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一批猶太人進入中國並且被皇帝接待,這是怎麼回事?

庭州行者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確實有這麼回事。

宋代很重視對外貿易,尤其是南宋。

當時大量國外商人來到大宋進行貿易,也就必須在中國居住。

所以,各種民族都曾經在宋朝居住,尤其是北宋首都開封。

其實,早在唐朝中國就有大量各國商人,也包括猶太人。

10世紀阿拉伯旅遊家阿布·賽義德·哈桑在《中國印度記聞錄》中提到874—901年所爆發的黃巢之亂曾在攻入廣州城時,殺死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拜火教徒等12萬人。

為什麼猶太人會到處跑?

主要是他們多以經商為生。

猶太人沒有祖國,流浪到別國時受到該國很多限制。一般不允許猶太人種地,防止他們佔據土地;不允許他們從軍,防止他們形成軍事力量;不允許他們做工,因為猶太人的手藝好,可能將本國手工業搞垮。

但一般都不會限制猶太人經商。因為古代商人是被歧視的職業,艱苦又危險,一旦遭遇強盜連性命都保不住。同時經商需要本錢,還需要常年離家在外。

開封的猶太人,應該是從可薩汗國來的。

公元7世紀下半葉,突厥人在北高加索草原伏爾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強大的可薩汗國,成為絲綢之路北道上的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中轉站。

這個汗國有不少猶太人,作為商人四處經商,也來到中國。

歷史記載,這些猶太人向大宋皇帝進貢了西洋的布匹,要求長期在開封居住。

大宋皇帝很高興,下詔書“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允許猶太人居住在開封。

由此,很多猶太人在開封定居。他們接受了十七個漢人姓氏,分別是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李、聶、金、張、左、白。

當時大宋的人比較開放,對猶太人只是當做胡人的一份子,並不驚訝,也沒有什麼歧視。

隨後的700年,這些猶太人逐步被同化,最後連渣都不剩了。

在清末時期,開封猶太人已經完全被同化。

眾所周知,猶太人必須堅守猶太人,不然還叫蛋的猶太人。

但開封猶太人早已放棄了猶太教。

另外,他們也不認識猶太人的希伯來文。他們早在明代就已經不認識希伯來文,至少少數教士才會學。但850年,隨著開封猶太社團的最後一個拉比(Rabbi,猶太教神職人員)的去世,教眾中不再有人認識希伯來語了。

另外,就是飲食上,猶太人堅決不可能吃豬肉。但開封猶太人飲食和漢人一樣,吃豬肉,用豬皮。

另外,就長相來說,他們由於世世代代同漢人通婚,原本猶太血統已經很淡了。

另外還有很多:在猶太人社群中非常重要的割禮在開封猶太人中早已不復存在並無人知曉;現在的開封猶太人後裔均不瞭解猶太教教義,大部分人不能分辨摩西、大衛和耶穌,所有開封猶太人均不過猶太傳統節日,送神日、接神日、中元節、清明掃墓、祭祖等風俗與漢族無異;有記錄顯示,開封猶太人中有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信徒,1866年還有一名猶太人後裔皈依佛門法名本道。


大家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照片,根本就是中國人,哪裡有些以色列猶太人的影子。

到1987年,開封猶太人總數只有159人,其餘都自認為是漢人了,其實他們已經完全漢化確實是漢人。

然而,改革開放以後,部分開封猶太人卻重新認為自己是猶太人,並且希望回到以色列。

薩沙說說我在以色列了解的東西。

以色列的猶太人只有500萬,而猶太人不願意多生育,所以該國特別希望全世界猶太人移民以色列。

所以,只要你有身份資料和宗教資料可以證明自己是猶太人,那麼根本不需要向以色列政府搞什麼申請。

你帶著資料直接坐飛機去以色列特拉維夫機場,下了飛機進入一個辦公室,把資料給這裡審核一下即可。

隨後,你會被妥善安置,經過幾次身份審查,就可以順利拿到以色列的綠卡進而拿到國籍。

可以說,只要你真的是猶太人,移民以色列是非常非常容易的。

這次薩沙在以色列找了一個朋友,他作為某企業代表,在這裡常駐多年。

朋友說,現在以色列根本不承認開封猶太人是猶太人,因為他們一沒宗教、二不懂文化、三習俗相貌都和中國人一樣。

薩沙瞭解一下,確實是這樣:多年前,以色列使館新聞處的官員對《21世紀環球》表示,以色列大使館就外交部本身的程序合法性進行了認證,但並不涉及猶太人證明的合法性,以色列大使館沒有給任何猶太人後代發放過移民簽證。

