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丨文化客厅·疫期课堂

记者丨徐悦东

在历史上,人类是如何认识流感的?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来说,流感会有什么影响?1918年的大流感,又是如何如何促进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成型?

2月28日,新京报·文化客厅在疫期特别策划第二期里,联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邀请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以1918年那场横扫世界的大流感为圆心,为大家探讨传染病对文明的冲击。

1918: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丨文化客厅·疫期课堂

在历史上,人类是如何认识流感病毒的?

张大庆认为,流感在人类历史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它跟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管今天拥有了各种疫苗,流感依然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在美国,每年就有两万人死于流感。

流感这种疾病,最早何时出现在人类的记录当中?张大庆表示,科学家非常难在古代尸体上找到流感病毒的痕迹。研究者可以对古代尸体做分子生物学分析,从而判断这具古尸体是死于黑死病的。但对于流感,目前研究者只可以从古人的一些记载中去寻找它的痕迹。比如公元前421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记载过一种很像今天所熟悉的流感的病例。

流感被确定无疑地记录在案,还要等到中世纪晚期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流感这个词

(influenza)

,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使用的。这个词来源于“influence”,有影响的含义。当时的人们认为,流感是天象不好对人间所造成的影响。到了14世纪的意大利,研究者就能找到很多有关流感的记录。有学者推断,在16世纪末的欧洲,也有一次流感的大暴发。

1918: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丨文化客厅·疫期课堂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美]约翰·M·巴里著,钟扬、赵佳媛、刘念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版。

在17世纪,美国的弗吉尼亚州、新英格兰州都有流感流行的记录。到18世纪,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还有美国的“国父”们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都患过流感。直到19世纪之后,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对流感的成因有了科学的探讨分析。

在1898年,研究口蹄疫的两个科学家F.Loeffler和P.Frosh发现,口蹄疫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东西。在1899年,一个叫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的荷兰微生物学家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但,他也跟当时的许多人一样认为,这种病原体应该是一种具有传染性、有活力的液体。实际上,真正找到病毒的是1900年一个叫瓦尔特·里德的医生,他发现黄热病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到1933年,科学家才通过电子显微镜看到病毒。这就是人们对于病毒认识的过程。

流感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影响

1918年的大流感,是从美国开始暴发的。但后来,美国的军队将该流感带到了法国,又带到了西班牙。最后,这个流感被称作“西班牙大流感”。实际上,当时西班牙的死亡人数并不是太多,只有几百人因此死亡,但有八百万人被感染,导致西班牙的政府办公室都被关闭了,交通也陷入停顿。

1918: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丨文化客厅·疫期课堂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流感对人类的健康影响非常之大。在21世纪,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大家旅行越来越方便,流感的扩散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流感会导致炎症。许多炎症,并不是由流感病毒直接导致的,而是由于流感病毒的间接影响所导致的机体的免疫反应。

患流感之后,人的机体会产生免疫细胞对流感病毒进行攻击。细胞因子会激活下丘脑,通过发热来消灭病毒。若细胞因子刺激骨髓,要骨髓制造更多白细胞的话,这会引发疼痛。身体里的细胞因子和病毒的互相作用,会对人产生很多影响。比如,病毒性肺炎会引起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是许多患此病的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1918年大流感时,若因为流感导致肺部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死亡率基本上是百分之一百。到20世纪70年代后,该症的死亡率还高达40%-60%。现在,医生拥有了呼吸机、人工肺,这样才能降低一些死亡率。

除了对人的身体有很大伤害之外,流感对社会也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对于未知的疾病往往会有恐慌的心理。大家为何会相信传言?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想希望找到一些解释,这样心里才会好受很多。在古代,人们也许会相信这种疾病是星象的问题,或得罪了神或祖先。其实,这些迷信对缓解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是有帮助的。到了现代,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是谣言和阴谋论的温床。在1918年的大流感中,正值一战,当时就有许多人相信,大流感是德国间谍散布出来的。

1918年的大流感与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

张大庆认为,人类预防传染性疾病最简单有效,也是最古老的方法就是隔离。这就是所谓的控制传染源、切段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手段中的重要步骤。

