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始建于1163年,1345年完工,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黎圣母院曾于2019年4月15日晚遭遇大火,整座建筑严重损毁,特别是标志性的塔尖倒塌。)作为一所闻名世界的实境古教堂,它展示给人们的,既是一种命运的幻像,更是一种爱的憧憬。

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代表作品。小说以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西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惨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这是一场正义和邪恶,美丽和丑陋,纯洁和肮脏的较量,是一幅鲜血淋漓又光怪陆离的爱情悲剧画卷,又是一部上至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贱民的史书。作者在书中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并以他们之间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深刻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

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主要给我们描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相貌丑陋的聋哑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并抚养大,做了撞钟人。而貌似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埃斯美拉达以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埃斯梅拉达。不料却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在途中救下,埃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但生性风流的福比斯,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有幸未死。卑鄙的克罗德又将刺杀的罪状嫁祸给埃斯梅拉达,害她被判处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埃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为救埃斯梅拉达的乞丐与群众们冲入教堂后,误与卡西莫多发生了大战,而埃斯美拉达却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激怒的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推落地下,卡西莫多则抚着埃斯美拉达的尸体一道殉情。

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爱斯梅拉达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但在当时的社会,这样一条鲜花般的生命却在阴暗、冷酷、自私、虚伪的主教手中被毁灭。卡西莫多外貌丑陋,遭到的几乎是全社会的歧视,但他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守护着爱斯梅拉达。显然,两位主人公在外貌上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但这却并不会掩盖他们身上所共有的纯真善良的本性。 相反地,克罗德披着教主的神圣面纱,道貌岸然,内心却是阴暗污浊的,灵魂也是扭曲的。一个戴着天使面具的魔鬼, 毁灭了爱斯梅拉达,最终也毁灭了自己。小说不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本质,更告诉了读者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一个人的外表并不代表一切,内心远比外表更重要!灵魂才是人生命里的主角。心灵的纯洁、真诚才是我们一生需要具备的。

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还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生活。流浪者和乞丐,虽然他们的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拥有着远胜过那些所谓的“有教养”、“文明”的世界里的人的朴素美德。他们互助友爱,他们正直勇敢,他们舍己为人。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让人惊心动魄。这应该是雨果在一定程度上,在作品中融入了法国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捣毁圣日尔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等的一系列客观事件。

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美丽纯洁的爱斯梅拉达,阴险刻毒的克洛德,放荡无情的福比斯……美与丑是相互并存的,没有美就无所谓丑,有了丑才会更显现出美的存在。美不可能十全十美,丑也未必没有一处闪光点,美与丑只是相对的。外表美的东西,不一定是在心灵上也美的,而内在的美却是实实在在的。外表丑的东西,也许它的内心才是最美的。美与丑,不像真与假、对与错那样昭然若揭,经纬分明。在现实社会中,那些外表貌似正人君子的人太多了,而内心也像外表一样纯洁、美丽的人却屈指可数!“正人君子”们往往只做表面文章,待人虚情假义,虚伪、做作,不够真。而真正的、美好的人往往能够从内心散发出一股善意,使人愿意亲近他,喜欢他。

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巴黎的黎明时分,在美丽朝霞的映照下,从圣母院的钟楼顶上眺望,景色是那么的灿烂多彩,绚丽迷人。让我们闭上双眼,双手合什,默默地为卡莫西与爱丝梅拉达祈祷吧:爱情永远是美好的,即使最后留下的仅仅是一缕尘土!人的欲望如果永无休止的贪婪下去,悲剧依然会被制造,美好依然会被毁掉,一切都将被毁掉!我并不是教徒,但我依然也要在这里最后默念一声:阿门!

大美与大丑的思想者——《巴黎圣母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