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數據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遺漏的請留言區補充,數據源參考民政官網,人口為戶籍數,詳細數據參數請參閱各地區官方統計公報。


江西省南昌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南昌,古稱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的省會城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西省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東連餘干、東鄉、南接臨川、豐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與永修、都昌、鄱陽三縣共鄱陽湖,全境高點梅嶺主峰洗藥湖中的洗藥塢,海拔841.4米。全境以鄱陽湖平原為主,東南相對平坦,西北為丘陵。

江西省南昌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轄三縣(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六區(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灣裡區、青山湖區、新建區)、三個國級開發區(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紅谷灘新區、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總面積7402平方公里。

江西省南昌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南昌地處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南昌先後有豫章(漢)、洪都(隋唐)等稱謂,是歷代縣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來繁榮昌盛。南昌始建於公元前202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有著豐富的文化傳承和珍貴的人文印記,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譽流傳古今。南昌名人輩出,孕育了中國音樂鼻祖伶倫(洪崖先生),漢代南州高士徐孺子,淨明道派創始人晉代治水專家許遜,明末清初寫意畫大 師八大山人(朱耷)等歷史名家,朱熹、王陽明等歷代大家在南昌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話軼事和不朽詩文。南昌歷史文化遺存眾多,擁有600餘處文化遺址,滕王閣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唐代詩人王勃曾在此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西山萬壽宮為道教淨明忠孝道的發祥地;繩金塔屹立1100多年不倒,是南昌的“鎮城之寶”;漢代海昏侯墓的考古發現震驚世界。同時,南昌還是中國 軍 隊的搖籃和中國改 革 開 放思想的搖籃。

江西省南昌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歷史上對南昌美麗風光的詩意描繪,南昌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西枕梅嶺西山,贛江穿城而過,兩河八湖點綴其中,是全國省會城市中水域面積佔比大的城市被譽為“鄱湖明珠,中國水都”。

江西省南昌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