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 广州市77位权威中医专家“新冠肺炎”预防中药方剂


深入解析| 广州市77位权威中医专家“新冠肺炎”预防中药方剂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传染病,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刺法论》中讲:“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段原文告诉我们这个病是个疫病,疫病就是相互传染,无论老少都是同样一个病症,就称为疫病。

从条原文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古人已经认识到传染病称为疫病。病因则是疫疠之气,清代的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一个是疫疠之气,二个是秽浊之气。《黄帝内经》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

天牝是什么?就是鼻子。说明是从呼吸道传染的传染病。

这不是一般的常见病,根本不是一般的外感病邪。关于病名,我们要确定它是疫病。它的病因是疫疠的毒气。

疫病它的病邪性质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温热类,第二类是湿热类。温热类多发于冬春季节,湿热类多发于夏秋季节。

温热类的疫病基本上是从口鼻传入的,比如流感、麻疹、白喉、百日咳以及我们当前所发的肺炎,这个属于呼吸道传染。

而湿热性质的疫病多是肠胃道的传染病,比如急性胃肠炎,比如霍乱,比如痢疾。

根据这次发病的症状及规律,我们应该把它的病邪性质确定为“温热浊毒”。

吴鞠通《温病条辨》讲了“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是秽浊之气,它是秽浊。《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避其毒气,天牝从来。”是浊毒,是温热性质的浊毒。

广州市卫健委近日发布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居家预防方剂

五指毛桃20g,薏苡仁20g,茯苓15g,火炭母15g,苍术6g,藿香6g,甘草6g

深入解析| 广州市77位权威中医专家“新冠肺炎”预防中药方剂

五指毛桃:被称为“广东人参”,历来是民间流传甚广的“煲汤料”。

其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五指毛桃是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近年来,药学专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他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并证实补骨脂素为五指毛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血、抑制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薏苡仁、茯苓:均有祛湿健脾之功。

当今时代,人们嗜食肥甘厚腻,烧烤、火锅、油炸食品等深扎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可阻碍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苍术:亦为燥湿之良药。

古人曰脾气不足则清阳不升,无法濡养肺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此中之气即指脾肺之气。

火炭母:其根状茎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

广藿香:常用于疫病初期,具有芳香化浊止呕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广藿香对单核细胞吞噬系统具有激活、增强作用。可显著提高免疫力。

全方共奏清热祛湿,解表益气之功。对于疫病初期防御抵抗有显著功效。

该预防方选用的是广州老百姓家喻户晓、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避免攻下、峻猛、有毒或动物药,药味精简、药量比治疗量稍轻,适用于体质为湿(寒湿、湿热)的人群,平和体质也适用。因此建议按照此方每天服用,连续7天。

现在预防重点是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这是关键。全方位严密隔离措施,这是切不可少的,大家要知道这个病是由口鼻传染的,这是呼吸道传染病。现在电视里天天讲,要戴口罩,要勤洗手,要隔离,不要到公共场所去,这完全是对的,大家认真做到就行了。在此返工回程高峰即将到来,现做好居家预防,降低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性尤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