不過,2016年以色列允許5名20多歲的中國開封猶太女孩,進入以色列,允許他們皈依猶太教以後移民以色列。

當時談到這個問題是,薩沙和這個朋友就在哭牆邊。

朋友是個大老爺們,對此直言不諱。

薩沙雖覺得有些刺耳,但也感覺話糙理不糙。

朋友原話是:中國養活她們700年,比中國人還像中國人了,現在又自稱是猶太人。以色列為什麼不要男人只要女的?還不是這裡女人少,有男人找不到老婆。你說她們來以色列為什麼,真是為了宗教?誰不知道這裡有安全隱患,沒事就飛個火箭彈!我說就是一句話,想來用這個身份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這也是人之常情,但選擇以色列太誇張了。我說這是頭給門夾了!說不定哪天一睜眼,阿拉伯人坦克就殺過來了。


薩沙


宋朝時期海洋貿易發達,一部分在波斯的猶太人從波斯灣、印度洋、南海來到中國,並在汴京開封建立起了貿易站點。

1,隋唐時期,猶太人就已經來到中國經商

唐朝末年,波斯學者庫達貝在《省道記》中,記載了一幫被稱為拉唐人的猶太商人,這些猶太商人通過陸路或海路來到中國做生意,已經很多年了。

眾所周知,古羅馬帝國徹底滅亡猶太國,猶太人散居各地,無權無勢。

沒有國家後盾的猶太人如何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下進行如此遙遠的貿易?

猶太人是通過各個市鎮的猶太社區進行貿易點擴展。

簡單說就是,猶太人抱團。

猶太人到了一個城市,就會建立社區,成立猶太會堂,請拉比講課,從精神上凝聚猶太人,猶太人有了糾紛也請拉比裁決。所以猶太人社區的核心就是會堂,猶太人通過會堂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色,不容易融入其他民族中。

猶太社區就是猶太人商業擴張的支點。

猶太人在唐朝時期就有很多人在中國經商,這一點受到了很多古文獻和考古學的支持。

唐末五代初時期的阿拉伯人扎伊德曾經從廣州逃回的阿拉伯人那裡聽說黃巢起義的事情。

他記載,黃巢攻破廣州後,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其中被屠殺的大約有十二萬外國人,其中就有一部分猶太人。

1901年,斯坦因在新疆和田發現了一封希伯來文的信。是公元718年,一個波斯猶太人寫給他的朋友的,主要內容是託他的朋友幫忙賣掉一批綿羊。

2,宋朝時期的猶太人。

北宋時期,僅僅在中亞撒馬爾罕的猶太人社區就有數萬人之多。

當時正處於十字軍東征時期,十字軍們將猶太人一併屠殺並搶劫,大量猶太遷徙到波斯、印度和中亞一帶。

君士坦丁堡本來有數萬猶太人,十字軍東征後,全部都逃走了。

北宋因為西夏壟斷了甘肅的河西走廊,陸地絲綢之路被截斷,只剩下祁連山以南青海湖一帶的一條艱難道路。所以北宋的陸地絲綢之路並不繁榮。

北宋因為航海技術發達,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主流。

北宋在沿海地區建立了五大市舶司,專門負責海外貿易: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

宋代猶太人開始在中國建立猶太社區。

3,宋代開封猶太人社區。

明朝弘治二年的開封猶太會堂碑記載:

進貢西洋布於宋,帝曰: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夏。

宋孝宗隆興元年癸未,列徽五思達領掌其教,俺都喇始建寺焉。

北宋時期,猶太商人進貢西洋布(白棉布)給宋朝皇帝,宋朝皇帝准許他們定居汴京。

南宋孝宗時期,在杭州建立了一座猶太會堂,拉比是猶太人列徽五思達。

開封猶太人社區是北宋建立起來的。

開封猶太人社區保存的《托拉》最後幾章是用波斯希伯來文寫的,而這種波斯希伯來文是公元十世紀才出現的。可以證明這些猶太人是在北宋時期來到開封定居的。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通過近代歷史就知道,猶太民族是非常擅長經商的民族,加上自己很早就失去祖國,所以他們更願意到各地闖蕩和經商,恢復不了自己祖國的時候,就把聰明才智都發揮在經商上,古代的已知的世界各地,都有猶太人經商。其中就包括宋朝時候,一批猶太人來開闢中國市場,來中國經商。而宋朝的首都在開封,那裡最繁華,所以就來到開封和定居。

