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從私企辭職?

抓住一隻TM

從私企離開一定是發現了一定的問題,說起來私企存在著一些灰色地帶,是不如國企那樣規範的。

國企和私企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私企不注重過程,只注重結果。在公司內工作是以結果為標杆的,像是薪酬待遇、業績考核之類的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從工作時長的角度來說,私企比國企的節奏要快很多,同樣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國企是通常朝九晚五是有保證的,並且雙休日同樣有保證。但是私企就不同了,加班是常事。此外呢,題目中也說到了,私企會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帶,由於市場的定位不同,會不如國企一樣規範。但是在私企也有一定的優勢,這是一個很鍛鍊人的地方,通常在私企的人都會身兼多項技能,特別是在小單位,成長是會很快的。

因此,老虎君認為,要是想要早點學到東西,應該到私企去,要是想過上一勞永逸的生活,可以選在在國企上班。國企標準化,私企自由些,這些完全是看個人的選擇的。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得到成長,加油。


環球老虎財經

現在私企太多市場競爭激烈,所以老闆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就不停的壓縮成本。也理解這些小老闆的難處,但是如果你把私企當家的話最後即傷心又傷錢。說說我的經歷吧。之前進過一家注塑廠剛進的時候在車間做品檢,每天上12小時一個月大概4000塊。比一線計件員工低200~300,畢竟他們幾乎是站著上班。因為之前沒幹過所以很努力,把本質工作幹完了本著能學點東西就長期跟著調機師傅後面,幹了大概一年在車間就成了全能了!生產報表領班的活成了我必須做的,拌料裝模調機請假或者忙不過來就是我上的時候了。雖然每天都比較累但是過得比較充實又能學點東西也沒什麼大的怨言。小的抱怨肯定是有的,比如什麼都要幹哪差人就去哪工資一樣多,不管車間什麼問題即使半夜都躺床上了也的被叫起來。一年後倉庫主管辭了,有恰逢搬廠,一時又找不到人就把我掉過去和我說頂段時間再調回來試著調機。也沒想太多以為就短時間的事情。過去了才知道倉庫是怎麼一個混亂,幹吧!為了弄好天天整理連續兩個月沒放假還是感冒嚴重請了一天去打點滴。弄了三個月基本上了正軌。但一直都沒說讓我調回去的!自己也不好去說了,也就沒說就一直待著,倉庫問題就是工資太低人流太大特別是搬運。即使廣州這邊的天氣廠裡都沒有補貼的喝水都還要自己掏錢,畢竟管理通常都想要下面的員工穩定嘛,只能自己經常和他們一起搬自己掏錢買水大家一起喝。幹了半年多就春節了,都放假了我家近又要等一個快遞也就沒急著回家,廠裡已經沒人了。但是客戶還沒放假啊幾乎天天都會有電話讓配貨的急用,還得叫車送去過。自己掏錢唄。但是這玩意沒發票啊。最後還是自己擔著。要知道把我弄到倉庫後我的工資沒有一個月能拿3500的啊!讓我做有沒那份待遇,要知道之前是個女的做什麼都是指揮下面人幹自己只擺弄電腦不加班就4000加班另記。最後只能辭了,一辭職就找你談什麼什麼的。為了顧及臉面又不能說太難聽。他就和我和我說招到人再走,我也就信了。繼續幹唄。又兩月過去了,才一打聽招工信息打出去來過幾個但是沒要。什麼鬼啊!這才懂不是招不到是沒要啊!沒辦法啊,自己就有事沒事偷點懶啊讓上面人看到愛做不做的,有事沒事就去吸菸區(就這段時間啊一天抽了一包煙啊)。找他談了訂了一個期限不管怎樣都要走了。沒辦法只能下面找一個頂上來帶一段時間。總結就是老闆想掙錢就只能壓縮成本,成本哪來房租是固定的只能從原料和人工下手,原料多找幾家報價(你是客戶這好弄)。人工成本上就是一人多位,工資能少絕不多一分。所以私企幹人還是多為自己想想。私企老闆想讓員工把廠當家(因為家人不要開工資)。員工就自己要醒目點,反正哪工作都一樣。誰發工資多誰老大,比較外出打工是為了賺錢養家


煙雨梧桐5

職場上,私企的數量遠比國企多,在提供就業機會上,也是私企提供的崗位遠比國企高而且也更鍛鍊人,但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私企辭職呢?

