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我知道,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耐心這篇文章,儘管只需花10分鐘,但是他們

寧可去抖音上多看幾個“精彩”的視頻。


但是請相信我,你如果能安靜下來閱讀這10分鐘,收穫一定很大。


的確,自從頭條/快手/抖音相繼火爆了之後,我們越來越沒有耐心去學習或者安靜思考一件事了。


因為我們的總是輕而易舉的享受那些火爆刺激的視頻,這會讓我們那一瞬間感到很“爽”,從而得到了一個個碎片化的滿足,於是我們所有的生活都被它們填滿了。


然而,上帝作為整個宇宙的設計師,他最精巧/最公平的一個設計,莫過於給人類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枷鎖:


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人性有一種基本特徵,會對那些讓我們精神和身體感到“爽”的東西產生依賴。這是人最天然的、最原始的需求。


1

是如何產生的?


人的大腦裡有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他可以細胞傳送脈衝。當人被外界刺激的愉悅時,多巴胺會大量爆發出來,比如一個擁抱、一個接吻、一句讚揚的話都會引起多巴胺的升高,多巴胺直接和人的情慾、妄想以及各種上癮行為有關。刺激如果夠強烈,人的身體就會進入到一種如痴如醉如夢如幻的感官體驗,即湧起一陣陣“快感”,感到很“爽”。


淺層次的刺激有笑話、美食、挑逗、讚美、看熱鬧,甚至驚恐(不少女孩喜歡看恐怖片就是這個原因);中等層次的刺激有抽菸、遊戲、整容;深層次的有性愛、鴉片、豪賭、毒品,就是俗稱的黃賭毒。


對比這三者,如果說sex最能讓多巴胺含量提升100%,可卡因讓多巴胺上升了350%,冰毒帶來的是接近1200%,所以毒品的致隱是很難戒掉的。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清朝吸大煙的百姓)


現在的世界越來越開放/無束,人們掙脫了很多傳統束縛,去最大化的去追求各種“快感”,所以我們時刻都在互聯網上尋求關於“爽”的各種體驗,約會/娛樂/遊戲/八卦秘聞/色情段子/性挑逗等等,抖音上那些千奇百怪的視頻恰恰滿足了現代人的空虛感。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可怕的是,就像我們開頭所說: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麗的罌粟花,都能讓人有快樂的體驗。但都會給人帶來傷害:美食讓人發胖/失去健康;美言讓人迷失自我脫離現實;美女讓人產生慾望,失去理智;而且極致的快樂反而讓人表情扭曲,比如性愛,每一陣快樂結束後都伴隨一陣空虛,毒品的副作用就更不用說了。這也是《道德經》裡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這就是我玩不玩抖音的原因,因為我當時出於好奇去下載了抖音,玩的時候也感覺很新鮮刺激,但是刷完之後卻又感覺格外空虛。


更可怕的是:人是會對快感脫敏的,當一個人習慣了反覆被刺激和滿足的時候,要想一直獲得快感,就得不斷加強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續、更強烈、更深入的刺激,才能繼續獲得快感。


人產生快感的閾值,是會不斷升高的。比如有的人從剛開始是兩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後來要一天兩包,最後甚至要兩根菸一起抽才有感覺。鴉片、吸毒、色情、偷窺、賭博都遵循這個邏輯。


總有人說,只要一種東西有人需要,就可以去生產。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黃賭毒這三種東西將在社會上大量氾濫。因為黃賭毒才是最容易讓人刺激上癮的東西。


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小鼠腦中埋個電極,讓小鼠踩踏板放電,每踩一次,電極就會刺激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興奮。結果小鼠以每分鐘幾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而亡。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2


