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

11月4日,华住集团宣布,其在新加坡的全资子公司China Lodging Holding Singapore完成了对德意志酒店集团(以下简称DH)100%股权收购协议的签署。华住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当年携程网和如家酒店的创办人之一,有着“携程四君子”之称的季琦。有多少人会想到,季琦先后创立了三家上市企业,起因或许是为了回击当年的嘲笑?

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

1966年,季琦出生在一户平凡得不值一提的农家,父母起早贪黑在地里务农,最大的心愿就是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还好季琦也算争气,成绩长年保持在全校前三。

1985年,季琦如愿被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录取。上海本是季琦一直向往的大城市,初到上海的季琦很激动,也渴望能融入这个城市,但乡下口音很快将他“出卖”,一些同学嘲笑他是农村来的穷小子。一开始季琦还会生气,但久而久之也就释然了,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怎么生气都不会有半点作用,只有将来自己取得了成功,才能让这些浅薄的人后悔。

研究生毕业之后,季琦终于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留了下来。他很珍惜这数年苦读铺垫而来的机会,除了在工作中事事争先,还有意积攒着属于自己的人脉,短短两年后,他就当上了公司的二把手。

1994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季琦再次辞掉工作,来到他心心念念的美国。在甲骨文的总部,季琦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这个前所未见的新事物让他深深着迷的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商机。他决定留在美国,要在这个领域开始自己的事业。

但现实狠狠给了他一耳光。彼时的美国互联网正值行业上升期,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竞争激烈,季琦的一纸国内硕士文凭根本没人看得上眼。季琦只能找到一份在餐馆刷盘子的工作糊口,在刷盘子之余恶补互联网知识,以待机会。

根本没人给他机会。1995年春节,在美国苦捱了一年的季琦选择回国:与其在美国虚耗,不如回来踏实起步。

或许是“出国”的经历给季琦镀了一层金,回国后没多久他就接到了一家央企邀约加盟的电话,除了给他一个“华东区总经理”的职位,还附带10万元的启动资金。季琦也着实不客气,拿了这10万元就在中科院研究所租了一间40平米的办公室,招来5个业务员,就算扯起了大旗,开始做智能大楼业务。短短两年,团队就扩大到了100多人,10万元启动资金也带回了近30倍的利润。回报了两年前抛来橄榄枝的央企。1997年9月,季琦准备单干,他成立了一家名为“协成”的公司,依旧做智能大厦。半年后,公司逐渐走向正轨,季琦开始将业务拓展到综合布线、系统集成,再到软件开发,甚至还跟甲骨文等国际大公司合作。

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

当年在甲骨文总部“触网”后,季琦就一直想在互联网领域做一番事业,兜兜转转四年后才算圆了梦。

与甲骨文的合作,不仅圆了几年前出国时的梦,也开启了他人生转折的大门。

1998年3月,因为合作关系,他第一次见到了甲骨文中国区咨询总监,总监的名字叫梁建章;后来,在梁建章的引荐下,他又结识了上海交大校友沈南鹏;再后来,他们又找来了精通酒店管理的范敏;到最后,这四人一起创办了携程网,被后来者并称为“携程四君子”。

在携程创办之前,当时的中国已经被世界旅游组织认定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但讽刺的是,国内旅行社的接待人数和盈利水平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营业毛利率不足10%,全国旅行社的总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剩下的都是散客。这只说明一个问题:风向是有,但大家都还没找到风口在哪里。

于是四人一合计,决定就针对这95%的散客,做一个面向大众提供旅游服务的综合信息网站,“体会互联网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整合传统产业非常有用。”在季琦看来,他当年的互联网梦正在向他招手。

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
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

“携程四君子”性格、出身各异,却因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朋友。

不过实现梦想哪有那么容易,携程创建之初,由于精力和资源有限,只是卖卖机票,模式相当单一。而且上线三个月后,季琦发现他们根本卖不过专业的机票代理公司。怎么办?又打起了景点门票的主意。但没几个景点愿意给一个刚起步的网站多少让利空间,导致携程也无法给消费者多少优惠力度,网上购票的消费者寥寥无几。无奈之下季琦打算试一下酒店预订,没想到这才对了路子,酒店在线预订大火,短短3个月,预订酒店的用户就达到了15万。

路子走对了,季琦却“失踪”了。

起因是季琦在网上浏览关于携程的消息时看到一个帖子,内容是“携程什么都好,就是预定宾馆的价格太贵了”,帖子底下全是清一色的点赞。对于携程这种第三方服务网站来说,性价比就是它的命门,季琦立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带了一个本子、一把尺子和一台相机就“消失”了。这一“失踪”,就是足足一个月。

这一个月季琦什么都没干,他睡遍了全上海几乎所有经济型连锁酒店,摸清了每个酒店房价多少、房间多大、床有多大、门有多高。他还逮到机会就跟酒店的大堂经理、服务人员等一线员工聊天,详尽记录了大量房客资料和估算成本。经过一番分析,季琦发现酒店的顾客以普通工薪阶层为主,每天吃住的开支在300元左右,住宿要求不高,只要干净舒适就行。但是市面上却并没有这样的酒店,高档酒店的价格很高,而价钱低的旅店用户体验又不好,服务达不到要求。

于是2000年,季琦提出再搞一个能把“旅游业和酒店业相结合”的经济型连锁酒店,这一决定得到了沈南鹏等人的支持。当年3月,在季琦的主持下,如家酒店诞生,季琦从携程总裁变成了如家的CEO,沈南鹏担任联席董事长。由于如家的房价比很多三星级酒店的价格还要低10%~15%,加上携程网庞大的订房网络和融资能力,半年不到,如家的利润率就稳定在20%。也是在这一年,携程网的营业额突破了10亿,傲视同行,再加上如家的崛起,很快就走上了上市之路。

或许直到此时,季琦才终于用自己务实的路线,回击了当年嘲笑他的那些人。

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

本文有删减,

若需《中国职业经理人》原文本阅读、商务合作,

请联系本社蒋女士。

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季琦:创业只因当年被嘲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