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扔垃圾,將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媽媽:孩子,別學

公公很勤快,每天主動洗碗、拖地、刷馬桶、清理垃圾桶,讓我輕鬆不少。他也很愛乾淨,每次都要把地面打掃得一塵不染(可以反光、照鏡子的那種亮度),才肯罷休。

有孩子的家庭,做好衛生太重要了!這樣,孩子就可以在地上隨便爬、亂摸屋裡其他物品了,而不用擔心弄髒手。可是,公公有個習慣讓人費解,不符合他愛乾淨的性格。

公公扔垃圾,將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媽媽:孩子,別學

公公扔垃圾,將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媽媽:孩子,別學!

廚房垃圾桶快滿了,公公準備拎走。然後突然停下,像是想起來什麼事兒。只見他重新打開口,快步走到廁所,手裡拿著一個不滿的垃圾桶,“譁——”底兒朝天倒了進去…

“爸——”我大聲喊,但還是遲了一步,已經倒進去了。搞什麼呢!平常那麼講衛生,竟然把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而且還是擦屁股紙倒進食物殘渣?不,反過來操作也不行!

“這樣太髒了,細菌會散發到空氣裡的!”

“廁所垃圾桶就一點點紙,合併起來,不是剛好節約一個垃圾袋嗎?”

“一個垃圾袋才幾毛錢,孩子生病了是要上百元花得!”

“我就倒個垃圾,孫子怎麼會生病呢?況且,幾毛錢也是錢啊!”

公公扔垃圾,將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媽媽:孩子,別學

路寶疑惑地問:“為什麼不能倒進去啊?爺爺說過,可以節省一個垃圾袋,你不是教我要勤儉節約嗎?”

我顧不了那麼多,忙著跟孩子解釋:“想要節約垃圾袋,關鍵是少製造垃圾!再說講衛生,隨時隨地都要重視,尤其是現在特殊時期,更不容忽視啊……”孩子用力的點點頭。

從小教育孩子勤儉節約,這是個好習慣,但是,有些情況可以適當“浪費”,不然就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那麼,什麼時候沒必要節省呢?

公公扔垃圾,將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媽媽:孩子,別學

孩子,養成節約習慣,但3種情況可以適當“浪費”,不然得不償失

△垃圾袋和垃圾一起扔掉,垃圾桶套上新袋子

以前聽路寶提到過,說“爺爺把拎著垃圾桶下樓,倒完垃圾後繼續使用舊垃圾袋,而不是直接提著垃圾扔掉。”

若不是親眼所見,依據公公的性格,我真是不敢相信啊。孩子,使用過的垃圾袋一定要跟垃圾一起扔掉,要是不講衛生導致生病,那就得不償失了。

公公扔垃圾,將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媽媽:孩子,別學

△零食反覆掉地上,儘量別再吃

有一次,路寶手裡的香蕉掉到地上了,他撿起來就吃,我提醒他“檢查下是否髒了”。不料香蕉太光滑了,在他第二次試圖送嘴裡時,再次掉落,摔得稀巴爛,我果斷替他扔了。

孩子,節約是個好習慣,但是也要看情況。香蕉反覆掉地上,表面粘了太多細小灰塵,很不衛生,這時候可以適當“浪費”。

△衝好的奶粉及時喝,時間長了就要倒掉

奶粉最好是現喝現衝,如果衝好的奶粉寶寶沒有喝完的話,最長常溫保存兩個小時,超時就要倒掉。可能有些人覺得可惜,尤其是二胎媽媽,會讓大寶去喝。

這樣的想法不夠明智,不如一開始就讓大寶喝完剩餘的奶粉,溫度和新鮮度都能保證。

公公扔垃圾,將廁所、廚房兩個垃圾桶合併,媽媽:孩子,別學

——今日話題——

關於勤儉節約,您的孩子被誤導過嗎?歡迎留言討論!

孩子一路成長,父母一路修行。

關注 ,同行山重水複育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