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作為一名資深鏟屎官,我一般不太敢看有關貓貓狗狗的電影,因為這類電影裡總是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人和寵物的分別,哪怕一個人在家,我也不想哭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

就算沒有分別,也會用一些寵物視角來表現它們對人的眷戀,我無法承受那些溫柔而孤獨的眼神。

所以某種程度上,我是被《寵愛》的片名和海報“騙”進電影院的,看這個溫馨甜美的片名,看這個軟萌的、粉嘟嘟的海報,怎麼看都像是個溫暖人心的喜劇啊對不對?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圖片為電影官方海報

而且片中大橘貓出來的一瞬間,我就淪陷了。

主要是跟我半年前撿回家的那個妖怪太像,也是一天到晚哼哼唧唧話特別多,也是聰明到能上房揭瓦能察言觀色,也是在你吃沙拉的時候自己吭吭哧哧在旁邊嚼好幾片菜葉子。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加上這個妖怪,我家裡現在有三隻貓,時間最長的已經養了六年。

於是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就很不淡定,看見兩三個月大的小貓,就如同看到了家裡老大小時候,進家門第一天不吃飯,我熬了米湯用手指頭蘸著餵它吃;看見小貓長大了上躥下跳,就如同看到了家裡老二幾個月大那會兒,把我放在床頭的玩偶狐狸叼到客廳讓我給它扔。

何況寵物養久了,不管在片子裡看到什麼動物都會共情,不管是智商過人的豬、在小區裡流浪的狗,還是大橘美短金毛鬥牛梗……每看到一隻寵物出場,我的心就被萌化一點。

但看著看著,我發現我上當了。

這個電影……並不是單純來賣萌的啊!

觀影過程中第一次落淚,是看見壽命將盡的老年狗子,明明已經奄奄一息,還在強撐著等主人回家看最後一眼。

想到貓大不由人,我家的早晚也有這麼一天,眼淚瞬間就下來了。

至於後面又哭了幾次,就不提了,要臉。


本來這兩年年歲漸長,淚點就變得很低,偏偏這電影又很討厭,名字叫“寵愛”,實質上講的卻是別離與和解。

我以為那看上去人畜無害的海報、那輕鬆搞笑的氛圍,應該是個從頭到尾哈哈哈的喜劇,當然它也確實是喜劇,看著陳偉霆和鍾楚曦飾演的新婚小兩口,想親一口都要躲著家裡的“惡犬”豪七,有種莫名的喜感。大多數時候,我的心情是輕鬆的。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但輕鬆之外,它又是一個個關於別離的故事。

人如何面對寵物註定先走一步的事實,如何面對朋友的離開,如何面對周圍物是人非之後剩下的那個孤獨的自我,如何面對生命中多了一些東西或者少了一些東西會帶來的劇變。

要好好地別離,就要學會和解。

與朋友和解,與家人和解,與世界和解,與自己和解。

這麼一部以寵物為主題的電影,我看到的,卻是人。

獨居的中年離異男子,不知道怎麼和女兒溝通,只能藉著貓跟女兒交流,他要學著打破這層僵局。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突然失明的中學少年,習慣了住隔壁的女同學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得知她很快要搬家,他要學著獨力應對生活裡的一切。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單身的優質男青年,終於有了女朋友,女朋友卻無法和他的寵物豬和平共處,他要學著在心愛的人和寵物之間做平衡,女朋友也要學著怎樣接納這另一個生命。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有潔癖的女插畫師,被喜歡的男孩子託付了一隻貓,她要學著走出自己的害怕和羞澀,擁抱新生活、擁抱愛情。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還有新入行的外賣小哥怎樣幫偶遇的小狗走出困境,以及我們該如何看待都市中的流浪動物。幾個故事各自獨立成篇,又通過內在的聯繫最終融合到一起,告訴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傳遞自己的善意,如何給身邊的人、周圍的人更多愛。


別離本身是痛苦的。我看不了這種人和動物的生離死別,卻偏偏沒躲過,只能一邊抹淚一邊後悔,為什麼今天忘了帶紙。

哭了太多次了。垂垂老矣的豪七拼了命要等主人見最後一面,陳偉霆飾演的新婚男生強忍眼淚和它說“以後我來保護她,你放心地走吧”。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因為主人離世在小區裡流浪多年的小狗巴頓,幾年來一直固執地等著主人再次出現,郭麒麟飾演的外賣小哥打扮成它過去主人的樣子,告訴它“你不用再跑了”。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類,我很明白,應對生活裡的種種不順,應對熟悉的身影遠去,應對每一天都可能發生的變化、一點點接受新的生活,這究竟有多難。

讓人哭的不完全是一條小生命的離去,而是整個世界的突然改變。

好在哭完了,發覺一切總歸是溫暖的。

於和偉飾演的中國式父親,為了女兒開心,寧可放棄自己最重要的陪伴,最後在女兒的理解和鼓勵下,終於說出了那句遲到多年的“我愛你”。

吳磊飾演的失明少年,為了讓張子楓飾演的青梅竹馬放心搬家,勇敢地嘗試自己面對一切,最後在所有人的守護和伴隨下,終於走出了獨立的一步。

《寵愛》:這部講寵物的電影裡,我看到的卻是人

如果只是刺激著觀眾去哭,那不算什麼,重要的是,電影給了我們與生活和解的勇氣。

我們和片中的角色,本質上並沒有不同,雖然生活的路複雜又難走,需要不斷地自我鼓勵和嘗試,但最終我們都能學會和解,學會放過自己也放過他人。

最終我們會明白,人生這條路從來都不孤單,有很多人愛著你,支持著你。


在大金毛的幫助下第一次試著獨自走路上學的吳磊,身後是他默默跟隨的媽媽。

以為愛就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自己承擔所有的於和偉,身邊是他通情達理、希望他也能得到關心的女兒。

初入外賣員行業、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的郭麒麟,周圍是很多人的善意與幫助。

覺得自己過於怪異註定得不到認同的鐘漢良和闞清子,也都在故事結尾,收穫了來自喜歡的人的理解和擁抱。

常言道,沒有什麼是一隻貓治癒不了的,如果有,就再來一條狗。其實不管是貓還是狗還是人,都只是一個具體的形象,能治癒我們的,是來自外界的全部溫暖。

只要我們願意被治癒,我們就總能找到治癒的可能,只要我們還願意接納這個世界,我們就能找到依靠,只要我們內心還是柔軟的,我們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新年伊始,能看到這樣一些溫暖的東西,真的很讓人振奮。

這些故事,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些親近,也多了一些底氣,至少我觀影結束出場的時候,看周圍的一切,忽然都覺得充滿了希望。


最後,向片中所有參演的小動物們致以敬意,看了最後的彩蛋花絮,每個鏡頭都有它們的辛苦努力,給我一個肉串,我估計表現不了那麼好。

也向被我連拐帶騙帶回家裡的三位爺致以感激。謝謝你們,你們照亮了我的世界。


(P.S. 文中除海報來自網絡外,其餘劇照圖均來自今日頭條官方正版圖庫,特此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