工作不穩定

私企講究效率、效益,你能為企業帶來價值,你沒價值那你的福利待遇不好說,把你的東西吸收後,不新鮮後你的地位就不穩了。國企的福利待遇有保障,制度比較健全,比較穩定,工資福利也很好,從長遠講還是國企好,如果能進國企,最好進國企。私企有時很難說,尤其小的私企。

勞動成本低

儘管月工資、年薪等等私企可能比傳統國企高,但勞動價格即勞動成本,國企卻比私企高。也就是說,國企的工人,儘管名義工資可能較低,但勞動時間、強度和生產率也低得多,同私企相比較,勞動成本還是高得多。

例如,國企一個普通職工“正常”工作日是6小時,每月20個工作日,勞動力的月工資是1200元,那麼每個“正常”勞動小時的價格是10元;當他跳槽到私企以後,“正常”工作日延長到10小時,勞動強度或生產率是國企的2倍,也就是說,他的1個勞動小時相當於原來的2個勞動小時,並且每月24個工作日。這樣,他每個月的勞動量就是原來的4倍。雖然私人老闆給的月工資是2400元,是國企的2倍,但是和國企相比私企每個勞動小時的價格只有5元。這樣,資本家通過加薪的辦法使工人在實際上付出了更多的勞動。工資雖然高但勞動成本卻更便宜!在傳統國企中,工資低,勞動力價格表面上通常較低,但實際的勞動成本要比私企高。

小結:

越來越多的人從私企辭職,有著社會環境轉變這個大因素的影響,勞動成本的偏低和不穩定的工作環境致使大多數人開始逃離這個圈子。

職場上的你,覺得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人從私企辭職呢?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在私企幹了這麼久,我非常瞭解老闆之辛苦,老闆也很難,所以我有利益上的不滿很少說。當我無法忍受的時候,就辭職。但我覺得有些事情不得不說給你聽(我不說沒有人會說給你,這也是我要辭職的一個原因):

在XX年的這半年來,很多事情一直在動搖著我在這裡的決心,我進公司近兩年了,工資一直都沒有漲過,我有對自己的工作反省過,難道是我做的比別人少嗎?難道是我的工作不重要嗎?頭一年,我無話說,業務不熟練,工作量不大,拿的少,是因為我要學習。從XX年下半年開始,我開始一個人接管保修,並且還有接待工作,一年30萬的工作量,外加服務與奇瑞公司的信息溝通,到XX年底到XX年初,倉庫請產假,我再繁重的索賠工作及信息工作的同時,還要接管倉庫,工作量的突然的加大,服務站大部分的工作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我都一個人努力的承擔,因為我年輕,要想比別人強,我就必須努力比別人做的多。我更希望我的努力能得到公司的肯定,可是公司對這一切熟視無睹。再我之後,服務站又先後招進2個內勤。一個司機,一個迎賓員。司機不會電腦,迎賓員只負責為客戶倒水,都是中專水平,工資待遇都比我高,真不知道公司的人才引進體制是怎樣?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難道在這個公司裡只要和老總有關係,就可以不幹活,輕鬆拿錢嗎?那我的努力又為了什麼?公司天天在人才市場招聘又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尋找真正的人才,還是隻是去做個樣子。公司領導無視我的努力,和不成比例的新酬,那我無法自信的繼續工作下去。

