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我知道,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耐心这篇文章,尽管只需花10分钟,但是他们

宁可去抖音上多看几个“精彩”的视频。


但是请相信我,你如果能安静下来阅读这10分钟,收获一定很大。


的确,自从头条/快手/抖音相继火爆了之后,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学习或者安静思考一件事了。


因为我们的总是轻而易举的享受那些火爆刺激的视频,这会让我们那一瞬间感到很“爽”,从而得到了一个个碎片化的满足,于是我们所有的生活都被它们填满了。


然而,上帝作为整个宇宙的设计师,他最精巧/最公平的一个设计,莫过于给人类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枷锁:


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能让你“痛苦”。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人性有一种基本特征,会对那些让我们精神和身体感到“爽”的东西产生依赖。这是人最天然的、最原始的需求。


1

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大脑里有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传导物质,他可以细胞传送脉冲。当人被外界刺激的愉悦时,多巴胺会大量爆发出来,比如一个拥抱、一个接吻、一句赞扬的话都会引起多巴胺的升高,多巴胺直接和人的情欲、妄想以及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刺激如果够强烈,人的身体就会进入到一种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感官体验,即涌起一阵阵“快感”,感到很“爽”。


浅层次的刺激有笑话、美食、挑逗、赞美、看热闹,甚至惊恐(不少女孩喜欢看恐怖片就是这个原因);中等层次的刺激有抽烟、游戏、整容;深层次的有性爱、鸦片、豪赌、毒品,就是俗称的黄赌毒。


对比这三者,如果说sex最能让多巴胺含量提升100%,可卡因让多巴胺上升了350%,冰毒带来的是接近1200%,所以毒品的致隐是很难戒掉的。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清朝吸大烟的百姓)


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开放/无束,人们挣脱了很多传统束缚,去最大化的去追求各种“快感”,所以我们时刻都在互联网上寻求关于“爽”的各种体验,约会/娱乐/游戏/八卦秘闻/色情段子/性挑逗等等,抖音上那些千奇百怪的视频恰恰满足了现代人的空虚感。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可怕的是,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能让你“痛苦”。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丽的罂粟花,都能让人有快乐的体验。但都会给人带来伤害:美食让人发胖/失去健康;美言让人迷失自我脱离现实;美女让人产生欲望,失去理智;而且极致的快乐反而让人表情扭曲,比如性爱,每一阵快乐结束后都伴随一阵空虚,毒品的副作用就更不用说了。这也是《道德经》里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这就是我玩不玩抖音的原因,因为我当时出于好奇去下载了抖音,玩的时候也感觉很新鲜刺激,但是刷完之后却又感觉格外空虚。


更可怕的是:人是会对快感脱敏的,当一个人习惯了反复被刺激和满足的时候,要想一直获得快感,就得不断加强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续、更强烈、更深入的刺激,才能继续获得快感。


人产生快感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比如有的人从刚开始是两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后来要一天两包,最后甚至要两根烟一起抽才有感觉。鸦片、吸毒、色情、偷窥、赌博都遵循这个逻辑。


总有人说,只要一种东西有人需要,就可以去生产。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黄赌毒这三种东西将在社会上大量泛滥。因为黄赌毒才是最容易让人刺激上瘾的东西。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小鼠脑中埋个电极,让小鼠踩踏板放电,每踩一次,电极就会刺激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兴奋。结果小鼠以每分钟几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而亡。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2


最最可怕的是:现在这种“爽”的感觉,竟然可以被现代技术和算法设计出来。


首先,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各种应用程序(APP),大部分APP的本质是什么?每个APP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他们用尽最前沿的科技(AR+VR);用更大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大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再在各种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不断的给你刺激,让你持续的“爽”,越离不开它们越好。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提到现在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叫“多巴胺实验室”的公司,对外宣称“能运用神经科学理论,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用多巴胺让你的 App 令人上瘾”。


他们为各种App 定制这样的服务: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和时间点设计“奖赏”,比如不断的惊喜和奖励,或物质或精神,从而提高用户的留存度、打开率和停留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增加APP的打开率,提高打开时间,这会让APP更值钱,赚更大钱。因为在资本的眼中,用户数量、日活、月活和平均在线长度等等数据决定了一个APP的价值。


如今各种各样的APP里,从图文到视频,从网购到资讯,从社交到游戏,从搜索到各种应用工会局,没有一个APP不以此为衡量标准,在资本和利益的围剿之下,我们都只不过是一只只小白鼠,安静的立在时代中央等待发落。


比如当你买完一件东西,马上送你一个代金卷,让你在商场里继续购物,然后一直买一直送……头条/快手/抖音都是采用算法主导的自动推荐机制,你越喜欢看什么,就专门推荐给你推荐什么,当你收看完一个内容之后,甚至不需要做出任何反应,系统马上会自动推送给你一个类似内容,看得越多,系统就越了解你的喜好,给你的推动也就越“精准”,就是要无限满足你的胃口。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即便像谷歌这样的以“不作恶”来标榜自己的公司,起产品设计的核心逻辑依然是如何才能提升增加点击率,延长用户使用时间,然后见缝插针/算计的地去卖广告,满足这个逻辑的品才被定义成好产品。