在1918年的大流感中,欧洲许多地方就关闭了学校、教堂和公共场所。远在中世纪时,欧洲人就会专门建造隔离病院,并建立了检疫制度。在黑死病流行时,当时意大利就对流动人口就采取了先检疫隔离,等安全了再放进来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到今天依然有用。

1918: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丨文化客厅·疫期课堂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流行。

当然,人们还制造出许多能杀灭病毒的消毒剂。在中世纪时,人们会用威士忌或醋混合鸡蛋等方法来杀毒。后来,大家有了巴氏灭菌法。再后来,人们发现喷洒碳酸或苯酚溶液可以用来消毒。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人类有了更多更有效的消毒剂。而且,现代医学带来了抗生素、血清疗法等更有效的治疗措施,这些都是20世纪的晚近发现。

大流感暴发的1918年,实际上正好是现代美国医学和公共卫生体系兴起建立的时间。防治流感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医学的现代化。这里面出现了现代美国的四大名医,比如威廉·韦尔奇

(William Henry Welch)

、威廉·奥斯勒

(William Osler)

、凯利

(Howard A.Kelly)

,还有哈尔斯特德

(William S.Halsted)

其中,韦尔奇是美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院长,也做过美国医学科学院的院长,他成为了美国现代医学转型的标杆性人物。在1910年代,美国的医学是相当落后的。当时的美国医生营业也不需要执照,医学教育也相当落后。当时,美国好医生都是从欧洲留学回来的。

当时,美国对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很落后。在1918年大流感中,美国的治疗方法甚至还有很多很稀奇古怪的方法,但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个时期,巴黎临床学派建立了临床对照研究。通过对照研究,医生就可以发现,很多传统治疗方法是无效的。比如当时很流行的放血疗法,就被证明效果不佳。有了临床对照研究,人们才淘汰掉许多传统的、似是而非的治疗方案,走向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应用上去,这也是现代公共卫生兴起的一个原因。

面对美国医学院的落后,当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Abraham Flexne)

对美国医学院进行了一个调查。在调查后,他提出要对美国的医学院进行重大的改革。于是,美国两百多家医学院就关掉了一百多家。剩下的医学院,被分为ABC三个等级。弗莱克斯纳在1910年出版了《弗莱克斯纳报告》,他认为美国应该效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模式,医学院只收本科毕业后的学生。大家要先读完本科,再读医学院,这有助于提升医生的整个素养和水准。这为美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1918: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丨文化客厅·疫期课堂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张大庆表示,有关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在西方的兴起,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公共卫生学家,比如约翰·斯诺对英国霍乱的调查,皮腾科菲尔有关疾病、病原体和地域环境与人体之间关系的研究,等等。而韦尔奇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公共卫生学院,也开始了对疾病的致病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做了很多研究。

很多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大多数致病微生物也存在在人体里面,但它们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导致疾病,比如当人体抵抗力弱时。当然,还有一些外来的致病微生物,比如埃博拉、新冠病毒等。总的来说,微生物和人类一直共生共存,伴随着人类的进化。现在,关于人体内微生物的研究非常多,包括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现在很多研究认为,其实人想吃什么,并不是人想吃什么,而是人的肠道微生物想吃什么,它们在调节你的胃口。所以说,人类和微生物是在共同进化的。

张大庆认为,据《大流感》的作者统计,每年大概有1400万人因为感染了各种微生物而死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会接触到很多原来没接触过的疾病,比如埃博拉、艾滋病等。这些病原体原来跟人类没什么关系,但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变大,人类接触到这些新的病毒的频率也在加快,风险也在增加。

人类要如何跟这些传染病相处呢?在这些新疾病出现的早期,社会对它们的把握不是那么大,这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真正准确的信息并不多。因为真正准确的信息需要科学的研究,这是需要时间的。流行病学家需要把不同的个案汇集起来,才能够找到一个趋势。在信息混乱的时期,就很容易出现无序的恐慌。这种过度反应也是必然的。过度反应有其正面的价值,但也有许多消极的影响,所以大家要不断关注疾病的动态,实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更理性地去采取一些预防的策略和面对疫情的挑战,并能克服对疫情的恐慌,恢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

记者丨徐悦东

录音整理丨崔健豪

校对丨陈荻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