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的紅軍最高將領 黃立貴傳奇(三)——老虎立威

罡風


方誌敏率紅十軍入閩,經過半個多月的奮戰,大小十一戰,連戰連捷,粉碎敵人對閩北蘇區的反革命軍事“圍剿”。正當紅十軍不斷取得勝利的時候,國民黨軍第九師、第七十九師乘紅軍後方空虛,加緊向贛東北蘇區大舉進攻。紅十軍為保障後方蘇區的安全,立即由崇安坑口回師贛東北。

在紅十軍返回贛東北根據地前,方誌敏召開了全軍大會,在會上鄭重宣佈了組織決定:閩北紅軍與紅十軍軍部特務營合併,充實整編作為閩北紅軍的骨幹,重建閩北獨立團,黃立貴同志任閩北紅軍獨立團團長。並把繳獲的槍支彈藥全部留在閩北。

從此,黃立貴肩負起鞏固、保衛閩北根據地,發展、壯大閩北紅軍的重任。

閩北紅軍獨立團重組後,雖然戰鬥力有所提高,但紅十軍大部隊撤走後原閩北獨立團餘部人員信心依然不足,為重振信心,黃立貴決定率隊暫回武夷山北側,依託閩贛邊老根據地練兵打開局面。

1930年底,鉛山陽村地方反動武裝組織頭子——義勇隊隊長吳仰山,從崇安嵐谷請來4個大刀會人員為“師傅公”,又蒐羅了100多嘍羅,拼湊成大刀會,這個反動組織成立後由“師傅公”為嘍羅們畫符作法和其他訓練,他們打著封建迷信的幌子,大肆鼓吹大刀會的人刀槍不入,與義勇隊一起經常對蘇區進行騷擾,一時氣焰十分囂張。

1931年初,原閩北獨立團政委鄒琦曾率領兩個連到鉛山,當時吳仰山率“師傅公”的大刀會高喊“刀槍不入”,採取吃硃砂、念符咒集團衝鋒的戰法對付鄒琦的散兵群作戰,結果鄒琦部隊被敵衝散而失利。這一戰,對原閩北獨立團戰士心理產生過不利影響。黃立貴曾經在贛東北對付過大刀會,根本不信什麼“刀槍不入”,為此黃立貴與政委鄒琦認真總結上次作戰失敗的經驗教訓,決定以此為切入點打好閩北獨立團重建後重振信心的第一戰。

1931年5月中,黃立貴親率3個連決定在地形陡峭,敵人不易施展集團衝鋒的肖家嶺隘口將吳仰山的義勇隊和大刀會一舉消滅。

五月中旬的一天,黃立貴派游擊隊散風說盤嶺蘇區的隘口要地肖家嶺沒有紅軍正規部隊防守,吳仰山信以為真,就帶著大刀會和義勇隊猖狂地向盤嶺蘇區進犯。黃立貴得知消息,即令所屬部隊,每班攜帶梭標3枝,提前趕到肖村嶺,將部隊埋伏在肖村嶺山腰峽谷兩邊茂密的森林裡,準備隨時出擊,自己帶上幾個戰士隱藏在肖家嶺隘口上面。黃立貴派出的少量農民游擊隊員和兒童團員假裝往肖家嶺隘口方向撤退。敵人不知是計,一路向游擊隊和兒童團追來,大膽地朝肖村嶺逼近,他們行至肖村嶺山腳時,看見幾個游擊隊員帶著幾個兒童團的孩子正往陡峭的隘口上爬,四周靜悄悄,鳥都不見一隻。林仁祥走到隊伍前面,喊來“師傅公”黃某帶隊往嶺上爬。黃某勒了一下腰間的紅腰帶,整了整頭上的紅頭巾,擺弄著手中的大刀,嘴中唸唸有詞開始往山上攀爬,一群嘍囉緊跟在他後面。

黃立貴看著好笑,悄聲與周圍的戰士說道:“看那個“師傅公”裝神弄鬼,有人說大刀會有菩薩保護,刀殺不死,槍打不進,我就打一個給你們看看。”一會兒,“師傅公”黃某已快爬到隘口,垂直距離不到二十米,但山勢太陡,埋伏在樹林後的黃立貴只能看到“師傅公”的一點紅頭巾,黃立貴叫一小戰士撿起一塊石頭朝黃某方向打去,自己端起駁殼槍準備著。石頭落在黃某前方,驚得黃某猛地抬起了頭,剎那間,槍聲響起,“叭”的一槍正中額頭,黃某順勢滾下山坡,這時大刀會的嘍囉一陣騷動。但山下的匪徒並沒明白是怎麼回事,以為是游擊隊開的槍,吳仰山仍然喝令隊伍繼續往上爬,後面的“師傅公”傅某見狀上前扶起滾下山坡的黃某,揶揄地說:你無用,昨晚準幹了好事!率隊再次向山上爬來。等傅某快到隘口,黃立貴趁傅某站立時,又是一槍正中眉心。大刀會的人見兩個“刀槍不入”的“師傅公”被打死,慌忙向後逃命。黃立貴連發數槍,又報銷了五、六個敵人,接著舉槍一揮,大喊“衝啊,殺啊”,埋伏在山腰的紅軍戰士從山谷中的樹林裡跳躍出來,攔腰向敵群衝去。立在陡坡上的大刀會和義勇隊站立不穩,擅長的集團衝鋒發揮不起一點作用。短兵相接中,紅軍戰士持著梭標長矛,把“刀槍不入”的大刀會徒戳得狗血淋淋,敵人嚇得狂奔亂叫,大刀會的人叫嚎“有槍的頂住!”義勇軍的人大喊“有法的頂住!”各自相互推諉,不敢上前,撒腿向山下連滾帶爬逃命。我紅軍戰士居高臨下邊跑邊刺擊,邊跑邊開火,打得敵人頭也不敢回地一路直逃。黃立貴率隊一路追趕了五六里路,一路追殺,吳仰山逃到河邊跳到水裡隻身逃命,猖狂一時的義勇隊和“師傅公”大刀會全軍覆沒。

戰後,黃立貴與戰士們總結經驗,指出原來感覺大刀會刀槍不入是因為戰鬥經驗不足,沉不住氣,看見敵人頭上包了布,胸前掛著符,手裡拿著大刀衝過來,被他們氣勢壓住,慌亂中敵人還在很遠就開槍了,距離遠,子彈當然打不到敵人。不要被他們氣勢壓住,佔領有利地形,等到走近了,瞄準一個打一槍,結果就是一槍一個。希望獨立團的戰士們,今後要在戰術上提高一步……

肖家嶺一舉克敵制勝,也樹立了新任團長黃立貴的威信。浴火重生的閩北獨立團在黃立貴的率領下,接著向廣豐二十四都進軍,取得一系列戰鬥的勝利,大大提振了新組建的閩北獨立團的信心,在戰鬥中鍛鍊了隊伍。在廣豐取得一系列勝利後,黃立貴留下了三、四十條槍武裝群眾,開闢了二十四都蘇區,成立了廣豐縣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大大推動了廣豐革命形勢的發展。閩北獨立團則挾鉛山、廣豐勝利餘威回師崇安,同時,成立閩北遊擊總隊,下設七個遊擊分隊,活躍在閩贛邊區各縣,一場收復失地,擴大紅色區域的戰鬥在閩北各地打響。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