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來源|知呱呱研究院

文|Lemontea

目前,在黃軒、佟麗婭領銜主演的熱播劇《完美關係》中,剛剛畢業的小鮮肉葉東烈(王森)開發了一款有關人臉識別的APP,(陳數)幫他找到了一份年薪26W的offer。二人為了慶祝成功,於是去酒吧狂歡。那天晚上他們玩得都很嗨,可是卻沒想到被人偷拍。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對於這場轟轟烈烈的“年下戀”,大家還是去劇中慢慢體會吧。今天讓我們來扒一扒人臉識別方面的專利。


這是個看臉的時代


人臉識別,說白了就是“刷臉”。坐地鐵、乘飛機、進小區、去醫院……“刷臉技術”正在代替人工驗票。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大廣泛應用,人臉識別真是火的一塌糊塗。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刷臉時代來臨


隨著一批國產AI 3D視覺頭部企業的崛起,迅速打破巨頭壟斷,甚至走向海外,真正實現了“彎道超車”。預計未來幾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年均20%左右的高速增長。


飛速增長的專利數據


“刷臉”時代為何此時來臨?其背後離不開強大的專利技術。


從專利數量來看,截至目前,以“人臉識別”為關鍵詞檢索,有兩萬餘項專利申請記錄。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從時間上來看,2010年之前,中國專利申請數量非常少。2010-2018年,逐年增長,2018年增加至7030項,為近年來最高。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從申請量排名來看,OPPO、平安科技、曠世科技位居前三,騰訊、百度位列第四、第五,漢王位居第十。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我們經專利檢索得知,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北方交大等高校院所是較早涉及人臉識別領域的研發單位,早在2001年就分別申請了相關專利。比如,“基於部件主分量分析的多模式人臉識別方法”,“利用身材信息輔助人臉信息的身份識別方法”,“移動計算環境下分佈式的人臉檢測與識別方法”,“基於人臉識別和手形識別的雙模態生物認證系統”,等等。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刷臉”技術打響專利戰


在人臉識別領域,專利戰暗潮湧動,漢王科技就是個典型案例。


漢王科技從2005年開始做人臉識別,2008年漢王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嵌入式紅外識別終端,這款產品有兩個創新,一是使用了紅外光和可見光的雙目2.5D識別技術,二是使用了DSP芯片,把人臉識別做成了嵌入式產品,這樣把人臉識別設備從以前萬元級別拉到千元級別,打開了人臉識別產業化的大門。近20年來,漢王形成了包括人臉識別、OCR識別、手寫識別、觸控技術等在內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2008年6月25日,漢王科技申請了 “一種斜坡式圖像獲取裝置及人臉識別系統”,並於2016年3月23日獲得授權。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這項發明提出了一種斜坡式圖像獲取裝置及使用該裝置的人臉識別系統,能夠有效地增加適合的身高差範圍,解決了因不同人的身高問題而無法識別這一制約因素。可以使用普通攝像頭將適合人臉識別的身高差範圍增加到50釐米,滿足1.45米到1.95米的絕大多數用戶。此外,根據裝置安裝的不同高度,不僅可以滿足正常身高的人群,即便是身材特別矮小的人群,比如1.2米到1.5米的人群,以及身材特別高大的人群,比如1.85米到2.20米的人群,也可以根據本裝置正常使用。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2017年4月20日,因涉嫌專利侵權,漢王科技將廣州市真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真地”)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並提出50萬元的侵權賠償額。


2017年12月4日,廣州真地就漢王科技據以起訴的涉案專利,向專利複審委員會提起無效宣告請求,廣州真地認為漢王科技相關專利所涉技術均屬於該領域公知常識,不具有創造性。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2018年7月30日,專利複審委員會經審理認為,廣州真地的無效理由均不成立,因此作出“維持專利權有效”的審查決定書。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在這場專利維權中,漢王獲勝。理由如下:


如果一項權利要求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與一篇對比文件相比存在區別技術特徵,現有技術中既沒有公開該區別技術特徵,也沒有給出關於該區別技術特徵的任何技術啟示,並且該區別技術特徵的使用使得該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獲得了有益的技術效果,那麼該權利要求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其具備創造性。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人臉識別,不是拼顏值


全新技術,戴不戴口罩皆無處可逃


人臉識別,新技術不斷湧現。比如,有一種技術專門用來對付那些不戴口罩的人。


疫情之下,出門戴口罩是標配。但總有一些人對此不屑一顧,這些人或許存在僥倖心理,或許是真的不懂戴口罩的重要性。


針對這種現象,商湯科技研發出一種新技術,能識別出未戴口罩的人員並給予聲光和彈窗提醒。而且在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它也能識別出人員身份。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人臉識別,與口罩無瓜


據悉,華為也申請了一項名為“人臉識別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介質”的影像重構技術專利。通過圖像重構網絡可以將戴配件(眼鏡、口罩、帽子等)的人臉圖像重構為未戴配件的人臉圖像。


細思極恐!


人臉識別,千億藍海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被列為21世紀對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影響的十大技術之一。從消費電子領域到汽車電子、安保、網絡支付、金融等領域都在逐步引入人臉識別,堪稱是百花齊放。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人臉識別市場高達300億元以上,而尚未被完全開發的金融行業應用,人臉識別支付的市場前景更被業界預估為至少千億級市場。因此,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局面下,2020年應該還是人臉識別關注度集中的一年。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也許影視業編劇們不清楚,與一款APP相關的知識產權究竟有多少,比如軟件著作權、涉及計算機程序的發明以及商標等等。因此我們很擔心葉東烈在產品研發之前是否懂得專利檢索,因為知識產權是個嚴肅的問題——葉東烈上班後,他的創新就成了職務發明創造,如果雙方沒有約定,那他所在的OR公司將享有軟件的知識產權;反之,萬一被訴侵權,該公司也將受牽連。


在軟件開發方面,葉東烈是個天才;在知識產權方面,他可能是個小白。


一吐為快


事因:智能穿戴設備已經成為當下智能設備發展的一大趨勢,其中智能手環和手錶產品已經贏得了全球用戶的關注和認可。近日,蘋果公司也在美國申請了一項“可擴展環設備”的專利,看起來像是一個指環,且具有伸縮性。據悉這款智能指環佩戴在手指上,通過觸覺制動器,可以檢測不同手勢,將不同的手勢轉換成對手機、電腦、耳機的控制,除此之外,像手環的採集體感數據功能,這款戒指也是支持的。


戴口罩也能認出你,人臉識別的春天來了?


問:你如何看待蘋果公司這項新專利?


答:人人都是指環王。


PS:看了以上內容,您或有“不吐不快”

速到評論區“一吐為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