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破不說破,讓對方知道自己錯了

為了幫助別人發現錯誤以便及時改正,我們總是樂於給對方一些善意的提醒。

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對於別人的錯誤,大可不必完全說破,相信只要稍加提點對方自然就會明白。

批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一門語言藝術,批評要讓被批評者心悅誠服的接受,這樣可以達到批評的目的而又不傷到被批評者的自尊心。

批評的目的,是要讓犯了錯的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及時改正。

批評本身是手段,而非目的,否則,只為提意見而提意見,為批評而批評,則會適得其反。

點破別人時不要指出缺點,而要強調如果糾正過來會更好。


點破不說破,讓對方知道自己錯了


優秀的教練在糾正運動員的錯誤時,從來不會說“不對,不對,這樣不對”,而是說動作已經做的很不錯了,但如果再改進一下,結果會更好,教練並非否定選手,而是先給你肯定再幫你糾正。

也就是說先滿足對方的自尊心,再把要求提出來。

如果單純指出,批評的話,只會徒然引起選手的反感,沒有任何效果可言。

話一旦說出就無法收回了,說話過了頭就會傷到別人,破壞感情。

如果不小心說話傷到對方或對對方不禮貌,最好的做法,不是去否定剛才說出來的話,而是要沉著的若無其事的附帶說句,其實你已經做的很好了,這就是我喜歡你的地方,而且,你有很多優點。

給人印象深刻的話總是最後的結論和讚美的話。


點破不說破,讓對方知道自己錯了


有一位中學老師,她對成績下降的學生說:“實在難以置信,你考這樣的分數,”加了難以置信,效果就不一樣了,就會給人一種動力,想必那位同學下次成績一定會提高。

倘若只是傳達事實的話,效果就不會令人滿意。


點破不說破,讓對方知道自己錯了


點破別人的錯誤要抱有同情心,這裡的同情不是同情他的錯誤,而是要考慮對方得知錯誤後的心情,只有這樣的批評才不會置對方的心裡感受於不顧,而且當對方認識到你是站在他的立場身上點破他時,才會接受你的批評並對你表示感謝。

點破之言應力求簡短,最好一兩句話就能是對方頓悟,然後再自然的轉到別的話題上。

千萬不能多次重複對方的錯誤,否則就會很容易讓對方覺得你的緊抓他的錯誤不放,使對方陷入窘境而產生牴觸情緒。

當然,想把話說的滴水不漏,就要注意語言不能晦澀難懂。

任何語言的表現技巧都是首先建立在讓人聽懂的基礎上,同時必須把握好使用範圍。


點破不說破,讓對方知道自己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