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你為什麼要養寵物?因為你不敢面對孤獨

《寵愛》是今年元旦上映的一部電影,上映僅6個小時,票房就突破了1個億。作為一個養寵人,我一直想找時間完整看一下這部電影,時間關係這個想法總算在元宵節這天實現了。

網上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對沒有養寵經歷的人來說,這部電影實在沒有什麼亮點,大部分吐槽影片強行煽情,故事牽強,劇情經不起推敲等等。

對於養寵的人來說,這部電影所表達的元素讓他們感同身受,熱淚盈眶。共同的養寵經歷讓這部分人對電影更能產生共鳴。

《寵愛》是由6個故事組成,這六個故事涵蓋了親情、友情、愛情,劇中6只寵物是他們的紐帶,整部影片都在表達人與人,人與寵物之間濃濃的愛。

我養過寵物,深深理解影片中所表達的人與寵物的深厚感情,接下來,我從養寵人的角度,透過電影分析養寵人這個群體的共性特徵,以及對寵物行業的現實思考。

《寵愛》:你為什麼要養寵物?因為你不敢面對孤獨

一、為什麼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喜歡養寵物?

1、快節奏生活下,寵物成了治癒孤獨感的良藥

電影中,無論是鍾漢良養的寵物豬,還是檀健次養的貓,鍾楚曦養的狗,他們在最初養寵物的時候都是孤身一人。

現代年輕人大多是新一代獨生子女,加上快節奏的生活,無處釋放的壓力,沒人訴說和傾聽,這些都會轉化成深深的孤獨感和空虛感。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很認同:

人就是這麼奇怪,生來孤獨,又偏是群居動物,渴望內心被人瞭解,又總要固執的保有自己的世界。

馬斯洛的層次需求論中,按照人的需求順序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這些需求對每個人都一樣存在,當需求存在又在他人身上得不到滿足時,寵物的出現,便填補了這片空白。

影片中飾演外賣小哥的郭麒麟,也是單身一人,送外賣時遇上單隻的流浪狗,時間久了,他們彼此產生了信任和感情,最後他成了流浪狗的主人。

不管人還是寵物,互相取暖總好過各自孤單。

在我看來,寵物無疑是當下新一代養寵人的精神寄託,寵物身上自帶的“萌”“治癒”“溫暖”等屬性,也成了治癒年輕人孤獨感的良藥,填補了他們空虛的內心。

我認為,這也是《寵愛》這部影片成了今年“爆款”電影的最大原因。

《寵愛》:你為什麼要養寵物?因為你不敢面對孤獨

2、寵物的愛與陪伴,讓它成了家庭成員的一份子

電影中,於和偉飾演一個離過婚的父親,女兒平時在美國,每天陪伴他的只有一隻貓。

這隻貓也是他和女兒溝通的紐帶,不善言詞的他,總是不知道怎麼和女兒表達愛。

每次的話題也只能從貓談起,對於他們父女來說,貓就是他們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員。

最真摯的東西最打動人心,離異的父親,遠在美國的女兒,一隻陪伴父親的貓,他們的故事看哭了我,也是這6個故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

我小區有一阿姨,女兒嫁到外地,她老伴去世後,女兒怕她寂寞給她養了只泰迪狗。可以說,這隻寵物狗真的改變了她的生活。

以前基本不出門的她,每天帶著小泰迪遛彎,她的退休工資至少有一半都花在了寵物身上,簡直把它當人一樣看待。

同時能看到的是,這一年多阿姨臉上的笑容多了。如果沒有這隻泰迪的陪伴,她的生活仍是暗淡的,她的感情是沒有落腳地的。

對於老年人來說,最缺的就是日常陪伴。兒女給不了的,寵物能給。

《寵愛》:你為什麼要養寵物?因為你不敢面對孤獨

影片中鍾楚曦養的狗狗豪七,陪伴她經歷了少年、青年,一直到他和陳偉霆結婚。

豪七從生到死,它的使命只有一個,就是保護好女主人。所以在女主人結婚後,為了怕男主人“欺負”女主人,這隻狗才鬧出了那麼多好笑又感人的事。

萬物有靈,寵物雖然不會說話,但它是有情感的,豪七直到生命將盡,才把保護女主人的使命交棒給女主人的愛人陳偉霆。

這一幕,也賺盡了觀眾的眼淚。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耀一

寵物們常年的陪伴,早已讓人和寵物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主人來說,他們就是家庭的一份子。對寵物來說,主人就是它的全部。

