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重溫《共產黨宣言》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昇華境界、指導實踐”。為幫助新時代共產黨人學習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刊開始設置“經典導讀”欄目,敬請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共產黨宣言》對科學社會主義原理首次作出了系統完整而又簡潔凝練的表述,不僅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更為無產階級解放運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共產黨宣言》對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闡述,至今仍然沒有過時。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更證明了《共產黨宣言》的科學性、真理性和預見性。

回應了歷史發展的呼喚

理論是實踐的產物,思想是時代的召喚。《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為推動歷史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工業革命的發展和無產階級的產生呼喚一個為人民的理論。《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首先是以西歐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產生髮展為經濟條件的。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整個社會分裂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個對立的階級,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各種學說都在探索如何制服資本主義這個“怪物”。人類社會究竟應向何處去?時代呼喚為人民謀利益的理論。《共產黨宣言》的問世回應了時代呼喚,它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工人運動的發展呼喚一個指引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理論。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是以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激化,以及工人運動的不斷髮展為階級基礎的。19世紀中葉,工人階級發起了帶有現代無產階級運動性質的大規模起義和罷工。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鬥爭從自發分散走向自覺和有組織性,迫切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呼喚一個充滿鬥爭精神的科學理論。《共產黨宣言》便在奔湧的思想潮流和激烈的社會鬥爭中順勢而生了。

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呼喚一個徹底批判資本主義的理論。經過大量的革命實踐活動和理論探索,馬克思、恩格斯逐步在哲學上從唯心主義轉變為唯物主義,在政治上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需要上升成為一個更加徹底地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理論。《共產黨宣言》系統地提出了關於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使無產階級實現理想的道路豁然開朗。工人運動經過幾十年的比較和篩選,最終把自己的階級委託書交給了這個徹底地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理論。

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組建呼喚一個指導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來保證,正確的組織需要正確的思想作指導。《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是以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組建與組織綱領的創作需要為其組織條件的。經過先期準備,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加入改組後的共產主義者同盟。1847年11月29日,同盟第二次大會召開,受大會委託,馬克思、恩格斯負責起草同盟綱領。1848年2月,同盟綱領《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則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提供了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

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

《共產黨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不僅闡明瞭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闡明瞭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而且展示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和無產階級運動的不斷革命性。

闡明瞭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全面闡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為世界無產階級運動和人類解放提供了科學的理論綱領和正確的思想指導。《共產黨宣言》科學闡明瞭唯物史觀、階級鬥爭、共產主義、人的全面發展、世界歷史等理論,具有開創性意義;科學闡明瞭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內在矛盾,無產階級將最終成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科學闡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階級鬥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力量,無產階級必須通過革命才能夠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並最終解放全人類,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共產黨宣言》充滿鬥爭精神、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體現著鮮明的人民性,為我們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武器。

闡明瞭無產階級肩負的歷史使命。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共產黨宣言》闡述了階級鬥爭的一般原理,第一次對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及歷史使命作了深入系統的分析,科學論證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客觀規律。由於資產階級具有歷史侷限性和內在矛盾性,無法從根本上克服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資本主義社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週期性經濟危機。《共產黨宣言》全面深入地闡明瞭無產階級肩負的歷史使命,那就是推翻資本主義和建設共產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繁爆發及其嚴重後果,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用新的生產關係來取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規律的客觀要求。與此同時,無產階級不斷髮展、壯大,並日益成為主要的革命力量。與資產階級相比,無產階級自身作為大工業的產物,不僅是作為被壓迫的階級而存在,更由於自身所具有的先進性、革命性、組織性,代表著新生力量。社會歷史的發展將無產階級推向了前臺,無產階級需要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那就是通過階級鬥爭,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自己的政權。

宣示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瞭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共產黨宣言》認為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從性質上來看與其他工人政黨並無不同,但是與其他工人政黨相比,共產黨不僅是一個工人政黨、一個無產階級政黨,更是全體無產者的黨,是全體無產者利益的根本代表。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運動,不僅著眼於無產階級自身的解放,更著眼於全人類的解放。正因如此,共產黨人強調作為一個整體的無產階級利益和整個運動的利益。相比於其他工人政黨,共產黨始終代表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共產黨人的利益和無產階級的利益是相一致的。面對無產階級受剝削、受壓迫的現實,共產黨就是要領導無產階級進行階級鬥爭,以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自己的政權,並從根本上剷除、消滅剝削與壓迫產生的根源——私有制,為建立共產主義社會而奮鬥。