其次,在一個不健康的團隊中工作,為我自己已無法再進一步的提高,每個人在工作中都在抱怨,都不想多幹不屬於自己的工作,毫無合作精神可言。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領導者—一站之長又在幹什麼呢?不是想辦法怎麼樣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而且想方法怎樣使自己的口袋利益最大化。代辦保險,拿保險公司回扣,然後再用公家的錢給保險公司的人回扣,偏偏在財務都休息的情況下賣廢品,賣完之後錢數又對不上,還有每月都有一些無人知曉的招待費,這些誰敢說啊,誰要人家是領導啊,說了又能有什麼好後果,這些小便宜就這樣肆無忌憚的佔著,更何況其他暗地做的呢?


我們不斷的節省辦公開支,每次買東西就像是給自己家買東西一樣,不停的還價就是為了能省幾十塊錢,可是領導每個月必買的兩條煙,不知道進了誰的口袋,反正大家都是服務站當家一樣的嘛!車是不能隨便亂開,出去辦公事要早點回來,但是站長就可以隨時開車回老家,還假裝去救援,平時說跑就跑,一跑就是大半天,也不在乎汽油燒多燒少了,反正不是自己掏腰包就行。

要講公平。遲到、曠工、請假扣錢,那麼所有節假日的加班,平時每天將近十小時的工作日呢?這都是白白的付出,又有什麼怨言呢?有的人中午、晚上值班永遠都在值班,好象我們無休止的加班都是應該的,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工作,每個人都是平等,為什麼總是有特殊呢?。

每天都想著怎樣監督自己的員工,可是服務站的業務呢?,我們的財務還只停留在基本的記帳的水平上,更別談輔助決策?從來沒有想過通過財務上的計算,來刺激業務的發展,

在這樣一個不團結的團隊和一個讓人不值得學習的領導周圍,我無法學到積極的東西,無法使自己進一步提高,為了自己今後的前途,我決定離開這裡。


精神西西

願意留在一家公司,在我看來,有三個原因:

要麼為錢,要麼為開心,要麼為發展

如果這三樣有某一條或者某幾條嚴重缺失,那麼出走的概率就會增加。

所以基於上面這三條,許多人離開私企我個人認為有如下4個原因:

(1)老闆素質不高。

雖說現在8090後創業的高素質人才不少,但你不得不承認,私企老闆還是70後更多一些,而且如果你現在要轉職去一家“看起來不錯”的私企,碰到的老闆最大可能還是70後。

70後這批人,當年靠著國家大趨勢,早早下海經商了,所以他們並不會跟現在的年輕人一樣,讀完大學讀研究生,研究生完再博士,還出個國進修什麼的,當年大馬路上隨便能撈到錢,讀書有甚用?所以他們很多都早早下海撈錢了。

這就是70後老闆多的原因。

但大家也很清楚一點,那就是人可以藉著風頭起,可是在這個風頭上能維持多久,是要靠自己的本事的,而這個時候,素質成了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他們認為,你做得好是應該的,不需要漲錢。

他們認為,你犯了錯是不應該的,這需要扣錢。

他們認為,你不加班是不對的,即便你活兒已經幹完了。

他們認為,你遲到就是你的問題,我可以馬上開除你。

他們認為,缺了你沒關係,找新人分分鐘的事情。

他們認為,你不能比領導優秀,那是造反。

他們認為,你不能說領導有問題,因為一切都是你的問題。

他們沒本事,卻又成為不了劉邦那樣的人物,人才能長久呆在這裡才怪了。

(2)老闆壓榨員工。

私企老闆開公司的目的是什麼?賺錢。

再說得更直白一點,為自己賺錢,而不是為員工。

所以老闆的思維就有一點資本家的意思了,能少給儘量少給,自己能多拿就多拿,至於員工抱怨拿得少,沒關係啊,你可以走啊,大不了我再找一個實習生來就好啊,幹得勤奮沒脾氣,還對工資沒有這麼高要求,換誰不是做啊?

