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狼之秦岭野狼

西北狼事 王妮

狼是一种神虫,小时候母亲经常这样说,也不让随便提起。

在北方的冬夜,寂静一片,这个时候母亲是绝不允许说“狼”这个字。搞得我小时候总是害怕冬夜,晚上醒来竖起耳朵听,窗户和门有没有动静,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害怕是狼,满脑子是黑夜里两只发绿的亮晶晶的眼睛。这种恐惧一直到住进城里的楼房。

西北狼之秦岭野狼

1


商州市的大荆镇,就在秦岭山下。听父母讲:解放前,狼群大量闹灾时,老百姓就请戏团唱三天三夜的秦腔,给土地爷爷唱,因为土地爷爷是主管狼的。唱戏的时候把土地爷爷的塑像搬到戏台下,摆上供品。唱戏的主要目的是驱赶狼群,请神仙把他们的神虫带走。在空旷的夜空,万籁寂静,黑漆漆的村庄,慷锵有力的锣鼓响起来,粗旷的秦腔吼起来,那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估计当时这些狼们想:妈呀,这群人太厉害了,画着奇怪的脸,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一群人敲敲打打,跳来跳去。在昏暗的烛光和油灯的光里,舞动的影子,突然一阵咚咚锵锵的声音,比天上打雷都害怕,赶紧回山里躲起来。据说,唱完戏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和狼会相安无事。祖辈人的观念:神把狼群召回了。

狼是一种聪明的动物,聪明到什么程度呢?讲两个故事。

夏夜,农村的人家的门经常开着,通风凉快。大人们干活小孩在旁边玩。忽然油灯灭了,等大人取火点亮灯时,发现孩子不见了。叫人四处寻找,只找到一只小裹肚。狼先趁大人不注意把灯吹灭,在大人点灯的时然后把小孩叼走,之后留下裹肚一类的证据,说明是自己干的事。总之,狼伤过的动物,要留下一些东西,比如一条尾巴、一只耳朵或是蹄子;如果伤的是人,要留下一只鞋或是衣服之类的,母亲讲的故事到此便结束了。这时父亲的故事才刚开始:狼把小孩掉走后,人们发现后,要一直穷追不舍,不能给狼换气的机会。狼在开始只是叼着,放下重新叼起,那是要命的。只有不给它机会就能救下孩子。如果孩子是将来成大器的人,或者手里拿着红漆筷子或是带着某种护身符,狼叼到半道,不仅不敢吃,还要蹲在旁边看着,直到人们找到小孩才敢离开(解释一下,过去人们喜欢用红漆筷子,传说是抬神仙轿子的杠子)。


西北狼之秦岭野狼

2


讲个轻松有趣的事。狼会把农家的大肥猪赶回去吃。猪比狼大多了,怎么办的?别急,听我慢慢说。狼会咬住猪耳朵,来控制前进的方向;同时骑在猪身上,用前爪抓紧猪的嘴巴,防止猪叫出声,用它的尾巴在猪屁股抽打,猪脑这时候一热,跑得比平时飞快。再给狼配上一个披风,这画风简直就是一个狼大侠了。

西北狼之秦岭野狼

3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对狼群的消灭,狼在乡村基本没有了,也没有了狼的诸多故事。

我对狼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直到在动物园看见灰色的狼,没有一点威风的感觉,跟我脑海里的狼完全不同。铁头豆腐腰麻杆腿,这是父亲给我描述的山里的狼。看完《狼图腾》这本书,草原的狼长得更高大,更凶猛,更是群体活动,更符合我脑海里的狼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