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批判性。《共產黨宣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展開了對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批判,充分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批判性。《共產黨宣言》批判了反動的社會主義的反動本質。反動的社會主義分別為:封建的、小資產階級的、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一語道破:封建的社會主義僅僅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惡毒詛咒而已;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寄希望於維護舊有的生產關係,恢復行會制度和宗法經濟;德國的或“真正的”社會主義則試圖以哲學思辨的方式,反抗資產階級運動,最終維護封建市民階級的利益。《共產黨宣言》批判了保守的社會主義流派的軟弱特質。馬克思寫道,保守的資產階級拒絕無產階級革命,他們“願意要現代社會的生存條件,但是不要由這些條件必然產生的鬥爭和危險”。《共產黨宣言》批判了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空想性質。空想的社會主義幻想通過非暴力革命的方式走向社會主義,沒有看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沒有看到暴力革命推動歷史進步的重大價值,因而也不能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強調了無產階級運動的不斷革命性。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理論,無產階級政黨是最具革命性的政黨,無產階級運動是最具革命性的社會變革。其革命性不僅表現在無產階級運動的最終目標上,也體現在無產階級運動的鬥爭方式上。19世紀的德國正在經歷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時期,無產階級面臨著兩大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其一是封建地主階級,其二是資產階級。因此,無產階級的革命任務首先是要推翻封建地主階級,其次是進行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這實際上是在強調無產階級運動的不斷革命性。馬克思、恩格斯在強調政黨聯合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並且指出“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儘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但這種歷史必然性不會自動完成,而是需要不斷鬥爭、不斷革命才能真正完成。正如列寧同志所說,“我們主張不斷革命”。

為無產階級解放提供了革命綱領

《共產黨宣言》的誕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歷史意義。

深刻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共產黨宣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指明瞭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發展規律,包括人類社會歷史的階級鬥爭學說,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無產階級是最富革命性、最有組織性、強調紀律性的階級,無產階級必須組織自己的政黨,共產主義的特徵是廢除資產階級所有制等。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共產黨宣言》發表後,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在革命鬥爭中由自在的階級轉變為自為的階級,由自發的經濟鬥爭轉變為自覺的政治鬥爭。同時,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無產階級的鬥爭爭取更多同盟者的支持與加入,以此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黨宣言》所說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科學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指明瞭正確的前進方向。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共產黨宣言》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的基礎上,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人類社會終將邁入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指明瞭前進方向。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俄國十月革命爆發,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打破了資本主義社會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終奮鬥目標,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上不斷取得新的偉大成就。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綱領性文獻,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奠定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綱領性文獻,它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徵和崇高理想,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無產階級政黨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始終代表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他們擁有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並有能力把科學理論運用到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去,是推動無產階級革命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無產階級政黨的最終奮鬥目標就是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共產主義社會,最終“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

《共產黨宣言》對於新時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共產黨宣言》作為無產階級政黨歷史上第一個政治性綱領,在明確了無產階級性質和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刻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綱領、政策原則和政治目標等內容。我們要牢記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崇高理想和歷史使命,堅定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站在人類道義制高點;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立場,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一邊,堅定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永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要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高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堅實的政治支撐。

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面對新時代新變化,我們不僅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還要根據時代變化不斷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堅決反對所謂的“歷史終結論”和以西方模式為歸宿的“單線式歷史觀”,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把握世界歷史理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恩格斯所闡明的世界歷史時代。《共產黨宣言》中關於世界歷史的論述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供了歷史前提、方法基礎和理想願景。我們需要進一步學好悟透《共產黨宣言》的科學思想,把握世界歷史的形成和發展,把握共同體的思想,把握自由人的聯合體思想,更好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同各國人民一道為實現未來社會的理想願景而努力奮鬥。

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今天,我們既面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戰略全局,也面臨著百年未有之世界變局。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我們需要進一步學習《共產黨宣言》,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和鞏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位。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研究新情況,回答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中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