舉一個例子,如今各大平臺明星導師知識付費很火,但你真以為那是人家自己寫出來的?錯了,他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只需要聘請寫手為自己寫,他們只需要照著讀就可以了。

這樣的做法合理嗎?當然合理,只要寫手寫的東西也是這個明星心裡想和認可的東西,無非就是找了個代筆嘛,但是,這個勞務比例怎麼劃分就是問題了,尤其這位寫手本身是這位明星導師的員工或者學生的時候,這個劃分就會變得特別難。

我就認識一個人,在一家明星的私企做員工,負責為TA撰寫在某知識付費平臺的文稿,並且拿到錄音後還全程參與後期剪輯製作的工作。根據最後的推算,這位明星最終拿到稅後200萬,可最後給了這位員工多少呢?

5萬塊,佔總收入的2.5%。

而根據內容輸出的行價,正常情況應該拿20%,這個比例整整差了10倍!

雖說明星老闆的名氣價值擺在那裡,但一個知識付費工程,明星老闆照著稿子讀一下拿195萬,小員工連動腦子寫所有稿子外加後期製作全部內容,卻只拿到5萬,再怎麼想都是不合理的吧?

這樣老闆拿大頭員工拿小頭的事情如果多次出現,恐怕任誰都忍受不了,員工離職非常正常。

(3)沒有晉升途徑。

有一個60後的老爹,一直對自己80後的兒子說,找工作儘量去上市公司或者大國企,千萬不要去私企,原因很簡單,私企沒有正規的晉升途徑。

老闆就是天花板,你再晉升能超過老闆?

這就跟打遊戲一樣,如果你在上市公司大國企,當你經驗值累積到一定程度,你到了一定等級且戰功赫赫,該轉職就轉職,從步兵升級到騎兵,再從騎兵升級到龍騎士,從龍騎士升級到黃金龍戰士,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速度取決於你個人的能力。

但在私企裡,老闆本身就只是個龍騎士,你積累再多經驗值,完成更多的任務,也從當初的小步兵升級到了騎兵,可到了節骨眼上,別說往後轉到更高段位了,當下你敢堂而皇之升到龍騎士和你的老闆平起平坐?公司是誰的?

如果他這個天花板不升級,你也就升不了了,當然就沒有在這裡繼續練級的動力了。

(4)公司容易內鬥。

這裡牽扯到二把手三把手,尤其是跟著老闆一直奮鬥到今天的某幾個人,為了讓自己在這個小天空活得自在暢快,表面上和善,其實私底下拉幫結派,逮到機會就在老闆面前暗渡陳倉地說其他人的壞話。

老闆如果再擁有上面所說的第一條“素質不高”,就很容易變成昏君,聽憑白蓮花片面之詞手刃無辜那是常有的事情,而別看新來的小員工不懂裡面的情況,但看著公司的大人物接二連三都走了,可想而知這家公司存在問題。

所以綜上所述,願意留在一家公司,要麼為錢,要麼為開心,要麼為發展。如果錢被老闆壓榨掙不到,上司傻逼還鬧內鬥讓自己不開心,發展還有個天花板,為啥還要繼續呆在這裡呢?


馬丁馬小虎

有一段時間“企業文化”這個詞彙像唱流行歌曲一樣響邊中國大地,如今幾乎銷聲匿跡,沒有多少工廠企業單位還在堅持詠歎,為什麼?



