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医护人员篇》——注重舒缓个人压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放弃休假、告别亲友,毅然决然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然而,疫情防控保卫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此过程中,很多一线医护工作人员不仅承担着沉重的医疗救治任务,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缺乏正常交流、睡眠严重不足、被病毒传染的风险、患者伤重不治的悲伤等等,都会导致心理压力骤增。对此,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小方法。

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及躯体反应?

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表现在心理、认知、躯体等方面。

心理反应

如感到焦虑、紧张、烦躁易怒、沮丧、淡漠、悲伤、恐惧、迟钝、麻木空虚、退缩等;过度疲劳、无助、职业耗竭感、压抑、无法感觉安全;面对患者死亡的挫败或自责。

认知反应

如犹豫不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与别人交流时表达和理解困难。

躯体反应

如心慌、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变差、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胸闷、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出汗、发抖、坐立不安、睡眠变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等。

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如何自我调整?

01.照顾自己身体

抓紧有限的时间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尽可能躺下闭眼休息或者利用冥想等心理学方法放松;均衡营养、正常进食以保证身体处于正常状态。

02.学会接纳

①接纳我们自身给予帮助的有限性

面对随着疫情发展可能会不断增多的患者,作为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希望竭尽所能地帮助到每一个人。但在这场战役中,没有人能够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位患者。大家应给予自己积极的鼓励和暗示,及时自我肯定,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每一项专业工作都是有价值的。

②接纳周围环境

理性理解部分患者或其他可能接触的人群因进入应激状态而出现违拗、攻击行为,切勿将这些负性情绪自我归因,从而心怀愧疚。从科学的视角和人文关怀出发,关怀患者的同时也要关心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③接纳自己生理和心理可能出现的不适应

当人进入应激状态时,可能会产生前述心理和生理症状,这时不要过分的紧张、担心和恐惧。这是人类应对应急事件时的正常反应。但要引起重视,注意自我调适。

03.疏导负性情绪

及时觉察到自己的负性情绪,并为情绪寻找一个出口。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帮助自己,例如通过电话、微信、QQ等社交软件向亲人朋友倾诉;适当运动来宣泄情绪,如瑜伽、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允许自己独处一会儿,或者通过哭泣等方式来表达情绪;使用积极想象与自我暗示、使用正念或冥想减压;找到其它能够放松的方式。

04.积极为自己寻找支持

可多尝试与自己有相同境遇经历的同事同行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或者为自己在工作中所面对的压力和困惑寻求一些建议和方法;与自己的亲人朋友保持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

05.科学客观地了解相关信息

在查看疫情相关信息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寻找有权威性的资源,例如权威媒体新闻报道,政府官方发布的报告、论文、解说,以及该领域权威专家的相关报道等。

06.寻求专业帮助

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当自己无法处理时,可寻求专业帮助,如拨打心理援助热线、进行线上咨询,或者联系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通过专业人员的帮助,来恢复自身心理平衡,并获得心理安全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