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斤玉木耳滞销,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扶贫产业急需拓宽销售渠道

扶贫扶长远关键看产业。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在脱贫攻坚中,建立起了特色玉木耳栽培基地。通过三年多的经营,既实现了为贫困群众分红,又能够为贫困群众解决就业,被群众们誉为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2万斤玉木耳滞销,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扶贫产业急需拓宽销售渠道

受到疫情影响,这座“扶贫车间”出现了产品积压,好产品卖不出去,愁坏了大岗村的党支部书记石云虹。她通过助农二维码向吉林日报彩练新闻求助,记者驱车赶赴大岗村实际了解情况。


大岗村的玉木耳栽培基地,26栋标准化栽培大棚整齐落座。石云虹介绍说,基地已形成年产1.5万公斤玉木耳的栽培规模,使该村重度贫困无法摆脱贫困的农民有了兜底保障。玉木耳产业带动了40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目前,基地已具备玉木耳栽培、天然晾晒、机器烘干、质量检测、产品包装及存储等功能,被省质监局确定为“玉木耳生产农业标准化扶贫示范园”。

2万斤玉木耳滞销,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扶贫产业急需拓宽销售渠道

“这都是绿色食品呀。你看这玉木耳多好啊,我们凌晨两点就起来摘的啊,现在就是缺乏销售啊!”通过在基地打工,如今已经脱贫的刘凤艳从袋子里捧出一大捧已经烘干的玉木耳对记者说。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影响了原来的销售渠道,让2万余斤玉木耳滞销,一袋袋划分好等级的玉木耳堆满了仓库。


“玉木耳基地能够让我们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给贫困户分红,这么好的玉木耳现在卖不出去我们都很着急。”同样在基地打工的村民韩立波说。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玉木耳是吉林农业大学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品种,采用天然弱碱水在封闭环境下精心培育,绿色无污染,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耳片圆边、少筋、肉厚、单片,口感清脆,营养丰富。

2万斤玉木耳滞销,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扶贫产业急需拓宽销售渠道

村书记石云虹说,基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周转,如今玉木耳销售不出去,资金就无法回笼,新一年的菌苗等都需要资金投入,这关系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分红和就业,希望社会各界朋友能够帮助寻找销售渠道。


购货联系人:


白城市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党支部书记 石云虹 18743623599


2万斤玉木耳滞销,镇赉县建平乡大岗村扶贫产业急需拓宽销售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