因為有些企業真的是沒有什麼文化,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盈利。


國營企業文化標準有相對統一標準,那麼我們中國的私人企業文化有什麼標準?國營企業有政策和發展與指導思想為企業文化的具體內容,那麼我們私人企業有多少老闆是講究用文化去辦事業的?為什麼許多私人企業搞不好,搞不精,做不大,做不強,做不長?問題肯定是多方面的,當然一定也是非常複雜的,但是私人企業文化肯定存在問題。



我最欽佩的就是華為任正非先生,不是因為華為今天做大了說他如何如何英明,而是他辦企業的中心思想第一位是告訴所有的員工:你們都是“老闆”啊!我任正非個人不要“錢”,我要把企業的利潤百分之九十給大家創業者。



華為每年巨大的企業利潤除公司發展投資部分預留,工資都按照職稱崗位在公司任職服務時間先後計算。比方:公司開創時間,一個後勤阿姨的工資是隨著她服務公司時間而增加,假設十年間,比阿姨晚一個月或者半年的技術人員的基本工資的基點永遠比阿姨少一個百分點。十年中,阿姨始終沒有離開公司,那麼在某一年半途進公司的一般技術員工的基本工資還沒有阿姨高。所以外界傳說華為開電梯阿姨年薪幾十萬不是空穴來風。



請問,有多少私人企業老闆會這樣對待員工?一個公司的人才不穩定那裡可能會有持續發展和發明創造?員工在你公司的一天是你的“親人”,辭職跳槽後就是你的“敵人”。



所謂的人才市場流動完全是錯誤的觀點。人才應該是相對穩定和固定,這樣企業才可以正常發揮和發展。因為人才的大量流來流去,跳來跳去給一般企業和社會造成方方面面的損失根本無法統計。留住人才是硬道理!



當然我只是個人一個觀點而已,不可能完整表達企業發展運行復雜性和其他因素和原因。但是一個企業人才不穩定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多數是企業文化出了問題。這個問題發生在國營企業公司中,那麼這個公司企業的總經理應該明白問題所在。同樣,私人企業的老闆應該想想,你的公司為什麼留不住人才?做一名私營老闆當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功有成功的理由,失敗有失敗的原因,但是企業文化根本的內涵就是人才的選拔和留住人才,無論國營和私營,企業發展成名,產品走向世界都是自然而然擁有自己符合企業發展壯大的文化內涵,這類文化無非是二種現象:一個是自然文化的發揮,一個是人文文化的影響。一些企業,大小老闆僅僅因為有了錢💰可以驕奢淫逸為人生目標的人都不是真正的企業家,他們就是老闆。


企業家是有文化和個人精神追求的,老闆是暴發戶,他們的目標永遠都是錢💰不談文化或者沒有文化,他們共同的文化:吃喝玩樂,養小三🌂,包情婦,吃喝嫖賭還帶抽,中國每年這樣所謂的企業家像蔥一樣的生長,又像煙一樣的消失的無影無蹤。


大提琴心聲

編制內乾的好好,不知道突然有一天覺得自己很壓抑應該出去闖一闖。於是,進了一傢俬營公司,這下明白了,公司有老闆還有無數小老闆(親戚)都可以發號施令。規章制度是隻針對一部分人有效。發現自己如果不離開的話終有一天會很慘。於是我跳槽了進入一家民企上市公司,情況稍微好些。折騰了這麼多年,得出一個結論,身在福中不知福,本來有一個很好的環境,可以靜下心來學習搞研究,如今忙於察言觀色,工作任務就是把別人產品換個外殼,反正公司裡有一大群營銷高手。中國的私營企業真的還有很長路要走。

網友二:

私企,顧名思義是自私的企業,可以這樣理解!老闆不會把更多的利益拿出來分享給創造價值的員工,更是周扒皮式的用來壓榨。你拿5000的月薪,乾的是10000的活,只要你幹出6000的活,那你就是消極怠工。你所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是應該的,老闆表面誇獎,那是希望你乾的更多。一項工作取得的成功,在老闆看來只是很久以來你唯一滿足了他的願望的一丁點,不要設想你給老闆創造了多大價值。即使你再優秀,創造的價值不斷出現,老闆也會認為是不是給你的報酬太好了,否則怎麼會輕易完成?一切勞動法的邊緣是老闆研究的重點。

網友三:

私企裡大多數管理人員都喜歡作秀,比如,每天早上例隊啊,喊口號啊,大喊什麼“以公司為家,與公司同命運”,大喊“123123,1234567”,又拍拍手,”然後拍下來發給老闆看,老闆呢,也喜歡這樣,慢慢,讓員工看出老闆不喜歡實幹的人,結果員工都學習作秀,做表面工作,做假像,公司就慢慢地,一天比一天走下坡路,最後無路可走了,關門大吉!我們公司就這樣,現在快關門了!

