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唐朝贞元年间,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张生,在普救寺中,偶遇了那千娇百媚的崔府嫡女崔莺莺。

他只痴痴地盯着那玉人看,打定注意要放弃科考,留宿寺中,只为得到这小娘子的芳心。


《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故事的开头,是惯常的才子佳人的套路,充满着浪漫气息。但细细一品,张生的喜欢似乎非常粗浅,而且举止轻率——但凡任何一个尚存理智的人,哪会为偶遇的美人放弃前途!


世人总赞《西厢记》郎才女貌、花好月圆,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崔莺莺决心托付终身的张生,其实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是一个性格存在缺陷的存在。而这样的缺陷,可能会误了崔莺莺一生。

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

在张生和崔莺莺初遇时,他就被她的美貌迷了眼。他悄悄和身边的和尚说:“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休说那模样儿,则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镒之金。”只乍看一下,就觉得“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这小脚可不是一般人能看的:那莲波微步的身影之下,藏着那个时候公认的女性性特征。

而当着女子的面公然谈论那“三寸金莲”,相当于粗俗又轻佻地调戏她,实属十分过分的行为——你要非说这是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书生,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连环画《西厢记》之一:初遇


而后,当他得知当张生得知莺莺要为老相国做道场时,便哭着对法本长老说要附斋,追荐父母以尽孝心——但他的“哭”只是夸张,内心想着的却是:“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

要知道,《西厢记》的发生地点始终是在普救寺,而在为父母附斋的法事中幻想着和莺莺的肉体来一场巫山云雨,实在是“不孝”“不义”。

日日夜夜思念着莺莺的身体,于是后来,张生装病,换得了和莺莺的春风一度。


《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西厢记》中摘录原句


如果看到这里,你想说:食色性也,只要深爱一个人,都会想着他的身体——其实也是不对的。因为在偶遇莺莺的侍女红娘之时,他同样在想:“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共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

等我和莺莺洞房花烛夜过了,这样的女子,怎么舍得让她给我铺床呢。

不叠被铺床那要怎样?写于从良。或许张生心里还存着几分纳妾的心思。

门第衰微,趁虚而入?

我们来看看这一对男女的家庭状况。

说起崔家,也许无人能知。但提起隋唐博陵崔氏,世人便知了。在此仅截图部分崔氏著名族人以作参考:

《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而崔莺莺所在的崔家是什么情况呢?父亲崔相国已死,只剩下孤儿寡母守着偌大的家业。而普救寺是崔相国生前所建,住持也是他所剃度的——听起来像不像一个紧急避难场所?

噢对了,崔莺莺原本是有婚约的,父亲生前将她指婚给她的表哥郑恒,而郑恒的父亲是现任礼部尚书。

很明显,崔家式微的情况,必须要通过联姻来挽救。


说来很巧,张生就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出现了,身份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少年解元。而他家道没中落前,自家父亲也是礼部尚书,只是现如今已经过世。

《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连环画《西厢记》之五:匪惊


目前无法考证张家和崔家,同为没落的情况下,究竟谁比较强势一点,只能从戏剧中的逻辑推断:在叛将孙飞虎带了五千人马来劫崔莺莺时,崔家母女无可奈何,泪如雨下,崔夫人只好提出:若有人能退兵者,无论何人,都将莺莺配之为妻。闻言,张生出面写信交于白马将军杜确,成功退兵。

在这个情节里,孙飞虎的存在十分重要:一:他是罪犯,为何敢借婚姻吞并崔家?二:他只有五千兵马,全带过来抢亲,是觉得一击必中吗?而等到闹得差不多了,主持便出来打圆场,说寺中有人能救场。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张生和住持、孙飞虎等人其实是串通好的,只为了瞄准崔家剩余家产,趁虚而入。

长亭送别之后

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长亭以后的剧情不是王实甫所写,而是后人狗尾续貂。

为什么呢?

首先在后面剧情中,张生高中回来,却发现莺莺被安排和郑恒成亲,且莺莺一言不发。从前面剧情来看,莺莺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女子,不可能乖乖被安排,人物形象相悖。

第二大团圆的剧情落于俗套,与前面相比艺术水平不高。所以很多演《西厢记》都只演到长亭就结束了。

那么我们来想想,长亭送别之后会发生什么?


《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连环画《西厢记》之十六:长亭


按照张生的人设来看,他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男子,且人脉通达,因此高中是可能性极大的。

而在王实甫之前,元稹所写的《莺莺传》中,张生选择了背信弃义,另娶她人——对于崔氏这样一个没落家族来说,高中的张生确实极大的可能会选择将其抛弃。

更何况,故事的开头,就一直在描述张生对其美貌的心驰神往。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又何来非她不可?


《西厢记》之张生|进一步是疯魔才子,退一步是浪子“渣男”

《西厢记》中茅威涛饰演的张珙标志性的「踢褶子」动作


而如若没有高中,结局兴许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对美貌女子都温柔如许的张生,在《西厢记》之前的《会真记》中,就曾是一副久处腻味了的模样。那样肤浅的喜欢,被王实甫加上了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实在让人唏嘘感慨。

在那个时代,女性敢于突破封建传统追逐所爱,本身就是极其勇敢的。但我们也不能忘了,作为男主人公的张生,其实很有可能是敢于反抗的女性的另一个灾难。

引用资料:

王实甫:《西厢记》;

齐涛:《论西厢记中张生性格不足及历史成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