最最可怕的是:現在這種“爽”的感覺,竟然可以被現代技術和算法設計出來。


首先,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各種應用程序(APP),大部分APP的本質是什麼?每個APP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他們用盡最前沿的科技(AR+VR);用更大運算和數據處理能力(雲計算+大數據),通過聲、光、交互、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再在各種心理學、消費行為學、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不斷的給你刺激,讓你持續的“爽”,越離不開它們越好。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現在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叫“多巴胺實驗室”的公司,對外宣稱“能運用神經科學理論,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用多巴胺讓你的 App 令人上癮”。


他們為各種App 定製這樣的服務: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和時間點設計“獎賞”,比如不斷的驚喜和獎勵,或物質或精神,從而提高用戶的留存度、打開率和停留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增加APP的打開率,提高打開時間,這會讓APP更值錢,賺更大錢。因為在資本的眼中,用戶數量、日活、月活和平均在線長度等等數據決定了一個APP的價值。


如今各種各樣的APP裡,從圖文到視頻,從網購到資訊,從社交到遊戲,從搜索到各種應用工會局,沒有一個APP不以此為衡量標準,在資本和利益的圍剿之下,我們都只不過是一隻只小白鼠,安靜的立在時代中央等待發落。


比如當你買完一件東西,馬上送你一個代金卷,讓你在商場裡繼續購物,然後一直買一直送……頭條/快手/抖音都是採用算法主導的自動推薦機制,你越喜歡看什麼,就專門推薦給你推薦什麼,當你收看完一個內容之後,甚至不需要做出任何反應,系統馬上會自動推送給你一個類似內容,看得越多,系統就越瞭解你的喜好,給你的推動也就越“精準”,就是要無限滿足你的胃口。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即便像谷歌這樣的以“不作惡”來標榜自己的公司,起產品設計的核心邏輯依然是如何才能提升增加點擊率,延長用戶使用時間,然後見縫插針/算計的地去賣廣告,滿足這個邏輯的品才被定義成好產品。


這些算法會根據你的瀏覽/搜索/停留時間,計算出你最感興趣的東西,然後不斷的匹配相應的內容對你輪番轟炸,讓你在最沉迷的領域裡高潮不斷。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三俗內容越來越多的根本原因。直播平臺裡低俗無聊的表演、各大衛視裡故弄玄虛的選秀、真人秀;雲裡霧裡的玄幻修真小說;網頁上關都關不掉的色情暗示等等形形色色的垃圾內容,無處不在故意吊人口味,這些就像鴉片,讓大眾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這就好比古代的皇帝,每天都可以享用全各地進貢的宮女,他越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什麼樣的女人越容易被選進宮。夜夜笙歌,歌舞昇平,總有一天彈盡糧絕,然後一命嗚呼了,所以皇帝長命的真的很少。


當一個的慾望可以被無限滿足之後,離滅亡就不遠了。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各種便捷,但同時又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慵懶,它提供了很多浮華的內容,這些內容的設計邏輯都是以無限滿足人性偏好為標準,人性的各種陰暗面,諸如窺私、意淫、八卦、暴力、對罵、湊熱鬧等等都被激發並滿足。


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東西能像互聯網這樣對人性洞察的如此徹底,並且將人類大眾玩轉與手掌之間。《娛樂至死》前言裡有這樣的話: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下去,社會上沉溺於各種刺激裡的人將越來越多,甚至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無用階層”,這些人連提供勞動力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沒有信用、沒有思想、不能借債、不能納稅,只能過著一種糜爛頹廢、暗無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屍走肉……


3

這個世界是辯證的。


人性有陰暗的一面,也有光輝的一面。


既然凡是讓你感到爽的東西,一定會讓你痛苦。那麼凡是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最終也一定也會讓你功成名就。


那些越能讓你在當下感到痛苦的事,越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價值。比如晨練/運動/閱讀/健身/瑜伽等等,都能讓使你獲得長足進步,但這些需要一個人有強大的上進心、剋制力、自律。


