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很多人認為潮汕商人眾多,文化上相對“沙漠化”,實際上是一大誤解,不管是“營老爺”文化,或者其他宗族文化在本地都很有特色。除此之外,潮汕還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古鎮,遺留下眾多傳統建築,比如本文要提到的棉湖鎮。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棉湖鎮在潮汕地區小有名氣,不過放大到全省範圍卻顯得默默無聞。這座潮汕名鎮始建於公元977年,也就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鎮曾用名“興道”,這一名稱直至現代還被用來當作書院和中學的校名。棉湖鎮的“棉湖”兩字因何而來呢?原來,該鎮有一湖,名喚雲湖,湖岸栽種著大量木棉樹,後人便各取“棉”字和“湖”字合在一起作為鎮名。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棉湖鎮曾為揭陽第三區署,這裡雖然不是旅遊區,但小景點眾多,且沒有商業化,不需要交納門票費用,大多數時間都可以免費參觀。

棉湖最值得遊覽的兩個景點分別是郭氏大樓和興道書院,這兩棟建築的歷史都很悠久,保留了潮汕民居的傳統特色,雕刻工藝和繪畫方面的藝術水準很高。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郭氏大樓竣工於1746年,距今已經有274年的歷史,這座潮汕豪宅建築群堪稱“民間的小故宮”,是潮汕古民居的縮影,裡面的木雕工藝內容豐富,各種人物和動植物形象栩栩如生,牆體繪畫色彩豔麗,內容多以祥瑞為主。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一般宅院到了一百年以上就難免出現老化、開裂或倒塌問題,郭氏大樓卻越來越堅固,原因是建造的時候混入了特殊材料-紅糖,這種材料和三合土產生化學反應之後,年代越是久遠,牆體越是堅固,任你用捶子拼命敲打鐵釘也很難打得進去。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值得一提的是,郭氏大樓的主人郭來,原本就是靠經營紅糖生意而發家致富的。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郭氏大樓旁邊就是興道書院,這座古書院現在已經不作教學之用,不過有專人管理,平時對外開放,遊客在開放時間隨時可以免費進去參觀。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興道書院的創建者是大清虎門提督方耀,他出生於廣東普寧市洪陽鎮,也是一位潮汕人。

興道書院建於1867年,當時還是清朝同治在位。

書院的建築群落樸素古雅,紅綠白三色是主色調。書院內綠樹成萌,有不受凡塵俗世侵擾的意境,特別適合讀書人清修學習。

廣東最冷門的千年古鎮,古蹟眾多卻默默無聞,居民都是潮汕人

興道書院培養過很多名人,其歷史成就在潮汕史上有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