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德雲社目前可以說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演出團體,專業相聲演員200多人,公司員工總人數超過500人的大型文化傳媒公司。由過去幾個人的小劇場發展到今天的大公司,確實在很多人眼裡是想象不到的。郭德綱作為老闆,確實有著常人沒有的意志力和堅持力才能帶領德雲社發展到今天。

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很多人感覺如今德雲社的相聲市場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是這麼多年來的巔峰時期,因為如今打開電視基本都是郭德綱的相聲,想去現場聽相聲也基本都是選擇德雲社的演員。當今最火的相聲演員岳雲鵬、張雲雷等基本都是德雲社旗下演員。但是也有人認為目前的德雲社看似紅火,其實是虛火,其早已沒有了維持其高速發展的內在動力,或者說沒有像于謙、郭德綱這樣的“頂樑柱”,其餘的基本都是靠炒作“火”起來的,而非靠砸相聲基本功。目前來看,德雲社如不及時改變經營策略,未來很有可能逐步走上衰落,甚至於被市場所淘汰。

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郭德綱作為“振興相聲”的功臣,其成績有目共睹,但也不能無視其相聲中的問題。

第一、聽不進別人的批評,故步自封。

我們都知道目前德雲社相聲的最大問題就是低俗問題,這個問題是你無論如何繞不開的。當別人給你指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是虛心聽取建議,然後積極改正。但是郭德綱本人的態度則是抗拒、反感,以至於沒人敢再提建議,很多相聲同行紛紛敬而遠之。

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比如目前德雲社最嚴重的相聲低俗問題,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商業化相聲利益的驅使下,這種低俗的笑聲是最容易變現的,也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同時也因此積累了大量粉絲,在始終扮演“弱者”的角色中,成功的博取了大量粉絲的同情,由此每當德雲社受到外界批評,郭德綱本人不用回應,這些粉絲已經將對方“群毆”了。也正是在這種粉絲的“溺愛”氛圍中,德雲社逐步迷失自我,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比如前段時間張雲雷事件,粉絲紛紛為其鳴不平,感覺似乎受了多大委屈。難道在這個問題上還弄不清楚對錯的話,那真是無藥可救了。熱愛他的粉絲難道是讓張雲雷認為這麼做是對的不成?

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第二、德雲社目前的相聲演員整體相聲功底太弱,無法支撐未來競爭日趨激烈的相聲市場。

目前德雲社旗下演員稱得上“臺柱子”的就是岳雲鵬、張雲雷等人,但是他們的相聲早已沒有相聲的模樣,不是耍賤賣騷,就是走起了“小鮮肉”偶像路線。相比之前的李菁、何雲偉、曹雲金等人,根本不是在一個層次上。在商業化利益的驅使下,很多德雲社相聲演員不再把時間放在鍛鍊基本功和相聲創作上,而是天天全國各地開專場,到處參加綜藝節目等。

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反觀如今很多相聲新秀十分優秀,也在逐步開拓自己的相聲市場。如現在高曉攀成立的《嘻哈包袱鋪》,也是近幾年很有實力的相聲社團,在"掌櫃"高曉攀的帶領下,擁有近百名相聲演員和專業化營運團隊 。是集傳統與創新為一體的相聲、喜劇團體。還有原青曲社成員盧鑫、玉浩成立的《相聲新勢力》也是集傳統與創新的年輕相聲社團,他們的相聲作品清新脫俗,耳目一新。目前觀眾反饋來看,他們的相聲作品明顯比岳雲鵬、張雲雷等人的質量高很多。他們的相聲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當下包袱,很多相聲的東西依然還在,逗樂觀眾依然靠的是語言魅力而不是肢體動作和容顏。

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未來能否競爭過如今的相聲新秀們

在這種市場競爭情況下,德雲社演員如不盡快意識到危機,不去沉下心來多去研究、學習相聲,依然沉浸在粉絲歡呼的聲中。那麼未來沒有郭德綱的德雲社,註定沒有立足之地。對此你怎麼認為?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