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銀幕上的蜘蛛反應 明天自動駕駛的汽車

本月2019年亞洲消費電子展在上海開幕,較上屆擴大一倍,汽車科技儼然成為CES Asia2019展的主題。而自動駕駛技術成為本次展會的“重頭戲”,眾多企業紛紛展示其自動駕駛領域最新產品。

今天銀幕上的蜘蛛反應 明天自動駕駛的汽車

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變革加速推進,自動駕駛成為產業競爭的焦點。國內如華為、阿里等ICT巨頭髮布了各自的車聯網戰略,從芯片、設備、輔助零部件到平臺層均已有商業化產品。ICT巨頭將其優勢領域的底層技術向汽車領域遷移,自動駕駛及車聯網產業鏈將加速成熟。

一個月前,一汽解放與華為在深圳總部簽署合作協議,將重點合作流程化建設、汽車電子(含智能駕駛)、融合通信、雲服務、智能製造與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這是華為再次以“車企數字化轉型服務者”角色延伸其在汽車領域的觸角。

今天銀幕上的蜘蛛反應 明天自動駕駛的汽車

除了一汽解放,華為基於與大客戶合作的經驗和品牌優勢,已拿下多家大車企訂單。從華為與車企的合作信息發現,華為不僅是電源、電驅等零部件提供者,也在嘗試提供動力系統(包括電機、電控、動力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及車載電源整套解決方案,做超級供應商。

AI芯片和5G是智能汽車成長的命脈,數學算法是華為的核心優勢,智能汽車將是華為釋放5G領先優勢的絕佳出口。

不僅是華為,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合作開發了一種超薄的電容傳感器。它能夠從環境中接受信息,並根據閾值(如壓力或溫度的變化)過濾數據,在預定的力水平提示時還會改變形狀。

這樣的一個小傳感器,會有什麼神奇的應用呢?

在自然界,硬件和軟件沒有清晰的區別,它們相互關聯的。傳感器即可以收集和過濾數據,也可以用來解釋和計算數據。這顯然與普遍推行的“大腦-器官”仿人類學設計相去甚遠。

今天銀幕上的蜘蛛反應 明天自動駕駛的汽車

超能力可以讓一隻小蜘蛛預判身邊即將發生的事情,更好地探測和躲避物體,比如躲過子彈、避免被敵人擊中等等。

當蜘蛛網以獵物或者配偶相關的頻率振動時,蜘蛛毛茸茸的腿(機械感應器就在上面)就會在體內產生一種神經反射,提醒它迅速做出反應。而更低的頻率,比如蛛網上的灰塵,機械感應器是“視而不見”的,因為它對蜘蛛的生存安全來說並不重要。

只有某一特定水平的力激活了“多毛的”機械感受器,它們會快速從一種狀態(收集過濾信息)轉換到另一種狀態(計算信息),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核心成員之一Arrieta認為,在自然界,硬件和軟件沒有清晰的區別,它們相互關聯的。比如傳感器即可以收集和過濾數據,也可以用來解釋和計算數據。這顯然與普遍推行的“大腦-器官”仿人類學設計相去甚遠。

今天銀幕上的蜘蛛反應 明天自動駕駛的汽車

那麼,這種傳感器被集成到無人機機翼或汽車外殼上,會產生怎樣有趣的變化呢?未來的某天,看到今天銀幕上的蜘蛛反應在自動駕駛的汽車上應用時,千萬不要驚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