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四絕"佛教聖地--棲霞寺

"天下四絕"佛教聖地--棲霞寺


棲霞寺在南京市東北22公里,棲霞山中峰西麓。創建於南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為隱士明僧紹用住宅改建。唐代改稱功德寺,又增建殿宇、樓閣四十餘所,極為壯觀。與山東靈巖、荊州玉泉、天合國清,並稱為國內四大叢林。南唐時改名妙因寺,宋初稱普雲寺,繼而改稱虎穴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複名棲霞寺。清咸豐五年(1855年)毀於戰火,現存木構建築如山門、天王殿、毗盧殿、藏經樓、攝翠樓等,大部分為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和民國初年陸續修建。還保存有南朝石造像、隋代石塔和唐代碑刻等珍貴文物。棲霞寺也以三論宗的祖庭而名揚天下。1983年被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棲霞寺坐落於棲霞山中峰西麓,是一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由於棲霞寺位於棲霞山景區內,秋天很多來棲霞山賞楓的遊客也會到棲霞寺內感受一番,紅楓映襯下的棲霞寺給人的感覺也是格外的美。


棲霞寺,三面環山,北臨長江,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南朝時期與雞鳴寺、定山寺齊名。


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於此大弘三論教義,被稱為江南三論宗初祖,隋文帝楊堅於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詔以蔣州棲霞寺為首。唐代時稱功德寺,規模浩大,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當陽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

棲霞寺不僅規模宏大,殿宇氣派非凡,是南京風景最佳處,且因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聲名顯赫。棲霞寺是中國佛教三論宗的祖庭之一,歷經戰火。

棲霞山寺風景區總面積約批860公頃,最高峰拔286米,依地形由三山兩澗即龍山、虎山、中峰、桃花澗、中峰澗組成。因山中盛產各類藥材,食之可以攝身,故又名攝山。


棲霞寺共有毗盧殿、藏經樓三進院勤務,依山勢層層上升,格局嚴整美觀。棲霞寺前是一片開闊的綠色草坪,有波平如鏡的明鏡湖和形如彎月的白蓮池,四周是蔥鬱的樹木花草,遠處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氣清新,景色幽靜秀麗。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彌勒佛殿、毗盧寶殿、法堂、唸佛堂、藏經樓、鑑真紀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後有千佛巖等眾多名勝。

棲霞寺的建築雖然看起來恢弘大氣,但整體給人的感覺非常樸素,置身寺院之中,非常的幽靜,不愧為一處隱於山林中的古剎,飛簷翹角,紅柱灰瓦,禪意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