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尿病病人需要查尿白蛋白水平|瞭解糖尿病和腎病之間關係

腎臟損傷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被稱為糖尿病性腎病

。腎臟中含有大量的功能單位,它們可以過濾體內廢物和代謝物,這些功能單位包含由大量微血管組成的球狀結構,被稱為腎小球。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會引起微血管異常改變。因此,糖尿病會引起腎小球病變,影響腎臟功能,進而影響全身機能。糖尿病性腎病可以增加死亡風險。此外,糖尿病是終末期腎臟疾病(腎臟疾病的最嚴重階段,即腎衰竭)發生的主要風險因素。

為什麼糖尿病病人需要查尿白蛋白水平|瞭解糖尿病和腎病之間關係

糖尿病性腎病

慢性腎病

腎臟發生疾病,會影響腎臟濾過、甚至不能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代謝物,不能形成正常的尿液。慢性腎病需要很多年的病程逐漸發展而成,通常不可逆轉。

【早期腎臟疾病,有時被稱為腎功能不全,可能不會發生明顯症狀或體徵】

病人可能不會有異樣察覺,除非疾病進一步進展和損傷腎臟產生症狀時,才被患者意識有腎臟問題。在早期,唯一可以發現有腎臟疾病的方法包括血液檢查(即,檢查腎小球濾過功能)和尿液檢查(即,檢查尿液蛋白質水平)。如果患有糖尿病,這些檢查更為重要,而且要及早檢查;如發現有腎臟問題,及早治療可以減慢腎臟損害。控制血糖和血壓在正常水平範圍內是延緩腎臟疾病發展的關鍵因素。減重、規律鍛鍊、戒菸可以幫助控制血糖和血壓。

【終末期腎臟疾病,或者腎衰竭】

當腎臟損傷程度逐漸進展,使得腎臟不能過濾血液中廢物(比如尿素氮和肌酐,它們通常從尿液中排洩出體外)時,腎衰竭便會發生。這些廢物會在體內不斷堆積,產生一些症狀和體徵,比如腳踝水腫、臉浮腫、腹腫、嘔吐、食慾降低、虛弱無力、意識模糊、頭疼。有關腎衰竭的治療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腎移植。

為什麼糖尿病病人需要查尿白蛋白水平|瞭解糖尿病和腎病之間關係

糖尿病為什麼會增加患腎臟疾病的風險?

因為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會損傷微血管,所以由微血管組成的腎小球會受到損傷。隨著病程進展,當損傷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腎小球開始滲漏少量蛋白質(白蛋白)進入尿液。這就是為什麼尿液檢查出白蛋白意味著腎臟有損傷。但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會發生腎臟疾病。有一些因素影響腎臟疾病的產生,包括:遺傳因素、血糖控制情況、血壓控制情況。血糖和血壓控制的越好,腎臟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越小。

腎臟疾病與心血管疾病有什麼關係?

慢性腎病病人會有很高的風險患有心血管疾病,主要與慢性腎病發生的血管病變有關。多數慢性腎病病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併發症,而不是死於腎衰竭。

引起腎病的危險因素也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其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危險因素。那麼,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體內“壞”膽固醇)
  • 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體內“好”膽固醇)
  • 吸菸
  • 缺乏規律運動
  • 年紀比較老

如果患有糖尿病,需要做些什麼呢?

多數與腎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危險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患有糖尿病,以下幾點需要注意和做到:

  • 控制好血糖
  • 控制好血壓
  • 控制好體重
  • 定期體檢,監測尿液中白蛋白水平(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一經診斷2型糖尿病,就需要自診斷開始每年一次檢查尿液中白蛋白水平)。
為什麼糖尿病病人需要查尿白蛋白水平|瞭解糖尿病和腎病之間關係

#清風計劃# #青雲計劃#

此文屬於北美小丫的“小丫說醫”系列醫學科普文章,用樸實的語言科普醫學知識,解讀老百姓常見的疾病。如果您喜歡“小丫說醫”,請您關注@“北美小丫”,謝謝!

文章由北美小丫所著,文章版權歸屬於北美小丫,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即,註明文章來源“今日頭條”和文章作者“北美小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