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长着翅膀的都是天使?不,它的源头在这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小时候做过这样的梦,梦见自己长了翅膀,想去天上飞翔,梦里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但是梦里找厕所尿尿,却总能尿出来,结果是湿了床褥,换了衣裳。大人们说,这可能是要长个子了,可见翅膀在人心中是成长,希望,梦想的代名词。那历史中羽人的形象是从何而来呢,源头在哪里呢?

《山海经》长着翅膀的都是天使?不,它的源头在这里

羽人,故名思议就是长着翅膀的人

羽人的形象在欧洲神话中比中国还要常见,那些天使们,各个都有一双翅膀,充满了神圣的气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希腊代达罗斯的故事,他本是一位艺术家,得罪了国王,被囚禁在迷宫里。不甘心的他用蜂蜡和羽毛自己做了一副翅膀,最后成功飞出了迷宫。

《山海经》长着翅膀的都是天使?不,它的源头在这里

中国神话中也有羽人,其最早出自《山海经》。

《海外南经》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太平御览》

羽飞不能远,其人卵产,去九疑四万里

《归藏》《启噬》

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

《楚辞·远游》

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综合这些古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个奇特的羽人国度的基本概况,他们生活在距离

神山九嶷山四万三千里的地方,有一个羽民国,羽人们有翅膀能飞却飞不远,他们的面颊尖长,像鸟儿一样,身上长满了羽毛。

《山海经》长着翅膀的都是天使?不,它的源头在这里

羽人的外表和人类很相似,不过羽人骨质过轻,体重大大低于人类,肌肉不是很强壮但是相当有耐力,与其它种族相比,羽人最出色的是箭弩制造术,射程远而精确。

传说中一个巨大的神鸟把一个蛋送到巨树上,蛋中出现了羽人的祖先,所以树木和鸟类都是羽族人尊崇的对象,羽人一般不允许砍到整棵树,只砍取树枝部分,羽人也不射猎飞鸟。

《山海经》长着翅膀的都是天使?不,它的源头在这里

在中国道教中,将道士称羽士,羽化登仙是修道者的终极目标,相传,周灵王太子王子乔上嵩山修炼成仙,双臂化为两 翼,秦汉时期成仙风气盛行,人们渴望跨越死亡,永驻乐土。三国演义中有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像周瑜一样,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敌人便被打得落花流水。

我们结合鸟类的生活习性,不难想象羽人的生活状态可能是这样的:羽人应该是住在森林里或者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房屋应该用木头或者竹子稻草之类的搭建,运用巧妙的机构使得他们的屋子十分坚固又轻巧,毕竟鸟儿也是大自然中的能工巧匠,房屋可以悬搭在大树上,羽族喜欢轻巧所以不使用金属盔甲,即使由于战斗的需要通常也只穿皮制的盔甲,或由植物纤维经特殊处理而硬化所制成的盔甲。

《山海经》长着翅膀的都是天使?不,它的源头在这里

{V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因此也有了不死的含义。汉代墓室壁画上出现很多神兽羽人,生动形象,形态各异,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无形篇》中说: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上增矣千岁不死。除了鸟儿,任何东西插上了翅膀便有了一丝神话的气息。

《山海经》长着翅膀的都是天使?不,它的源头在这里

羽人打猎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羽人的含义和造型逐渐变化,先变成升空的神仙,后来演变为飞天、飞仙和天人等佛教形象,翅膀渐渐消失了,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很少能看着长着翅膀的神仙了。先是进化出了翅膀,又修炼没有了翅膀,一失一得尽显历史变化之莫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