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2017年推出一部電影《Baby Driver》(寶貝司機)讓埃德加·賴特再一次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綽號為寶寶的擁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年輕人勿入歧途而後找到真愛的故事。影片中寶寶因為童年的一場事故而患上耳疾,要靠專屬的音樂來掌握開車的節奏,影片中從頭到尾幾乎每一幀的背景音軌都有一首歌,導演神乎其技般地將音樂、飆車與敘事融為一體,使得影片顯示出了一股作者電影的味兒。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而說到埃德加·賴特,那麼不得不提到的便是他與西蒙·佩吉以及尼克·弗羅斯特三人鼓搗出的"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這個來自英國的電影鬼才用自己個人鮮明的特色將好萊塢三大特色"殭屍、警察、末日"玩弄於手中,先後推出了3部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電影:《殭屍肖恩》、《熱血警探》以及《世界末日》。今天就讓我們主要來聊聊這三部電影以及埃德加·賴特的電影面貌。

用影像說故事

什麼才是好的電影影像敘事?對於這一問題曾經有著名的電影評論家以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作品《侏羅紀公園》中的某段情節舉例:電影中當亞倫博士一行人搭乘直升機準備降落時,由於遇到氣流,機上眾人紛紛抓出安全帶固定以保證安全。當影片在表達這段情節時,鏡頭裡每個人的所作所為都帶出各自不同的個性,這樣便可以說是一個好的影像敘事,不需要用多少故事或者旁白來展現角色的性格,而是他的性格早早地就擺在了那裡,一目瞭然。,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埃德加·賴特偏愛於使用快速剪接的手法來構建事件的發展,比如在電影《熱血警探》中,西蒙佩吉所飾演的角色被下調到某地區警察局時車站-火車-車站的鏡頭剪接,顯示出了主角的嚴肅、不苟言笑。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再比如電影《世界盡頭》中,曾經作為玩伴的幾人再次相遇,在酒吧裡迅速置換的倒啤酒畫面而最後一杯變成裝水,通過對比帶出了長大後安迪在性格上的改變。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他所慣用的這種說法恰好與另一位導演(作品:《人類之子》、《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阿方索·卡索用長鏡頭來推動電影前進的習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當然了,他也會用長鏡頭帶出角色個性,但給人的感覺則是在視覺上非常快速流暢,最常見的就是跟著角色滑過一面牆,角色的服裝、狀態也跟著改變。少了多餘的鏡頭,卻把更多訊息坎進畫面中。

作為導演的代表作,你會發現《血與冰淇淋》三部曲有著很高的共同性,埃德加的慣用伎倆都會恰恰好的出現在該出現的時機,比如:《熱血警探》中胖警察為了抓大鵝翻過圍籬圍籬卻倒下、對象進入畫面的突兀、或人物離開時的處理手法。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他在每個鏡頭上都下足了功夫,你很難看到他會用多餘的鏡頭或是偷懶的方式去呈現畫面。

音樂與影像

除了獨特的鏡頭敘事外,音樂是埃德加風格電影中另一個非常出彩的內容,比如說《寶貝司機》開場那段音樂便直接定下整部片的調性,也完美建構了Baby的個性:熱愛音樂、有些天真、活得很自我也有點痞。他與車上其餘三位搶匪是截然不同世界的人,使得觀眾不禁好奇為何這樣的幾個人會如此突兀地湊到一起,從而在電影的開頭便牢牢吸引住了眾人的眼球。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殭屍肖恩》中,一行人躲進溫徹斯特酒吧,沒想到酒吧老闆早早就已經被咬變成了殭屍,肖恩等幾人不得不抄起撞球桿與之對抗,而此時旁邊唱片機則播放著越唱越大聲的皇后樂隊的歌曲Don't stop me now,音樂節奏與他們打在殭屍老闆身上的棍聲完全合拍。而後David衝去關電源時不停切換燈的開關,讓外面的殭屍彷佛置身夜店之中,隨著音樂的節拍搖擺,顯現出了高深的喜劇功底。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不知道他是不是特別愛皇后樂隊,埃德加的影片中曾經多次使用過這支樂隊的歌曲作為背景,而且還都是在劇情中有份量的歌曲:Don't stop me now在《殭屍肖恩》片中溫徹斯特那段剛已經討論過;You're my best friend則是電影尾聲時用來映襯兩位男主關係的片尾曲;而另一首歌曲Brighton rock在《寶貝司機》中也是建構男女主情誼的橋樑,也是後來決裂時的迴響。

內心的焦慮

雖然"血與冰淇淋"三部曲主要都在戲謔與諷刺這世界的體制化,但貫穿這三部曲,導演埃德加還在影片中設置了一個重心,那就是劇中角色的內心焦慮。

你可以看到《殭屍肖恩》中肖恩對自我生活的麻木,做推銷員,與埃迪兩人渾噩終日,對未來毫無發展計劃,直到殭屍末日來臨時,生存感爆發的他,才猛然意識到:"難道自己的人生難道就要這樣結束了嗎?"

於是他拉著埃迪、拉著媽媽、拉著女友和她室友們,展開他以為的完美求生計劃,卻在過程中一步步發現自己的計劃錯誤百出。在最後以為所有人都要死了,才悔恨自己原來什麼都做不好。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熱血警探》則講述的是人生失衡,主角尼古拉斯一直都是破案率超高的倫敦警察精英。但因為太投入工作,面對女友、同事都不曾在乎對方感受,也因此招忌的他被髮配偏遠地區當警長。

天之驕子落入凡間,感情不順,事業重挫,他的焦慮壓在心底,仍然用堅守法治掩飾心中的脆弱。好在遇到丹尼拉著他、視他為學習對象,讓他學著正視他人感受,試著在乎他人。也因為他的正直不阿,才能感染丹尼和其他警局同事對抗鎮上的黑暗勢力小區巡視組織。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世界盡頭》則是一部典型的講述拒絕長大並與成人社會對抗的電影,主角蓋瑞金步入中年參加戒酒互助會,他大談著高中時期的輝煌過去,但沒人為之驚豔。

相比較曾經的風流浪蕩,如今他的日常生活卻被要求準時幾點就寢,他早已不再是年輕時的金大王(King),焦慮著自己剩下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於是硬把青春時期的死黨一個一個拉來重聚家鄉,再度挑戰喝遍12家酒吧的壯舉——這是他唯一能拿出來講的事。但沒想到的是長大後的死黨們人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各自有著不能拋下的人事物。

在這部電影中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安迪對主角該瑞金的坦白:多年來,安迪無法原諒蓋瑞金不是因為過去他做了多少對不起他的事,而是因為長大後的他的沉淪,蓋瑞金本是高中時期的風雲人物,但卻過於沈迷在昔日的輝煌。最終人生往前走了,大家也往前走了,他卻還在原地。這直擊了主角心中的焦慮,也讓蓋瑞金最後找到自己的方向。

從殭屍肖恩到世界盡頭,看鬼才埃德加賴特與“血與冰淇淋”三部曲

結語:

"永恆的青春期的危險",這是導演埃德加想要在"血與冰淇淋"三部曲中表達的主題,大男孩該如何面臨責任,逝去的美好時光又該被怎樣對待,他通過三部電影在反覆討論著這一命題,但始終都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答案從來不是固定的,最後的答案只有時光知道,就像賴特本人曾說過的:"拍這幾部電影很棒的一點是我們伴著角色長大",如今埃德加已經很少喝酒,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時光把屬於他的答案給了他,而屬於我們的答案又在哪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