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嫁妝”的女人,就有底氣


有“嫁妝”的女人,就有底氣


1“我過得這麼不幸福,還不是因為沒嫁妝”

我家樓上的鄰居半年前剛把女兒朵朵嫁出去。婚禮那天,小區裡的柏油路和單元樓前到處張燈結綵,好不壯觀。可是半年後,朵朵幾乎每天都哭哭涕涕地回孃家傾訴。

有一次我在樓下遇到欲上樓的朵朵,出於關心,我問她:“你跟你愛人感情不好嗎?”她猶豫地說:“我們倒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媽。”

於是在朵朵充滿埋怨的語氣中,我得知了她的困難:她工作年限不長,沒有多少積蓄,婆家的娉禮以及愛人的大部分存款也都用在了買房子上,這使得她和愛人的生活捉襟現肘。婚前孃家原打算給嫁妝,但後來媽媽又反悔。媽媽的意思是,別人家給嫁妝都是因為女兒經常上交工資,但是朵朵花錢大手大腳,每月的收入幾乎是月月光,家裡體諒她沒有要求過什麼;家裡還有個弟弟等著上大學,怎麼也得留出一些積畜準備著。

但是朵朵並不這麼想,她覺得弟弟上大學花不了多少錢,再說她們家也不是那麼窮的人家。她想最多的是,沒有嫁妝會被婆家看不起,現在她婆婆總會有意無意說到別人家嫁女兒給了多少嫁妝,她覺得話裡帶刺。她愛人雖然對她還不錯,但工作壓力大,每天因為沒有車只能坐公交上下班,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就超過兩三個小時,他回家後總是一幅沒精打采的樣子,這才剛結婚半年,以後指不定兩人的關係會變成什麼子呢。

最後朵朵總結了一句話:我過得這麼不幸福,還不是因為沒嫁妝!

2“嫁妝”到底是什麼

朵朵的話會讓我想到,嫁妝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20多歲的年輕人很多都認為孃家給嫁妝是天經地義的,其實不然,無論嫁妝還是娉禮,都是父母的善意而不是義務,是父母考慮到組織一個新家庭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而酌情付出的東西。

但為什麼現在好多人都反對娉禮而少有人反對嫁妝?網絡上有人提到,娉禮的風俗自古就有,而古時寫書的都是窮書生,他們出不起娉禮才會極力反對聘禮,但又想通過婚姻改善生活,所以從不反對嫁妝。然後這樣的意識一直傳承到現在。個人覺得,這樣的觀點既有趣又能說明一定的道理。

所以就有不少家庭覺得,既然我們家出了娉禮,你們家就得有嫁妝,不然你就“低人一等”。而那些“自我催眠”的女孩兒們就真的以為,自己確實會被婆家看不起。

3 你忽視了嫁妝的其他層次

如果忽視嫁妝的含義,確實會因認知失調而引起不必要的煩惱;如果正確理解了嫁妝到底是什麼,就會知道:既然嫁妝不是義務,那就有可能得到,有可能得不到。

那是不是說明,得不到嫁妝的女孩兒就註定活得沒有底氣呢?這要看你所理解的“嫁妝”都在哪個層次上。

第一個層次,就是經常談到的物質層面。

得到父母物質資助的女孩兒,當然足夠幸福也足夠有底氣,這裡麵包含著父母的愛,他們把你養大還不算,仍想著要為你的小家庭出一份綿薄之力。你可以將那些物質財富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投資理財“擴大再生產”。這樣的女孩兒想必也非常感恩於父母的付出。

而那些得不到父母付出的女孩兒呢?是不是就該自怨自艾,並認為父母自私、不愛自己?也許你沒有想到父母的困難,他們不是不願意,而是沒有能力。隨便一對“不差錢”的父母恐怕都不能做到看著女兒“兩袖清風”仍然無動於衷,尤其是在中國這個社會。

我知道你也許會說:才不是!我父母就是小氣,他們明明不窮也不願幫助我。好吧,我的一個讀者就是這麼說的,她覺得她父母偏愛姐姐比較多,輪到她就變得很小氣了。

這會讓我想到一部電影《第六感生死緣》,影片裡的大富豪也有兩個女兒,富豪偏愛小女兒多一點,但大女兒對此是怎麼評價的呢?她說:

你一看到她(妹妹)眼睛都亮了,你一看到我,你的臉就好像在說“她又來做什麼”。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你總是儘量滿足我們,你是一個好爸爸。你也有選擇的權力啊!