前段時間看到一新聞,一女子上公交車堅持要給自己的寵物狗買票,並稱它不是狗,是自己的兒子。這個事讓很多人不理解,覺得這個女子是不是瘋了。

其實,她堅持的背後,是人寵之間跨越物種的深厚感情。相信她的狗狗,一定陪伴了她很久。

深情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因為孤獨是生命的常態,所以陪伴才顯得格外珍貴。這一點,寵物有時做得比人好。

在現代社會,工作和娛樂已經填滿了人們的生活。“社畜”們如同陀螺一般旋轉,上班時成為資本的奴隸,下班時在娛樂中麻醉自己,與之相對的就是人們的精神生活被擠壓得沒有一點空間。——弗洛姆

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精神的空虛、無處排解的孤獨感,渴望溫暖、渴望陪伴,喜愛寵物,這些都是養寵人共同的特點。

所以,擼貓、吸狗、鏟屎官,這些詞應運而生,大量的“喵星人”“汪星人”讓寵物市場呈現蓬勃發展之態。

《寵愛》:你為什麼要養寵物?因為你不敢面對孤獨

二、透過電影對寵物行業的分析與思考

1、寵物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電影中的6個故事代表著這個時代的6個群體,他們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養寵人群體。

同時,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貓狗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說,已經從普通的動物上升到了寵物甚至是親人的高度了。

“先別養孩子了,養只貓吧!”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故事,年輕夫婦剛結婚經濟壓力大,不準備要孩子想先養只貓。

我想,他們也代表了養寵人的其中一個群體。隨著空巢老人、單身青年的增加,養寵的人將越來越多,寵物行業近幾年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據公開報告顯示,以貓狗為主的寵物市場在2019年規模已達2000億。而這樣的一個規模,仍然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遞增。

2019年天貓國際發佈的雙十一報告顯示,2019年最受歡迎的進口商品排名第一的是貓糧,其次才是嬰幼兒奶粉,可見寵物行業的潛力及發展速度。

這2000億的市場,背後是無數個養寵人在支撐。而這個群體,還在不斷擴大。

估計千千萬萬個養寵人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們的孤獨竟然成就了這麼龐大的一個行業。


《寵愛》:你為什麼要養寵物?因為你不敢面對孤獨

2、隨著寵物行業發展,寵物經濟潛力巨大,寵物產業鏈也將會更加完善

寵物行業是一個類似於母嬰的行業,一隻寵物從生到死整個過程會產生無數個寵物細分領域,可以說,寵物的吃喝拉撒用每一個動作都對應一個消費領域。

《寵愛》電影中,不管是檀健次的貓,還是於和偉的貓,你會發現它們的消費都不低。貓零食、貓爬架、貓砂等這些是必須品,就像我們人的必須消費一樣。

劇中鍾漢良養的寵物豬要過生日,鍾楚曦養的狗生病了要去看病。闞清子因為不小心被貓傷到,去了趟寵物醫院就是大幾百的消費。

如果說寵物行業是一個大類目,在這個大類目裡,又存在著無數的小類目,這些小類目上下游之間互相滲透,組成了這個完整的產業鏈。

而寵物日益增多的市場需求,倒逼著行業不斷加速成長,寵物產業鏈越來越完善。

目前,寵物主糧、零食、洗護用品、玩具已是剛需,下一步,在解決了寵物“衣食住行”的基礎上,預計會進行寵物消費升級,衍生出更多的寵物產業,例如寵物攝影、寵物美容、寵物養生、寵物主題酒店等。

在我看來,這個行業是個有愛的行業,這個行業也潛藏著無限的機會。


《寵愛》:你為什麼要養寵物?因為你不敢面對孤獨

總結

《寵愛》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對於寵物來說,主人就是它們活著的全部理由和希望,對於養寵人來說,既是寵,也是愛。

感情是相互的,正是因為看到了人與寵物之間割捨不掉的真摯感情,才讓我們覺得這個社會還有另一種溫暖,我們才覺得不孤獨。

而這種需求,竟然成就了今天這麼龐大的一個寵物產業。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敬畏和尊重,包括寵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