比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寒門出貴子等等。人生,先苦就後甜,先甜就後苦。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則。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你在訓練的時候很累,你在早起的時候很痛苦,你在努力的時候很煎熬,但是恰恰是這些讓你當下感到痛苦的東西,才是你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有一種快速修行的方式叫”苦行僧“。這些僧人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最痛苦的事,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佈滿釘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來鍛鍊忍耐力和離欲。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的確,我們有時要遠離自己的舒適區,主動體現一下生活的艱辛,因為痛苦才是感悟人生的最佳方式。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泰戈爾。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人們真是連半點苦都不願意去嘗試了,所有東西都可以送到你家門口,所有服務都可以直接上門,科技發展就是以無限滿足人的享受和慾望為核心邏輯。


5000年的中國文化,說白了就是兩個字:克己


克己的本質,就是要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價值,但是現在主動剋制自己慾望的人很少了,當絕大部分人選擇被麻醉的時候,只有極少一小部分人選擇精進。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所以,只靠自律和修身養性是不夠的,社會上必須有一種監管機制,來抑制人性的陰暗面,激發人性光輝的一面。


我們每一個人能做的,就是形成和鞏固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習/修身和正己,不貪圖享樂和刺激,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不斷深耕和精進!


開始讓你爽的東西,後來一定會讓你痛苦!


如今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理想無非是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

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逢年過節拿獎金,別人加班我加薪;

喝茶看報好開心,副業兼差薪照領。


然而我可以告訴你,這不是理想。這是懶惰,是不勞而獲,甚至是墮落和妄想。


現在社會最大的問題,不是我們越來越浮躁了,而是我們原來越不願意受委屈了。


上帝給世界設計的邏輯很簡單:


開始讓你爽的東西,後來一定會讓你痛苦;


開始讓你痛苦的東西,後來一定會讓你爽;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生活從來就是製造各種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雜、款式眾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認可,隱忍之後換不來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納,默默付出沒有成果……並且生活對之一律解釋欠奉。


但是一旦你能忍受這些別人忍受不了的東西,就會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你含辛茹苦的將這些委屈都吞下,你不僅撐大了格局,你還看穿了人性,你的智慧,你的心態,你的眼光,都會得到根本的提升。


而有的人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委屈,選擇躲避,不願意忍受一點委屈。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想離開繁華的城市,選擇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生活,我們動不動就想環遊世界,動不動就想尋找自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可前段時間有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說那個追求自由而辭職去麗江的姑娘回來了。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尋來的自由,只有換來的自由,用什麼去換?用我們的付出,用我們的價值,用我們的能力,用我們的創造。


其實,很多年輕人的離開和逃避,只是不願意忍受現實裡的壓力/挑戰/和困難,他們找不到自己,很迷茫無助,於是就想逃脫。


世上還有不受一丁點委屈的人生嗎?還有一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嗎?如果每受委屈而躲避,則人生將無處可逃。


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還可以這樣理解:眼前的苟且和委屈,就是通向詩和遠方的大道。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世界的安排很公平:


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比如美女、美食、美言,極致的就是毒品;極致的快樂,反而讓你表情扭曲,比如性愛;而且,每一陣快樂之後,都好伴隨一陣空虛;


凡是讓你痛苦的東西,一定也會成全你。蚌和野馬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沙粒進入蚌體內,蚌覺得不舒服,但又無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體內營養把沙包圍起來,後來這沙粒就變成了美麗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馬腳上吸血,野馬覺得很不舒服,但又無法把它趕走,於是就暴跳狂奔, 不少野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學家研究發現, 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極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馬死去,野馬的死因就是暴怒和狂奔。


我們何不像蚌那樣,設法適應,利用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以“蚌”的肚量去包容一切不如意的境遇,使之為我所用。如果像野馬那樣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死命掙扎,這樣只能自食苦果。


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慢慢的才知道:人這一輩子,要經得起謊言,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


慢慢的才知道:要給自己一個迂迴的空間,學會思索,學會等待,學會調整。


慢慢的才知道:人生,有很多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執著,也需要回眸一笑的灑脫......


我們需要對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更何況這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