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寺旁邊這塊被人忽略掉的石碑,原來是山中一寶

此碑位於棲霞寺山門外側,叫明徵君碑,和千佛岩石窟和舍利塔並稱棲霞山三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朝上元三年(676年)所立,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距今有1300年曆史,不僅是南京地區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在全國現存唐碑中,也是極其罕見的珍品,上面所刻碑文書法是中國最早的行書碑刻之一,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了更好地保護此碑,近年棲霞山在碑上建亭予以保護,並且是常年閉門。


棲霞寺旁邊這塊被人忽略掉的石碑,原來是山中一寶


此碑有幾個亮點:

其一,碑文是唐高宗李治所撰,通篇四六韻文,後用十首銘詞結束;

其二,正文為唐代著名書法家高正臣書,高正臣的書法造詣深厚,其基本筆意取自王羲之,又汲取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筆法,融會貫通,自成一家,受到唐高宗李治、壑宗李旦和玄宗李隆基的青睞,廣受習書者的喜愛和摹學,唐代書法史論家張懷瓘說他的字“筋骨兼備”,宋代陳思稱其“善正、行、草書”,清代葉昌熾謂之“風骨凝重,精光閃含”,可見歷代對他的書法成就評價甚高。而本碑以行書寫就,通篇氣韻充沛,古雅凝重,結體則圓潤秀逸,剛健婀娜,既保持了魏晉時的風神,又含有初唐時的端嚴,實在是碑中逸品,書壇佳構,彌足珍貴;

其三,碑額“明徵君碑”四字則為另一書法家王知敬所篆,其書法作品有“精妙絕倫,不遜虞褚”的美譽,此碑額書法意度沉密,筆力深厚,令人歎賞。

其四,碑陰“棲霞”二字為唐高宗親筆所書,筆勢雄健,筆力遒勁雄渾,神采奕奕,氣勢開闊,確有大家風範。

其五,碑材採自棲霞山,是棲霞組灰岩石,又系動物化石,表面梅花狀斑紋均是2.8億年前生長於淺海中的動物海百合莖化石與中國孔珊瑚化石,有22000多個,是地質界罕見的化石標本,又具有很高的地學價值,有“梅花石”之稱。這座碑歷經一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尚能不失其當年光彩,堪稱奇蹟。

其六,碑額上六龍拱額的紋飾和碑身兩側的獅首綬帶西番蓮紋飾,體現了唐代的時尚,使得該碑成為一件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瑰寶。

其七,根據史料記載,在明代之前,馱碑者多為龜,到宋代依然如此,而此碑刻馱碑者乃龍頭,實乃唐碑中的孤品。

其八,此碑文裡出現了“南京”二字,是訖今為止在南京地區最早出現“南京”二字的文物。原文是“凌江迥憩,遂屆南京;負仗泉丘,遊耽林壑”。此“南京”是否就是指現在的南京,有待考證。畢竟史書記載“南京”作為我們現在這座城市地名最早明代洪武元年。


棲霞寺旁邊這塊被人忽略掉的石碑,原來是山中一寶


明徵君原名明僧紹,字承烈,山東人。劉宋時歷任徵直郎、參軍、正員外郎等,他後來先是隱山東嶗山,聚徒講學,後隨其弟明慶符往鬱州(今連雲港)弇榆山,“棲雲精舍,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慶符回首建康後,明僧紹隨歸,至南朝蕭齊時隱居攝山,在此期間,皇帝曾多次下詔書徵他擔任官職,但他始終堅辭不就,他這種甘於淡泊、不圖富貴、潔身自愛、嚴持操守的真隱士精神得到了人們的崇敬,於是遂有“徵君”“隱君”之譽。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紹捐出了自己在攝山的住宅,建成寺廟,因他別名“棲霞”,故寺稱“棲霞精舍”,也就是現在的棲霞寺,攝山也因此得名棲霞山了,因而明徵君就是棲霞寺的開山鼻祖。


棲霞寺旁邊這塊被人忽略掉的石碑,原來是山中一寶


此碑正文33行,行74字,全文2376字,現尚存2363 字,僅缺13字,字跡清晰可辨,碑高2.74米,寬1.31米,厚0.36米


棲霞寺旁邊這塊被人忽略掉的石碑,原來是山中一寶


明僧紹去世後,轉眼又過了將近200年,到唐高宗李治當政時期,明僧紹的五代孫明崇儼以擅長“方外之術”而受到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重用,擔任了冀王府文學,後又累遷為正諫大夫。史書上說他有呼風喚雨、役使鬼神的本領,施動法術,能“盛夏得雪,四月得瓜”,又設法壇為高宗祈福延年,極得皇帝恩遇。就在明崇儼位重勢顯之時,他未忘了光宗耀祖,抬高門戶,特意向李治提出要為五世祖明僧紹樹碑立傳,唐高宗慨然應允,親自撰寫了這一篇碑文,賜立下此碑於棲霞寺西側。


棲霞寺旁邊這塊被人忽略掉的石碑,原來是山中一寶


棲霞寺旁邊這塊被人忽略掉的石碑,原來是山中一寶


碑文追述了明僧紹當年信奉佛教,隱居棲霞,婉謝皇帝徵召的過程,同時也講到齊、梁二代在攝山營造佛像,即棲霞山開鑿千佛巖的史實,褒揚了明崇儼引以為豪的這位先祖的潔操高行,該碑碑文具有一定的史學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