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如何成为“巴铁”的

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倘若在古代,若问,哪个国家是与中国交情最深的国家?或许是有着“小中华”之称的朝鲜。而如今,则是有“巴铁”之称的巴基斯坦。本文就来探析巴基斯坦是如何成为中国人民口中的“巴铁”的。

我们先从巴基斯坦周边环境来说。

虽然穆斯林文化源远流长,巴基斯坦确是一个新生国家,是从印度中独立出来的。事实上,印巴分家分的并不轻松,首先当时穆斯林教徒与印度教徒的聚居地是互相交错的,并且分散遍布于整个印度境内,现在印度一分为二,导致了规模庞大的移民潮,在民众迁移的过程中,仇杀.绑架.抢劫是家常便饭。在这场不同的宗教信仰所引发的风暴中,两个国家诞生伊始,就已经带上了民族伤害和流血冲突。这降低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未来合作的可能性,之后的克什米尔问题,双方直接兵戎相见。对于印度来说,即使他无法消灭巴基斯坦,也绝不希望巴基斯坦逐步做大,而且印度在领土边界问题上向来强势。对于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尤为重要,如果丢失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会被大大压缩,相当于直接被逼到了墙角里。所以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除了进行了多次战争,双方小规模冲突一直没有断过。再加上东巴问题,宗教信仰上的对立,导致印度与巴基斯坦双方长期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双方外交关系实际上更多的只是做给外人看。

然而对于巴基斯坦,除了一个有着强烈敌意的印度,还有一个不友善的阿富汗,以及一个不友好的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之间因边界,普什图人等问题而矛盾丛生,双方在很多方面也是对立的。伊朗对巴基斯坦也很不喜欢,其实大家都知道,沙特是巴基斯坦的金主,而伊朗和沙特偏偏又是死对头。另外,伊朗是什叶派伊斯兰国家,但在巴基斯坦,则是逊尼派占了多数人口,宗教上的情感也对两国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巴基斯坦是如何成为“巴铁”的


我们再看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态度。

美国与巴基斯坦曾经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然而这种友好的外交关系并未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原因在于双方根本利益并不一致。巴基斯坦是希望借美国之力,一方面发展强大自身,另一方面能够在对抗印度时有更多的资本。然而对于美国,它当时的想法其实是希望利用巴基斯坦挡住苏联南下,并不希望巴基斯坦与印度产生过多的对抗,以免让苏联有机可乘。双方的诉求不一致,就很难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苏联就更不用说了,巴基斯坦投靠到对手的阵营。苏联自然不会给巴基斯坦好脸色看,而巴基斯坦也不喜欢苏联,因为它支持阿富汗,双方的关系也是相当不好。

我们从地图上看巴基斯坦,可以看到周边国家对巴基斯坦来说大多都不友好,苏联充满恶意,美国也显得不是那么可靠。巴基斯坦实在无力承受他的北部再出现一个充满敌意的邻居。在1962年,巴基斯坦改变了以往的立场,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1965年,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阿尤布汗高调访华,双方达成了一系列的重要协议。同年,巴基斯坦与中国完成了划界工作,确保双方不会因领土产生纠纷,在划线期间美国曾向巴基斯坦施压,但巴基斯坦顶住了压力。而后在中美建交过程中,巴基斯坦也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中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事实上,中巴双方之间关系如此之好,印度可以说功不可没。印度声称自己继承了英印政府拥有的所有权利,其中就包括对中国不利的麦克马洪线,这让中印之间的关系直转急下,并最终演变成了1962年的中印间的局部战争。结果印度在战争中被吊打,也让其他国家看到了印度军队的虚弱本质。而巴基斯坦就想乘此发动军事进攻,逼迫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退让。不过庞大的印度终究不是巴基斯坦所能匹敌的,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是中国给予了巴基斯坦巨大的帮助,不仅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还多次向印度施压。也就是在此之后,中巴的关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巴基斯坦是如何成为“巴铁”的


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如此之好,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双方利益相一致,志同才能道合。中国需要巴基斯坦遏制印度,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同时通过巴基斯坦加强自己与南亚,中东地区的联系,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增强话语权。而巴基斯坦也需要中国的经济援助,军事援助,以及在国际问题,地区问题上的必要支持。巴基斯坦能够成为中国人民口中的“巴铁”,是中巴“合作共赢”的结果,是双方利益,理念高度相似的结果。

巴基斯坦是如何成为“巴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