這個情節讓我動容。很多時候我們都對父母有諸多要求,要求他們“你要愛我、幫助我、支持我”,但我們卻不認為他們可以選擇——選擇更偏愛哪個孩子,選擇將自己的物質財富用在什麼地方,甚至守著財富吝嗇而不給出。當然也做不到尊重他們的選擇了。

其實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否則孩子不會長大成人。當你明白你已經長大了,可以不再窩在父母的臂彎裡,你有自己“掙”的能力,你就不會苛求父母一定要給你什麼。此時你雖然沒有父母給的嫁妝,但你的獨立、進取本身就是最好的“嫁妝”,還有比這份“嫁妝”更讓你有底氣的嗎?

第二個層次,心理的支持感更是“隱形嫁妝”。

我們經常聽見這樣的言論;婚後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有多重要?和老公吵架了,和婆婆生氣了,至少有一個可以去的地方讓自己“舔傷”。可是,如果你心裡空空如也,即便你擁有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你到了那裡能幹些什麼呢?繼續生氣、埋怨不公嗎?還是重新調整自己,煥然一新出現於人前?

很多時候,人靠自己封閉起來並不能獲得多少能量,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很重要。而這各方面的支持也是靠你自己來爭取的。

心理支持包括自己給自己的支持,和別人給自己的支持。前者包括,你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可以找到適合的策略去實現。你熱愛自己的工作,或通過嘗試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你有什麼樣的信念,並讓生活圍繞這個信念去運轉。後者包括,你結交的朋友和你的社交圈,他們都可以成為支持你的來源。

無論自己的支持還是來自別人的,無非是情緒上可以自我調節,或獲得他人理解,以及在策略、手段上獲得幫助。

別小看這些支持,它們很可能成為你在婚姻中不迷失自己的重要保障。而這,不也是你最堅實的底氣嗎?

第三個層次,自尊自愛絕對是你一生都取之不盡的財富。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安全感位於比較低的層級;但也正因為比較低,才正說明了它的重要性。就像一座大樓的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樓層才是安全的;一棵大樹的樹根扎得足夠深,樹身和枝椏才是安全的。

人們如何獲得安全感呢?是通過自信,以及建立在自信基礎上的自尊和自愛。

在婚姻裡獲得安全感,固然物質財富、工作、興趣和朋友很重要,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信任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己不是相信自己無所不能,人必竟是靠關係才能生存的生物,生活中的不如人意以及突如其來的變化都不是人能控制的,比如面對愛人出軌、家暴、婆媳不睦、養育孩子的各種艱辛,即便人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應付得盡善盡美。信任自己是相信自己有應對各種變化的能力,以及傷害來臨的時候,相信自己可以保護自己。

我想起有個朋友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她結婚的時候跟愛人是裸婚,娉禮和嫁妝都沒有,兩人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買了房子、車子,生了第一個孩子,近年來婆婆要求再生一個孩子。她感覺自己身體狀況不太好,而且再生孩子即便有婆婆幫著帶,她也需要操心的。她並不想這樣。所以當婆婆三番兩次催生二胎的時候,她很乾脆地說:“不想生。”婆婆見硬的不行就來軟的,說:“你們就一個孩子將來老了就有得受罪了。”她說:“那是我們的事,我和小濤(她愛人)把你們伺候好就行了。”無論婆婆勸什麼,她永遠有應對的理由,且沒有半點情緒。

有人問她:“你不怕你老公跟你離婚嗎?”她說:“他目前沒這打算,假如他提,我也可以考慮。”

這就是底氣。很多時候,別人如何對待你取決於你“教”他如何對待你,而這個“教”其實就是你從心裡認定的自己應該受到的待遇。從這方面講,你尊重自己愛自己,不正是他人善待你的根源嗎?

本文開頭的朵朵,她認定自己沒有嫁妝就會讓婆家看不起,這不是嫁妝的問題,而是自我價值的問題。當一個人把自我價值“外化”,TA就會不斷追求物質,用物質的價值代替自己的價值。

聰明如你,物質財富有用完的時候,而你內心的資源無論怎麼消耗,它依然像個聚寶盆一樣,有源源不斷的能量流出。你選擇怎樣體現自己的價值呢?


有“嫁妝”的女人,就有底氣


有“嫁妝”的女人,就有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