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有的人成為著名作家,彷彿命中註定了。

比如

雨果,具有得天獨厚的才氣,又有豐厚的家底,可以讓他從容不迫地揮灑筆墨。

比如莫泊桑,自小就得名師福樓拜的嚴格訓練與精心栽培,順理成章地邁向文壇。

巴爾扎克沒有那麼幸運。他沒有出身在富貴之家,沒有足夠的經濟後盾,他也並非才子,不具備過人的稟賦。天天屁股後面就跟著一群討債鬼。

但是這也阻擋不了巴爾扎克成為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下面我們就來感受一下這位具有濃厚浪漫情調的偉大作家,艱難 的人生之路吧!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一 出生

1799年5月20日,巴爾扎克誕生在多爾河畔的都爾小城。

他的祖上是世代以土地為本的農民。到了他的父親的時代,趕上了法國大革命,這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雜貨商人肯定可以成為法國元老,而貴族有時會淪為社會的最底層。”這是巴爾扎克的原話。

是的,老巴爾扎克就是憑著血肉之勇,闖蕩江湖。從一個低賤的農民,直至躋身上流社會。最高做到都爾市的第二副市長。

由村夫成為紳士,巴爾扎克的父親步入新貴族的行列。然後娶了銀行要員的女兒為妻。

巴爾扎克的母親,出生於富庶的布爾喬亞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頗具藝術修養,她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感受力,是他那無憂無慮,天性快樂的丈夫所不具備的。

作為長子,巴爾扎克自幼就深切地感受到來自父親的心滿意足與來自母親的多愁善感,生長在這對很不協調的父母夾縫之中,巴爾扎克承受著人生最初的擠壓。

父親比母親大31歲。性格志趣完全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自私。

是的,自私的母親很少給兒子母愛,除了替兒子還鉅額的債務。可是,終其一生,她也沒有享受夠來自兒子的溫情。忙碌貧窮的兒子也不會慷慨。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二 成長

巴爾扎克先是在農村的奶孃家長到八歲,接著去上了六年的寄宿學校。這六年中,父母僅僅來看過他兩次。明明父母雙全,巴爾扎克卻過著孤兒般的孤寂生活。

在這孤寂的成長中,巴爾扎克忍受著教師的責罰,在書籍的海洋中找到慰籍,在閱讀中忘卻了身外的世界,尋到了無窮的樂趣。

廣泛地涉獵各方面的書籍,不但使他能抵禦外來的壓力,而且打下了厚實的學識基礎,為他後來步入文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814年,拿破崙遜位,終生離開巴黎,到大西洋一個遙遠的島上度過餘生。

這一年,老巴爾扎克又升官了。巴爾扎克隨父親住進了巴黎城。

這座巴爾扎克後來在作品中稱為盅惑人心的“塞壬女妖”的城市,在過去與未來演出了數不清的“人間悲喜劇”,對這位偉大作家的成長起著難以估量的影響。


不停地換學校,巴爾扎克在每所學校裡都似乎是個不可造就的學生。母親懷疑他是個“廢物”:

你的翻譯課程竟降到第32名了。前幾天,你又非常頑皮。不肯用功,漫無檢束,對功課的荒疏,逼得我只好任你去受你應得的懲罰吧!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三 律師?寫作?

1816年秋天,巴爾扎克進入了大學。

學什麼專業呢?兒子進大學學什麼專業呢?

老巴爾扎克夫婦破天荒有了一致的看法:

當律師或做公證人,是在財產大量流動的時代最實惠,也最鞏固的職業。

資產階級暴發戶的思維果真超前!

巴爾扎克必須去攻讀現在依然吃香的法學系。課後到一家律師事務所去幹活。

你想讀文學?不行。

你想寫作?是的。

想把一生耗在一個靠不住的手藝———寫作上,太異想天開了!老巴爾扎克說。

巴爾扎克擲地有聲的宣言,如同一顆炸彈把父母搞得暈頭轉向,引起極大的震動。

在他們看來,不僅僅因為作家的前途暗淡無光,生活將沒有保障,而且自己的兒子,哪裡具備當一個作家的那份天賦?

