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一有事,当父母的自然是寝食难安,而且小孩子通常活泼好动,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要给自己的孩子配备保险,这样发生意外也有个保障。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 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好买保今天分析“婴儿在自家发生意外而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案例,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01案例详情

2012年4月,郑先生的孩子霖霖出生,考虑到婴儿比较脆弱,可能会生病,于是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在为孩子购买了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2012年11月,由于天冷,郑某夫妇怕孩子冻着,将霖霖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七个月大的霖霖因为被父母包裹的太热,出现了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哭闹不止的情况,郑某夫妇立刻将霖霖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医生判断为“捂热综合征”导致的休克、贫血,被安排入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医生发现孩子的支气管肺炎也有问题,但并不是因为此次事故导致的。住院的治疗费用一共花费了一万多元,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的费用为2000元。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 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霖霖出院后,郑先生去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可保险公司回复只能赔偿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2000元费用。

理由是孩子发生的治疗费用是由婴儿捂热综合征导致的休克、贫血等疾病,不是这份保险的保险责任范畴。

但郑先生认为保险公司的赔偿是不合理的。于是便将保险公司告上法院。

02案例分析

法院审理后认为,霖霖是因遭受过分保暖而入院治疗,捂热综合征治疗产生的合理医疗费用,在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应当赔偿。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 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法院在咨询儿科专家意见后,认定支气管肺炎是孩子之前患有的症状,与过分保暖没有关联性,因治疗支气管肺炎所发生的费用应予扣除,这2000元不用赔偿。

最终法院判决8000多元是霖霖遭受意外伤害所发生的费用,保险公司应当赔偿。

03 好买保观点

看完上述案例后,有些啼笑皆非,保险公司也是“专业”,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难道是想拿小钱息事宁人?

另外要提醒的是孩子很脆弱,因为一点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

我们在给孩子买保险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 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1)注重意外伤害等险种。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基本完全依赖于爸爸妈妈的照顾和保护;孩子在上小学、中学阶段,要负担照顾自己的责任,但作为弱小群体,为了避免车祸等意外,父母可以酌情为孩子购买这类险种,一旦孩子发生意外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这一类的保险一般不贵,一年仅需要几百元。

(2)保障时间不必太长,注意购买附加险

为孩子买保险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时间比较短的,保额较小的险种,没有必要选择高额保险金的险种。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给孩子购买一些基础险,辅以必要的教育保证金就可以了。

而且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保险产品的缴费期最好集中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孩子成年之后,方便他为自己选择合适的险种进行投保。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 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3)遵守这两条原则

第一,注意遵循先急后缓的原则。给孩子买保险应注意根据孩子最需要的保险保障来投保,例如先投保重疾、意外、医疗等险种,再投保教育、理财类的保险。

第二,量力而行原则。对于经济实力一般的家庭来说,可以只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或意外伤害保险,如果孩子一旦出现疾病或发生意外伤害时,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且对家庭的生活保障比较有帮助;另外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家庭,在为孩子选择健康保障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教育储备金等险种。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婴儿在家发生意外遭赔偿,法院: 该赔的不赔,不该赔的却赔了

其实,为孩子购买保险时应首先考虑重大疾病险、意外险、医疗险等保障型保险,当这些基础生活方面的问题解决之后,父母再用时间累积财富为孩子进一步规划。

不同的险种是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家长为孩子购买保险,关键要看家长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有所针对的购买保险,才能让保险最大化的发挥它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