这些算法会根据你的浏览/搜索/停留时间,计算出你最感兴趣的东西,然后不断的匹配相应的内容对你轮番轰炸,让你在最沉迷的领域里高潮不断。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三俗内容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直播平台里低俗无聊的表演、各大卫视里故弄玄虚的选秀、真人秀;云里雾里的玄幻修真小说;网页上关都关不掉的色情暗示等等形形色色的垃圾内容,无处不在故意吊人口味,这些就像鸦片,让大众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这就好比古代的皇帝,每天都可以享用全各地进贡的宫女,他越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什么样的女人越容易被选进宫。夜夜笙歌,歌舞升平,总有一天弹尽粮绝,然后一命呜呼了,所以皇帝长命的真的很少。


当一个的欲望可以被无限满足之后,离灭亡就不远了。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便捷,但同时又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慵懒,它提供了很多浮华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设计逻辑都是以无限满足人性偏好为标准,人性的各种阴暗面,诸如窥私、意淫、八卦、暴力、对骂、凑热闹等等都被激发并满足。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像互联网这样对人性洞察的如此彻底,并且将人类大众玩转与手掌之间。《娱乐至死》前言里有这样的话: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社会上沉溺于各种刺激里的人将越来越多,甚至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无用阶层”,这些人连提供劳动力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没有信用、没有思想、不能借债、不能纳税,只能过着一种糜烂颓废、暗无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


3

这个世界是辩证的。


人性有阴暗的一面,也有光辉的一面。


既然凡是让你感到爽的东西,一定会让你痛苦。那么凡是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最终也一定也会让你功成名就。


那些越能让你在当下感到痛苦的事,越能给你带来真正的价值。比如晨练/运动/阅读/健身/瑜伽等等,都能让使你获得长足进步,但这些需要一个人有强大的上进心、克制力、自律。


比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寒门出贵子等等。人生,先苦就后甜,先甜就后苦。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则。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你在训练的时候很累,你在早起的时候很痛苦,你在努力的时候很煎熬,但是恰恰是这些让你当下感到痛苦的东西,才是你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有一种快速修行的方式叫”苦行僧“。这些僧人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最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的确,我们有时要远离自己的舒适区,主动体现一下生活的艰辛,因为痛苦才是感悟人生的最佳方式。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泰戈尔。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人们真是连半点苦都不愿意去尝试了,所有东西都可以送到你家门口,所有服务都可以直接上门,科技发展就是以无限满足人的享受和欲望为核心逻辑。


5000年的中国文化,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克己


克己的本质,就是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价值,但是现在主动克制自己欲望的人很少了,当绝大部分人选择被麻醉的时候,只有极少一小部分人选择精进。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所以,只靠自律和修身养性是不够的,社会上必须有一种监管机制,来抑制人性的阴暗面,激发人性光辉的一面。


我们每一个人能做的,就是形成和巩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修身和正己,不贪图享乐和刺激,在自己专注的领域不断深耕和精进!


开始让你爽的东西,后来一定会让你痛苦!


如今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理想无非是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逢年过节拿奖金,别人加班我加薪;

喝茶看报好开心,副业兼差薪照领。


然而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理想。这是懒惰,是不劳而获,甚至是堕落和妄想。


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越来越浮躁了,而是我们原来越不愿意受委屈了。


上帝给世界设计的逻辑很简单:


开始让你爽的东西,后来一定会让你痛苦;


开始让你痛苦的东西,后来一定会让你爽;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杂、款式众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认可,隐忍之后换不来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纳,默默付出没有成果……并且生活对之一律解释欠奉。


但是一旦你能忍受这些别人忍受不了的东西,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你含辛茹苦的将这些委屈都吞下,你不仅撑大了格局,你还看穿了人性,你的智慧,你的心态,你的眼光,都会得到根本的提升。


而有的人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屈,选择躲避,不愿意忍受一点委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想离开繁华的城市,选择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我们动不动就想环游世界,动不动就想寻找自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那个追求自由而辞职去丽江的姑娘回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寻来的自由,只有换来的自由,用什么去换?用我们的付出,用我们的价值,用我们的能力,用我们的创造。


其实,很多年轻人的离开和逃避,只是不愿意忍受现实里的压力/挑战/和困难,他们找不到自己,很迷茫无助,于是就想逃脱。


世上还有不受一丁点委屈的人生吗?还有一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吗?如果每受委屈而躲避,则人生将无处可逃。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还可以这样理解:眼前的苟且和委屈,就是通向诗和远方的大道。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世界的安排很公平:


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比如美女、美食、美言,极致的就是毒品;极致的快乐,反而让你表情扭曲,比如性爱;而且,每一阵快乐之后,都好伴随一阵空虚;


凡是让你痛苦的东西,一定也会成全你。蚌和野马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很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 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 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是暴怒和狂奔。


我们何不像蚌那样,设法适应,利用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以“蚌”的肚量去包容一切不如意的境遇,使之为我所用。如果像野马那样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死命挣扎,这样只能自食苦果。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慢慢的才知道:人这一辈子,要经得起谎言,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


慢慢的才知道:要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


慢慢的才知道:人生,有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执着,也需要回眸一笑的洒脱......


我们需要对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更何况这是一个越来越动荡的世界;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这是一股从未有过的革命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