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酒店坍塌的深思:別把安全當“兒戲”,詳實上報控風險

在這疫情爆發之際,部分酒店成為被隔離者的重要基地,為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戰爭建立基礎“防禦牆”,然而近日泉州酒店卻出現坍塌事故,避難所成了71人意想不到的“噩夢”地,截止到3月10日下午4點,遇難20人,42人受傷,9人仍未救出,酒店佔地5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共計七層,擁有66間客房,建築主體已達7年,在事故發生的三四分鐘前,房主曾接到現場施工人員電話,稱一樓房屋的一個根柱子發生變形,但並未引起房主重視,隨後便出現坍塌。

泉州酒店坍塌的深思:別把安全當“兒戲”,詳實上報控風險


這棟酒店採用的是鋼結構,與混泥土或者磚混結構明顯區別在於遭受外力時損壞程度不同,前者更容易整體坍塌,後者相對能保持主體框架穩定,然而一般的外部擴建在最開始就會被引起注意,像酒店內的室內結構裝修卻不容易被細緻排查。不過此次坍塌事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違規改建方面:一是報批資料不完整,存在漏報提交審批現象;二是監管方面還不夠細緻。

泉州酒店坍塌的深思:別把安全當“兒戲”,詳實上報控風險


2015年舞陽民房改造坍塌事故:別把安全當“兒戲”

據河南經濟報南陽新聞報道,2015年10月30日,舞陽民房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坍塌,導致17人遇難,23人受傷,住建局連夜到現場調查,並於31日發文要求各地加強建築施工和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以及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城市運行安全。

泉州酒店坍塌的深思:別把安全當“兒戲”,詳實上報控風險

在農村,民房規定不能超過3層,一方面傳統的混泥土磚瓦結構承重能力有限,不能過高加蓋,另一方面民房普遍沒有加裝電梯,應急通道以步梯為主,存在突發情況難以避險的安全隱患,房屋改建方面不要率性而為,以免造成人身安全及財產損失!

通常房子增值的地方在於城市、地段,但是這兩點往往是固定因素,難以人為提高房產價值,這時候人們通常會採取提升房屋樓層,與老城區改造類似,將低層住房拆除後修建成高層,以此來提高房屋價值,然而當自身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拆除再建所付出的成本更高,更多時候選擇在原有樓層基礎上進行抬升。

泉州酒店坍塌的深思:別把安全當“兒戲”,詳實上報控風險


利益面前,詳實申報,正規施工,守住生命底線!

除了民房改造方面,城市中的商鋪改造同樣需要引起重視,通常毛坯商鋪為鋼筋混泥土結構,其承重能力雖強於一般民房,但大多時候需要進行裝修才能經營,在裝修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搭建隔層、消防改造等,一旦超過改造所承受的極限,將會造成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降低。

在利益面前,物業的改造需符合邏輯規律,物業性質屬於住房的,不能隨意更改成商業用途。例如存在將部分住房改造成實體店,用於商業經營,一位朋友在2018年就將自己的住房改造成為美容店,雖然可以省下不少租金成本和運營成本,但是對消費者而言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商家不能辦理營業執照,屬於違法經營,又如在毛坯房裝修方面,對承重強度較弱的區域增加牆體,增加負重後勢必影響到房屋主體的耐久性。


泉州酒店坍塌的深思:別把安全當“兒戲”,詳實上報控風險

商業用途的物業改造應切實上報,不私下隨意搭建,特別是在高層中增加鋼架結構閣樓,一方面加大了樓層承重負擔,另一方面影響消防驗收。市場上存在著為了商業利益,通過“買通關係”實現強行通過消費驗收的情況,對自身和消費者而言都是不負責的表現。

施工方面,不能盲目追求效率而忽略質量以及人員安全。

例如混泥土的凝固期通常需要15個小時左右,而達到標準強度需要長達一個月時間之久,在未達到標準強度的情況下增加負荷量進行施工極易出現安全事故,過去開發商為了追求蓋樓效率,幾乎都是兩三天起一層,這對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和自身材料使用方面都存在風險。

泉州酒店坍塌的深思:別把安全當“兒戲”,詳實上報控風險


總而言之,物業改造不能單純的注重利益價值而忽略自身所能承受的極限,之所以將違規改造立法,是因為不經意間就會威脅到人身安全,儘管監管體系已較為完善,我們仍需對改造所面臨的風險引起足夠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