在我身邊,一直到我去臥房睡覺的時候它才會跟著跑進房間,正如林語堂曾說過:無論多晚,陪伴他的永遠是貓。

每當看到社會新聞中虐待動物的事件,我都能從事件的背後看到被虐動物的絕望,很喜歡《寵愛》這部溫情的電影帶給我們的啟發,它向人們展示了動物對主人的深厚感情,以及親情、友情、愛情的溫暖,同時也是對愛護動物以及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倡導。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愛就要勇敢說出來

一隻小奶貓成了羅華和安英愛情的鵲橋。羅華藉著一起養貓為由,屢次藉口出差讓安英代養,在養貓的過程中有潔癖的安英也喜歡上了小奶貓,小奶貓也促成了羅華和安英的戀情。

一隻名叫“安吉拉”的貓,是父女兩代人之間溝通的紐帶。父親面對長大的女兒,不知道如何與女兒溝通,他有著大多數父親的共性:對孩子的愛太內斂,羞於表達。父親藉著安吉拉和女兒視頻,他把想說的話都通過貓來表達,女兒說:“明明是你,不借著貓都不知道跟我怎麼好好說話。”當女兒想接走安吉拉,他不捨得,他習慣了安吉拉的陪伴,更害怕沒有了貓的紐帶作用之後,女兒就很少給自己打電話了。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愛的人不善於表達,尤其是人到中年,更是喜歡把自己的感受深埋於內心。成年人的愛不容易被理解,這是由於“我愛你”對於成年人來說似乎很難啟齒,正如劇中女兒對父親所說的:“那是因為你們大人不說實話,各種繞,活著多累呀。”成年人的愛,往往都太深沉,不把愛言詞於表。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在一些愛情故事中,兩個人彼此都愛著對方,卻始終羞於說出自己對對方的愛意,最終成了兩個相互暗戀的人,錯過彼此,這是很可惜的。

我想到了沈從文的《邊城》,從中我看到了不願表達自己情感的愛情悲劇。書中的翠翠愛上儺送,卻羞於表達,一直不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就連身邊的爺爺也只能揣測她的意願。儺送唱完情歌之後沒有得到回應,便遠走他鄉,翠翠就在等待中度日。如果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的儺送大膽地表達出他的愛,如果翠翠在愛上儺送後也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愛情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生活中,父母與孩子、愛人之間、朋友之間多一些情感的表達,不僅僅會讓對方感受到幸福,也能讓自己的愛被理解。有愛就要說出來。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寵物給我們的是一種陪伴和被需要的感受

年邁的祖母很喜愛養雞,老家的院子裡常常佈滿雞糞,回老家的時候我常常勸說祖母不要養雞了,打掃院子很累,而且的確也不乾淨。祖母不從,每一年都要從集市上買來幾隻小雞雛。

祖母家的雞很會認人,我們回家的時候雞就躲得遠遠的,而每當從外面散步回來的祖母一走進院子的大門,一群雞就“咯咯咯”的歡呼雀躍起來,好似是一場迎接。這時候我從祖母的神情中看到了洋溢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當我誇祖母家的土雞蛋很好吃的時候,祖母也是一臉的幸福。

細細想來,祖母多半是孤身一人在老家,無人陪伴,同時,不被需要和無所事從定是讓祖母感受不到自身的餘熱和價值,養著一群雞,何嘗不是滿足了祖母缺乏的陪伴和被需要呢?寧靜的院落,陣陣雞鳴,打破祖母的孤獨。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電影中,狗狗“豪七”陪伴著主人喬欣長大,一路保護著喬欣。

一頭被視為寵物的豬,在主人孤單時作為聽眾傾聽著主人的訴說。

一隻名叫“巴頓”的狗,陪伴著郵遞員送信,郵遞員一去不復返之後,它等待著主人的歸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寵物會用它的一生來陪伴主人。動物沒有人的聰慧,然而,它們對主人的情感卻是最簡單真誠的,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情愫,有的是對主人最純粹的愛,寵物可以為了主人不顧一切。即使主人偶爾會對它不好,它也不會記得,而是隻記得主人的好,對主人不挑剔不拋棄,對主人的愛純純粹粹,這樣的感情多麼簡單而美好。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世界將更美好。

曾有一段小貓救小主人的監控視頻在網絡上走紅。10個月大的孩子從客廳爬到樓梯口,眼看就要墜下,危急時刻,家中的貓咪意識到了危險,快速衝上前去,攔住了小主人,避免了一場意外。此外,狗狗保護主人的真實故事就更多了。

影片中,李響養的豬“小叮噹”為了救主人,克服對爬樓梯的恐懼,衝上樓提醒主人即將到來的危險,也嚇跑了試圖入室盜竊的小偷,看來,被人認為智商很低的豬也挺會看門的呢。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在我看來,影片中的動物代表的不僅僅是豬貓狗,更是各種各樣的動物。在看《寵愛》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動物帶給我們人類的美好,我想,影片讓我們感受愛的溫情的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愛護動物。

前不久,澳大利亞森林大火,超過兩萬只的考拉熊在大火中喪命。很多當地居民加入了救助考拉熊的隊伍中,大火中被救出的考拉熊大多都是遍體鱗傷,隨後它們得到了悉心的照料。在這場自主的救助中,我看到了人們對動物的愛,這是讓我們感到欣慰的。

保護動物的主題是世界共通的,這是一個大命題,一部電影無法改變各種稀有動物依然被獵殺的現象,但是,電影帶給觀眾的感觸多多少少都會啟發人們對保護動物的思考,或者改變人們對動物的看法,動物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也需要被愛。

《寵愛》:它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把我虐成了狗

結語:

《寵愛》是一部溫暖的治癒系電影,它表達的不僅僅是主人與寵物之間的感情,這些寵物與人之間的故事更是向我們展示著親情、愛情、友情的美好,在這些感情裡,人們感受著“寵愛”的甜蜜,體現的是人與寵物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寵愛。

在2020年初始之際上映的這部電影,溫暖人心,在新的一年裡給我們一個溫暖人心的開端,藉此,借用一首歌名祝願你: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