網友四:

第一:私企老闆管理企業常常是感情和意氣用事,且家族氣息很濃,沒有企業文化,有一點企業文化的也都是圍繞老闆或家族的文化。根本不能讓職員工感到快樂。

第二:私企老闆一味的追求利益,一味的追求個人至上,利益分配也是以老闆和家族為中心,誰與老闆走的近,誰就待遇高。這完全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第三:私企里老板與員工一般包容性很低,若你與老闆或其家族有矛盾,那你在企業只有一條路:死。只要老闆對你不好了,那你就趕快離開吧。這也是很多私企寧願花幾倍高價去聘低能的新員工,也不願給老員工漲薪的原因,因為錢是他的,他任性,愛咋花就咋花。

第四:很多私企因為任性,沒文化,目無法律,很多人去了是適應不了,幹不長久的,這也是我國私企短命的原因:私營企業是在用心地賺錢,根本沒有用心去做事。這樣下去能出現百年老店嗎?

網友五:

首先說一下在私企工作的心理反應,在私企,忍和怕字當頭,遇到老闆不合理的批評和指責,一般都得忍,因為你是給人家幹活的,本身就帶有奴役性,專政性,只准你老々實々幹活,不准你亂說亂動,這就是現在工作的高壓氣場,一旦這種壓力超過了你的承受能力,那只有選擇辭職的路。這是問題一方面,另一方面,私人企業為什麼一般性因為你走不會跨臺呢,這是因為人首先要吃飯,生存面前你沒有能力論平等,你走到那裡就得接受這一現實。

網友六:

私企的工作,說白了你就是人家花錢買的一個工具!看到電動機了沒有,用多大的選多大的,而且讓你超負荷運轉,毫不在乎你過載過熱,哪怕你忍受不了燒燬了也毫不吝惜。無外乎再買一臺而已。私企工作最大的優點就是你認可這份工作,就踏實的幹好它,如果嫌工資低,不要抱怨,那就辭職,心裡瀟灑的說“爺不伺候了”,不要人家對你說“你被辭退了”。視工人如牛馬的老闆是畜生,但視老闆如慈善家的工人是弱智!因此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是私企員工唯一高職高薪的前提,當你有足夠能力時,就不怕得不到你需要的薪水,因為世界這麼大你得去別處看看!


英語老司機

私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有大有小,不乏華為這樣的世界頂級公司,不乏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不乏美的、比亞迪、萬達這樣的上市公司,更不乏各種幾十上百人的小公司。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創立時間太短,還處在野蠻生長,艱苦創業的時代,整個公司都還在提倡怎麼奮鬥,怎麼為公司做貢獻的價值觀,卻從不提公司怎麼替員工創造保障。所以導致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加班多、福利差,遠遠不如外企,甚至還不如臺灣企業。

民營企業稍微好一點的互聯網公司,如BAT,雖然工資很高,福利也不錯,但是加班多始終是逃不了的,996是基本逃不了的,加班還沒加班費。

以下分析一下民營企業的一些通病,說實話,能做到像富士康一樣100%遵守勞動法的公司已經是業界良心了,以前我們說富士康是血汗工廠,殊不知民營企業連血汗工廠都不如。

1)加班多,不給加班費

在民營企業裡,這幾乎是100%。大部分臺灣企業雖然加班多,但是好歹也是守法給加班費,但民營企業就擅長鑽法律的空子,通過一套複雜的體系來規避勞動法,從而實現免費加班。

