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野菌種自然發酵穀類,礦物質在酸化過程中更好被身體利用吸收


天然野菌種自然發酵穀類,礦物質在酸化過程中更好被身體利用吸收

廚房

最好的藥物是

食物


麵食類分不發酵和發酵兩類,一般來說,小麥最好發芽或發酵,這樣比較容易消化,可以避免過敏反應。


發酵也以自然發酵為佳,雖然會有些酸味,但可以讓穀類的礦物質,如鈣,更容易吸收,平常快速的酵母發酵沒有乳酸菌的生存,也沒有酸味,礦物質較難利用,傳統上用老面發酵,營養價值高於近代的酵母發酵產品。


另外,用蘇打粉或發粉做的產品是可以吃,但同樣的,

不經過乳酸菌過程的,其利用價值較低,同時會破壞維他命B群的營養,偶爾吃吃可以,但不適合每天食用;而五穀一旦被碾成粉後即開始散“氣”,因此最好在吃之前才碾,當然,這對一般人來說很不方便,可購買碾穀類配件,價錢是美金六十元左右,傳統用石磨是最好的。如果是購買的麵粉、大麥粉、蕎麥粉等,可以存放在冰箱,等到要做麵食時,再摻一點發芽的穀類以增加營養,發芽的穀類加水可用果汁機打碎,一般來說,二杯五穀芽需半杯水打成糊,再加乾粉調到適當的硬度。


天然野菌種自然發酵穀類,礦物質在酸化過程中更好被身體利用吸收


麵食可烤、蒸、煮、煎等,傳統上,麵食都以小麥為主,偶爾用蕎麥、玉米。所有的穀類,特別是小麥類,如蕎麥、大麥、玉米、燕麥、裸麥(黑麥)都可做麵食,在南方則用米類做餅糕、米粉等,看自己生活環境,多利用當地生產的穀類。

穀類自然發酵都靠天然野菌種,經過自然發酵的麵食鬆軟並且容易消化,礦物質在酸化的過程中能被身體吸收利用。發粉與市面上賣的酵母則沒有此功效。

發麵的做法和運用


天然野菌種自然發酵穀類,礦物質在酸化過程中更好被身體利用吸收

培 植 菌 種


❶ (一)半磅有機葡萄乾加三杯水,將葡萄乾在水裡擠壓出糖分,到水變暗色,放在室溫兩到三天,或(二)一杯小麥加三杯水,放在室溫2到3天,如果有黴菌產生,只要取出去掉即可。酵母和黴菌的生長條件相似。葡萄乾和小麥都有天然酵母菌。


❷ 3天后,量出2杯葡萄水或小麥水,放6杯麵粉(一磅半,小麥麵粉或小麥和裸麥麵粉的混合),調好後放在3倍大的容器,放在室溫24小時,再放冰箱24小時即成發麵。


❸ 將2杯發麵加2杯水調好,再加6杯麵粉,放在室溫24小時後再放冰箱3天。(第一次剩下的發麵可做堆肥,不要用。)


發麵可以用來做各種麵食,在冰箱可以保存3星期,之後就必須更新,但最好是在每次做麵食時添加水和麵粉更新;份量都是以2杯發麵、2杯水和6杯麵粉的比例。這種發麵面種不斷延續的時間越久越有風味。


一般在西方所說的Sourdough Bread就是用著發麵方法做,一年以後的發麵面種尤其好。傳統上發麵是互相傳送的,以後更新時只要放在室溫隔夜就可以放冰箱3天后即可使用。


全食材蔬食健康料理,傳遞給你不一樣的素食資訊,吃得慢吃的更加健康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