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宅”之一字,由來已久,在很早的說文解字中,有寄託,依託的意思。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宅”的象形字

然而在現在來講“宅”這個字代表的並沒有什麼過於褒義的意味。特別是與表示性別的兩個字連在一起之後,“宅”便變成了一種類似於字輩的一種標籤。

一旦當我們去搜索這個詞之後,會有很多的關於的介紹,“油膩、邋遢、肥胖、不善言辭。。。”是大部分人對於宅字輩的人的印象。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然而,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幾乎是所有的人宅在了家裡,此刻,不管願不願意,同不同意,實際上每一個人都變成了“宅”字輩的。

這個時候不知道曾經對於“宅”字充滿了傲慢與偏見的人,是否看到一個與之所想的不同的一個世界。

在哥白尼之前,沒有人相信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甚至生前,即使認為這是真理,他也不敢公之於眾。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人啊,永遠只能看到視線所及的那一寸,有多少的英雄倒在了身後的那把刺刀。

“宅”文化作為一種外來文化,本意是代表著一種次文化熱衷者的稱呼,引進中國後,加入了中國文化引申之後,變成了一種,由字生意,變成了一種對於長期居家的人,並且不喜歡與外界交流的人的群體的一個標籤。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宅”不好嗎?至少從健康方面確實不盡如人意,因為缺乏光照,是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的。

至於別的什麼,好像也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麼的令人深惡痛絕。

這次“疫情”,很多人變成了現實版的“中華小當家”,各種名菜,名小吃,手到擒來;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有人多人變成了,健身達人,“馬甲線,大長腿”收放自如;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有些人變成了,娛樂大師,各種遊戲段子,層出不窮;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還有的人,成為了“哲學家”,試圖在家尋找出人生的意義。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人之初,性本惡——荀子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孰對孰錯?

那麼“宅”與“不宅”,哪個好?

但凡可以“宅”的住的人,必然心中有一個生機蓬勃的宇宙,在這宇宙中鳥語花香,沒有人性的醜陋,沒有世界的骯髒,他們的身體雖然宅在家,但是心卻是面向整個世界。

很多人不宅,但是內心卻困於一隅,裝在套子裡的人,看見的只是方寸間。

人困與一處,是為“囚”。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不能說因為“宅”就驕傲,只是,宅的人,應該從來不會帶有傲慢去看世界。

士居於一室,是為“宅”

心有宇宙,一宅怎能為其所困?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當現在都宅在了家,那麼請不要讓內心在困在一處,

給你思維換一換“姿勢”,不要因為放縱,讓“宅”變成了“囚”,

那就真的會變成了油膩。

用心去感受世界,並付諸應有的努力去堅持,

宅出應有的骨氣與努力。


生命如此多嬌,病毒只是宵小,

待到春暖花開,人間仍舊妖嬈。

方寸山,有斜月三星洞,此間有齊天大聖是也。


疫情之下,“宅”的姿勢,必須要換一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