但也有觀點他們來是時候不是宋朝。也有提出漢代,唐代及宋代等學說,甚至還有周代甚至更早,真的也算是自古以來就來到中原。但我個人認為,唐末以前,中原的商業中心是在西安和洛陽,五代以後才轉到開封,所以還是宋朝來的可能性大。

中原各朝對猶太人還比較寬鬆,反正他們沒有祖國,流浪各地,所以一部分人就長期定居開封。只有太平天國的時候,曾驅趕和迫害過他們,他們一度離開開封。但太平天國被平定後,他們陸續又回到開封。

開封的猶太人是北宋時期來開封經商並居住,最初分別取漢姓金、李、俺、艾、趙、張等十七姓。

在大金世宗時期,還建有自己的宗教場所,漢族人開始認為屬於道教,但後發現與道教不同,所以稱寺而不叫觀,後看到猶太人也忌食豬肉,所以又錯誤記為清真寺。

現在開封猶太人有六十六戶,總共200多人,現在共分七姓八家,分別為艾姓、趙姓、張姓、石姓、金姓、高姓和兩家李姓,這些人大多有家譜。張姓和李姓只與回族通婚,據家譜記載,僅有猶太人嫁閨女給回族人家,而沒有回族嫁閨女給猶太人家。而其他六家則與漢族通婚,而在現存的六家猶太人後裔中,沒有與回族通婚的記錄。因趙姓和李姓一些家庭要求登記為猶太人比較強烈,最後按他們要求登記為猶太人或寫猶太。

但按未識別民族登記的,不享受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

那麼少數民族有哪些優惠政策,對個人來說,主要是按各地規定,在中考或高考中加分。另外屬於政治權利,被認定為該地世居少數民族,無論人數多少,都會有一定數量代表進入當地人大會議。還有少數民族聚集的村,可以定為民族村。


滿族文化網


初識猶太人


提起猶太人,我想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一定是他們那超級厲害的經商頭腦,和與我們中國人一樣超級高的智商。無論你喜不喜歡猶太人,都不得不承認猶太人誕生了無數偉大的人,如愛因斯坦、如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如馮·卡門(錢學森老師)、如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馬克思等等……

猶太人雖然人口基數少,但這兩千多年來猶太人卻在改變著這個世界。猶太人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甚至說不弱於我們華夏民族也一點都不為過。

我們都知道猶太人兩千多年以來,一直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他為了生存,猶太人也整整流浪了兩千年,這期間他們大多選擇的地方是歐洲,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大部分猶太人都生活在歐洲的原因。

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宋朝時,有一支兩萬人左右的猶太人隊伍來到了中國,還受到當時皇帝的接見。並且這支猶太人隊伍很快融入了中國社會,而且到了現在這支猶太人隊伍已經沒有保留任何的猶太人傳統和文化,和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沒有區別!而那些歐洲的猶太人現今還保留著猶太人傳統和文化。從這裡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包容一切文化並最終同化它。


開到中國後這支猶太人後來怎麼樣了?

據史料記載,在北宋時期,有兩萬左右來自波斯的猶太人,他們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今天的開封(即當時的北宋首都)。他們給當時的北宋皇帝進貢了一批猶太人的布料,皇帝很喜歡這批帶著濃厚異國風情布匹,一高興就允許這一批猶太人居住在中國,同時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和習俗等,即“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

從此以後這批猶太人便在中國土地上繁衍生息,跟著中國人讀著四書五經,參加科舉做官為國效力,也有的做著小買賣、耕地務農,總之他們跟我們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已經沒有任何區別了。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這一批宋朝時就來到中國生活的的猶太人,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700年,我們竟然普遍不知道這一批猶太人的存在,甚至覺得他們就是我們中國人,而且關於他們的記載少之又少。直到鴉片戰爭爆發後,一些西方學者湧入中國才發現開封有這麼一批猶太人的後裔,至此我們才知道開封有一群生活居住了700年的猶太人。


像素說


猶太人發源於西亞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在公元1世紀時,猶太人起義反對羅馬人,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攻破,聖殿被拆毀,猶太人流落到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流浪的過程中,猶太人遊離於各國少數民族的邊緣,經常遭受壓迫,從中世紀到近代前,猶太人大多有錢無勢,任人欺凌。

猶太人的智慧非常高,流落在世界各地時,做生意非常好。根據記載猶太人最早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間來中國,但猶太人可能在更早的漢朝就已經來到了中國。從唐宋年間一直到清朝,猶太人都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隔離的社群中,大部分都居住在開封。


在北宋的時候就有一夥猶太人向北宋進貢西洋布匹,而且當時北宋的皇帝還非常喜歡這些布匹,於是就下詔,讓這夥猶太人能夠留在北宋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