在這些小老闆眼裡,所有員工都是成本,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充分利用的。老闆的想法是,既然買斷你的工時,不用白不用。

因為老闆自己也是7X24工作呀,創業狗都非常辛苦的。

2)社保公積金按最低工資標準交。

算了,就沒見過按全額交社保的民營企業。如果去外企面試,完全不用問這一條,默認是標配。去民營企業面試,如果忘記問這一條,進去了就發現真是突破你想象力。

3)其他

還有很多企業第一月上班不發工資作為押金扣下來,如果哪天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離職就走了就沒了,沒有國家法律規定的年假,勞動合同不籤,老闆娘嫉妒你長得漂亮可以隨意找個藉口把你開除,上班遲到要罰款,拖欠工資家常便飯。

以上還不是最關鍵的,最痛苦的是心理上的,一切按照老闆的意志來工作,比如老闆說明天大家統一都要來公司做早操,那全體員工要遵守,比如老闆不喜歡紅色,規定郵件裡以後都不要用紅色字體,這是哪門子的工作?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民營企業制度流程往往不規範,每個人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長期以往,導致一個人缺乏職業化素養,這是最可怕的。


史蒂芬的專欄

這幾年確實有很多人從企業辭職,這種情況是由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


  1. 這幾年全球性的經濟緊縮,很多企業的訂單大幅減少,銷售額斷崖式下跌,企業經營困難,企業被迫裁員自救。
  2. 伴隨著經濟緊縮的,還有移動互聯技術的普及帶來消費升級及消費場景的深刻變化,很多企業經營模式老化、產品老化,思維和觀念跟不上,成為時代變革的犧牲品。

  3. 2012年之前,中國經濟一路高歌猛進,中國的企業一路野蠻生長,拼命加槓槓擴充產能,經濟中充滿著大量泡沫。2012之後,國家著力去槓槓,擠泡沫,很多企業資金鍊斷裂,被迫關停,新上馬的項目被迫中止。

  4. 很多人在私企職業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需要一個新的平臺釋放自身價值。這幾年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業”,在創業創新方面釋放了很多利多,找到了放飛自我,創造新的人生價值的舞臺。


部落酋長劉飛洲

越來越多的人從私企辭職,為什麼?

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私企的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但能提供的待遇和福利都很有限,這就導致很多企業留不住人才,員工流失率高;另一方面,現在的求職者對於企業的忠誠度越來越低,大環境下大家對於薪資和福利待遇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找工作的成本越來越低,這些客觀因素加在一起也就導致了找工作的成本越來越低,收益反而越來越高,讓頻繁跳槽成為了行業常態。

中小型企業氾濫

隨著國家鼓勵創業的聲音越來越高漲,全國的中小型企業就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冒出了頭。這是個好的現象,刺激了全國的經濟活力,但不好的地方就在於,公司多了就自然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黑心老闆,剝削員工的情況越來越常見,自然員工的忠誠度就會降低,跳槽率就會上升。

畢竟企業這麼多,給誰幹不是幹嘛。

社會大環境在變

不得不承認如今的社會上,能跟著企業一起成長的求職者越來越少,不是因為這個年代可塑性的人才越來越少,而是因為我們對於企業越來越失望。

不體諒員工辛苦的企業越來越多。

加不完的班。

加不完的任務量。

即便做的再好老闆都不會給什麼獎勵表示表示。

可以說很多兄弟的心都是被一個個黑心老闆給傷透了。所以我們也就看淡了。

都是掙錢,哪裡掙錢不是掙。薪資給的高,我就跳唄,福利待遇好跳,老闆好更要跳。大環境讓我們這些求職者有了取捨,自然會向千里馬一樣不肯馴服,直到找到我們中意的伯樂,才肯停下來。

以上,就是我對私企跳槽的一些看法,希望對題主能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