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记者一线实地采访报道,是在为难同行吗?


财新记者一线实地采访报道,是在为难同行吗?

2月25日,财新报道霸屏!

财新网一篇题为《两月来,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福利院发生连续死亡》,引得围观无数。

武汉养老院、福利院的疫情实时状况的冰山一角被刨开,该文同时也对宿疾的形成做了现象分析。

文中还特别配图把死亡的11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死亡原因、死亡日期整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前期的谣言突然来个大反转,让人始料不及!

2月21日,财新发报道称武汉养老院有11位老人死于疑似新冠肺炎。可报道发出的当天晚上,武汉当地发布官微辟谣:武汉社会福利院对于排查出来的确诊、疑似病例立即向相关医疗机构转移,着重指出,仅有一名老人在转运过程中离世。接着发布第二条消息,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非常时期官方辟谣后,该事件被多家媒体转载。财新遭遇空前公信危机。

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势同水火!

武汉官微和财新报道的博弈开始上演。

谣言可怕!特别是在非常时期,它惑乱人心,乱人心智,造成公众恐慌,左右高层当政者决策思想,影响和谐社会的安稳团结。众所周知谣言贻害无穷!

大量事实面前,财新报道的人气猛增,武汉官微顿时哑火!

这种过山车式新闻事件发生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让人大跌眼镜。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普通百姓关注社会动态的窗口。实地调查、真实记录是媒体人的操守和良知,

还原真相、去伪存真是新闻人的责任和使命。

经过此次乌龙事件后,希望官媒能端正自己工作态度,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不足,重建自己的职业素养,重树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