且不說自己的家庭沒有那些世襲的奢侈的藏書供他從小瀏覽,也不說當父母的沒有遺傳絲毫的創作基因,但就他,從小學到中學的表現,哪裡流露出哪怕一點點,創作的才能?沒有一首讓人感動的詩,沒有一篇像樣的文章。連翻譯課的成績也只是32名———全班只有35名同學!

簡直太不自量力了。退一萬步講,你巴爾扎克即使有朝一日真的當成了作家,那也是一個幾乎養不活自己的行當。寫作是養尊處優的富家子弟把玩的東西,像巴爾扎克你出生這樣的家庭,是不會也沒有能力提供給你任何物質條件的。

二十出頭的兒子,該是闖世界掙錢養家餬口的年歲了!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如果聽了,妥協了,巴爾扎克就不會有如此困難的人生了。我們也就不會不會有高老頭,葛朗臺這些文學典型品味了。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四 跌跌撞撞的十年青春歲月

這十年間,巴爾扎克事事不如意:

拿到法學學士學位,在律師事務所謀到律師這個職位,然後放棄。

老巴爾扎克年薪降低,家庭財務緊縮。


兒子去寫作,期限兩年。父親每天給他四法郎。租閣樓,你願意。餓兩頓,你活該。

處女作《克倫威爾》寫畢,在家朗讀。高朋滿座。有一個聽者是詩人,他給老巴爾扎克說:令郎可以嘗試各種職業,就是不要搞文學。

賣文為生的日子是清苦的。

巴爾扎克與書商合作,“製造”應景 小說。從寫《畢拉格的女繼承人》開始,從1822年到1825年,巴爾扎克用化名寫了十幾部長篇小說。這類作品往往由書商們從盈利的角度來決定選題,迎合社會上一般讀者消遣解悶、尋求刺激的心理。閉門造車,花不多的心力,賺不少的錢。巴爾扎克像開足馬力的機器,飛快地運轉。———這些作品,粗製濫造,巴爾扎克羞於寫名,羞於提及。

為了生存,生生把一個文學巨匠逼成機器。

1825年,又去折騰莫里哀和拉封丹的全集袖珍本,淨賠9000法郎。

巴爾扎克不撞南牆不回頭,又盤下印刷廠和鑄字廠,不久就倒閉了。

到1828年,巴爾扎克負債近萬元。數目之大,大概與他原來想獲得的財富的數量之多,成正比。

這筆債務,最後是媽媽還的。

這是一段因破產而身敗名裂的苦難歷程。——這又何嘗不是命運給的豐富的創作素材?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如果沒有這一段苦苦掙扎的歷史。巴爾扎克也不可能在《人間喜劇》中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金錢關係有那麼深刻的把握,那麼生動的描繪。

在那段時期,他不得不和各種各樣的出版商,債權人打交道。不得不面對逼債,清算,高利盤剝,敲詐勒索等一系列近乎掠奪的人們。

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他抓住了社會的本質,見識了掌握金錢的生活中的主人們。巴爾扎克畢竟不是市儈,不是庸人。它不具備葛朗臺式的搜刮掠奪的本領,更不屑於為了發財致富而出賣靈魂,背叛初衷。

他一直在告誡自己:我看見,有個東西在向我招手。只要物質條件稍稍有所保障,我一定要腳踏實地工作。

這個東西,還是寫作。為了還債,為了理想,去寫作吧。

五 濃縮的20年。

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1834年,完成對《高老頭》的著作,這也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30歲時,文學家巴爾扎克,終於真正的立起來了。《最後一個朱安黨人》是他邁向文壇的第一步。雖然沒有立即蜚聲文壇,但他獲得了應有的聲譽,被社會接納了。

之後,他進入了創作的豐收季節。這黃金季節,不間斷地持續了20年。90多部的《人間喜劇》,如果單論數量,不止一位大作家可以超過他。但如果著眼於生命的密度與創作的濃度,有幾人能與他媲美?

