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思成手稿為何被稱為藝術品,在沒有CAD的年代,其手稿如同打印

合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用來形容梁思成的手繪稿真是恰到好處,完美的概括出大師在手繪技術上的高超技術。我國文化博大精深,藝術更是深不可測,歷史上留下的工藝品,無不驚豔世人之眼。

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核舟記》的這篇文章嗎?講述的就是一位工藝者,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而且形象深刻,各具形態。

還記得小時候,貼在窗戶上的窗花都是手藝人親手剪的,他們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就可以剪出許多豐富又形象的人物,小心翼翼的貼到窗戶上,忍不住每天都去瞧一瞧。

而現在剪的窗花已經少之又少,多的是一次機器衝壓可以做出幾百張的窗花,雖然效率提高了好幾十倍,但是這種冷冰冰的工業產物總是少了點靈性。還有很多在小時候常見的物件已經悄悄退出我們的生活,偶然遇見一件就變得親切又難得。

梁思成手稿為何被稱為藝術品,在沒有CAD的年代,其手稿如同打印


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產率提高,在那個沒有如今先進技術的時代,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在今天用機器也比擬不了。今天的機器只是提高了生產的效率,而並沒有能繼承技藝。

有這樣一位大師,梁思成。出生於民國時期,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他卻成為了建築方面的一位大師。學設計的人都知道,建築圖紙是需要在CAD設計的,可是大師梁思成,在那個沒有這些工具的時期裡,設計出一副又一副驚世設計圖。

梁思成手稿為何被稱為藝術品,在沒有CAD的年代,其手稿如同打印


沒有CAD的年代,建築房屋只能靠手繪圖,手繪圖成為了施工圖和效果圖,而梁思成所畫的手繪圖,不僅僅是一個房屋的施工圖,更是一件藝術品,我想當你看到梁思成當年設計房屋的手繪圖時,是能讓你歎服的,在這個時期,很多畫家可能也比不上他的手繪圖吧。

他的手繪圖是對古人的建築的一種繼承,也是一種突破創新。拿到今天來說,許多建築方面的設計者,即使他們現在又更好的作圖工具,更好的資源,我想很多人也做不出梁思成的手繪稿的效果。

而且梁思成作圖是用鴨嘴筆,需要通過調節筆側面的螺絲鬆緊,來控制墨水流下的速度,從而控制墨線的粗細,這樣畫出了一副又一副今天我們所不能比擬設計圖稿。

梁思成所作的這些手稿,就如今天的打印機打印出來的一般,可見大師手繪技藝的高超,難怪林徽因對他手繪稿的評價是這樣,“合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梁思成他把藝術和工程技術融合到了一起,更完美的展現了自己的技藝。

他的設計圖不僅僅是工程技術,更是一幅藝術品,他不僅僅是一名設計師,更是一名藝術家。

即使在戰亂時期,也沒能阻止梁思成不斷的創作,戰爭摧毀的不僅僅是生命,還有歷史留下來的各種建築,這些建築是國家的文化,是民族的財富,是人民的精神,不容許任何人摧毀。

梁思成在與摧毀者戰鬥,他勵精圖治不斷修復歷史建築,一張張手繪稿,還原了建築本身,看他的手繪稿,給人的感覺不是簡單的設計圖稿,而是在欣賞藝術品。沒有CAD技術,那又如何,中國匠人一樣優秀的站在世界前沿。

歷史上自秦朝統一以來,中國就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兵馬俑、編鐘、瓷器、絲織品……不計其數。從國家開採的各種文物看出,古人的智慧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的技藝高超是我們現在不可比擬的。很多文物損壞我們現在都沒有辦法修復,同樣也沒有能力製造出來。

雖說我們現在科技發達了,歷史應該進步,手工製品應該更精緻,可是科技的發展卻只是提高了產量,確沒有提高產品的精緻。那些古代的手工製品我們再也做不出來,手藝失傳,留下的只有少量的作品。

同樣,現在設計者都用CAD設計圖紙,可是很多人還是比不了古代那些輝煌的建築設計者,我國有很多古墓,而這些古墓的建造都是需要設計者的,況且許多古墓比宮殿還要龐大。

在那個沒有CAD的年代他們同樣設計出並且建造出這些建築出來,還世界文明,現在給這些設計者筆和紙,沒有CAD我想他們恐怕啥都設計不出來吧。而且即使有CAD也沒有多少設計者設計出影響世界的建築物。

在一個沒有CAD的年代,這樣的手稿確實令人肅然,可是有CAD的年代也沒有幾幅手稿令人肅然。可見我們並沒有進步,反而是退步了。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振興傳統文化,鼓勵手工藝者,宣揚工匠精神,把傳統工藝保留下來。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要是沒有了文化也就沒了根,沒有了靈魂。而只有傳承這些文化,才能保住我們的根,那些工匠讓我們敬佩,讓我們歎服,他們的精神也深深的影響著我們,推著我們前進。沒有CAD,給我紙和筆我便能完成一幅藝術品。

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技術支持,而是我們本身就具有這樣的技術,CAD只是方便我們設計,提高我們效率,而沒有CAD我們也應該能夠設計出一樣的作品,我們不應該依附科技,而是讓科技更好的服務我們。

梁思成手稿為何被稱為藝術品,在沒有CAD的年代,其手稿如同打印


記得丘吉爾曾經說過:“人造房子,房子也造人。”

梁思成一幅幅古建築手繪稿,建造了一棟棟古建築,同時古建築也造就了他。在不斷的設計中,成就了他精湛的技藝,即使沒有CAD他也能設計出比有CAD設計出來的圖紙好,這便是依靠他不斷實踐,在實踐中獲得精湛的技藝所得到的。

梁思成手稿為何被稱為藝術品,在沒有CAD的年代,其手稿如同打印


而這些圖紙每一幅讓人看到,都不禁讓人肅然,讓人為之感嘆,要想成功就得不斷的去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梁思成設計了這麼多優秀的手稿,而這些手稿也造就了他。

讀者朋友們,是不是突然覺得自己的手也是廢的哈哈,反正我覺得我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