可憐的巴爾扎克,活得不長,用於創作的歲月更短。

即使這20年間,因為生計難以保障,他還常常為此奔波,浪費了不少時光。為了追逐女人,也花費了不少精力。

儘管如此,巴爾扎克仍然構築起了一座無與倫比的文學大廈。這大廈上的每塊磚瓦,都被作者不止一次地修整過,潤澤過。幾乎每部作品,從起草到付印,都不止一遍地修改過———那時,沒有電腦,全部都是手寫,太難了。用嘔心瀝血來形容巴爾扎克的寫作狀況一點不誇張。《人間喜劇》是由汗水與心血澆灌而成的。

在今天,你讀一讀,還是不是佳作?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華。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六生命必須提到的幾個女人:

巴爾扎克有激情,有愛情,有婚姻,無“妻子”。

在巴爾扎克的生命中,有幾個女人必須要提。

1 帕爾尼夫人:這位比巴爾扎克母親還大一歲的婦女,從1821年起就成了巴爾扎克的摯友與親人。從1823年到1833年,帕爾尼夫人儘管有家有室,卻像上帝一樣給巴爾扎克以支持。她是母親,是女伴,是家園,是知己,是慰籍。她造就了作家,她安撫了青年,她提高了智趣。她給巴爾扎克提供了高達四萬五千法郎的鉅款。她給巴爾扎克提供大量的大革命時代的歷史素材。她是巴爾扎克的精神支柱。

2 維斯貢第伯爵夫人:1837年,巴爾扎克在她家躲債。不料債權人跟蹤而至,要捉拿他入債務監獄。

最後,是伯爵夫人拿出幾千法郎,打發走了討債鬼。

3 俄國富孀韓斯迦夫人:她是巴爾扎克的粉絲。她出身於顯赫的貴族世家。府邸裡,光奴僕就有三百多人。巴爾扎克追了她十八年。熬到韓斯迦歸天,又糾纏了十年。最後抱病享受了三個月的婚姻生活。

————可憐的巴爾扎克!這個貴婦人,喜歡他的才氣,卻不喜歡他這個矮胖子。勉強結婚,卻不願意久呆巴爾扎克舉債購買的豪宅。

巴爾扎克呀,你幹嘛不娶一個居家過日子的女孩?

寫了那麼多的文章,賺了那麼多的錢。卻一輩子都在躲債,還債。沒有錢,還要買豪宅,買傢俱,還要追逐貴婦人………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七 永遠的遺憾:


1950年3月17日巴爾扎克給朋友寫的:

我記不清有過幸福的青年時期,也不曾有過繁花盛開的春天,但是,我將會有最燦爛的夏季,最溫暖的秋天·········

此刻他終於追逐了多年的貴族遺孀成婚,可以擺脫他靠不停地寫作,一直還不掉的累累債務,並且有條件在舒適的環境裡專心從事藝術創造。對於曾經健壯如牛,剛過50的巴爾扎克來說,這似乎並非不切實際的幻想,不是一個遙遠的夢。

《人間喜劇》|作品比歲月還多的巴爾扎克,終生被債主追逐

然而,五個月後,嚴酷的冬天,過早的降臨。

巴爾扎克永遠地倒下了。腦炎,慢性心臟病,支氣管炎,哪一樣都是要命的。夏天的陶醉,對秋天的憧憬,是最後一個美麗的夢,並不奢侈。但卻永遠無法實現了。

命運施展它無情的法則,不但奪去了一位魁梧漢子的生命,而且使計劃寫一百五十部的《人間喜劇》永遠的終止在了九十六部。

巴爾扎克一生追求財富,卻一生被追債;他一生都想擠進上流社會,卻被上流社會嘲弄。他一生都在追逐愛情,卻沒有完美的家庭。但這都不影響我們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敬仰他的文字,仰慕這個文學巨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