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

小倪說事兒


沈萬三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富商,有人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他的財富,他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甚至被拍成了影視劇。那麼如果按照歷史史實來分析,沈萬三究竟有多少錢呢?

沈萬三具體的財富,史書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是用了一些流傳的故事來形容他的財富,洪武六年,朱元璋去攻打蘇州,守城的張士誠苦苦堅守了八月有餘,給朱元璋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據稱,張士誠之所以能夠堅守那麼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受到了當地民眾的財富支持。而作為蘇州首富的沈萬三,自然在背後出了很大的力。

朱元璋攻陷蘇州城後,對那些富裕的蘇州城民懷恨在心,依照朱元璋的性格,很難想象那些富裕的民眾遭遇了什麼樣的迫害。沈萬三是個聰明人,看到了那種形勢後,就趕緊去拍朱元璋的馬屁。先是助朱元璋建造了南京城,築城的三分之一的費用都是由沈萬三出的。由此可見,他的財力有多麼的雄厚。另外,沈萬三拍馬屁拍過頭,還主動要求犒賞三軍。

犒賞三軍基本上都是君主或者大將軍才會下的命令,而作為一個商人確實有些太自大了。因此差點被朱元璋滿門抄斬,最後在皇后的諫言下,沈萬三才算勉強的保住了性命,最終被髮配邊疆,送到了雲南地區。

史文記載: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

歷史上沒有關於沈萬三確切的資產記述,不過在民間卻有一個謠傳。據說沈萬三不算固定資產,就有20億兩白銀。如果按照現在的銀子3元每克的價格來算(超保守一點),每兩銀子大概150元,20*150=3000億元人民幣。並且這還沒有算上物價的上漲等各方面,按照翻十倍來算,當時的150元相當於現在的1500元,這應該不算高估吧?

這樣沈萬三的賬面資產就高達3萬億,當然固定資產到現在都算是無價之寶了,即使不算那些固定資產宅子等古玩物,那也不是現在的世界首富能相提並論的。去年世界首富資產也沒有超過萬億大關,由此可見。沈萬三富可敵國這句話還是有些誇張的,但富裕的程度,確實令人咂舌,也因此才能流傳百世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歷史新界


傳說沈萬三身價五千億!家裡真藏著聚寶盆?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

是元末明初的首富,曾有人推斷,沈萬三當年的財富換算成今天的錢,大概有5000多億!

賞賜三軍

根據明人田藝蘅在《留青日札》裡記載:

朱元璋準備犒賞三軍,沈萬三說要代其出犒賞。

朱元璋有意刁難: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

哪知沈萬三豪爽應答:願每軍犒金一兩!

民間傳說,沈萬三妻子洗手時不慎將一支銀釵掉在盆中,不料銀釵一變二、二變四,不一會兒已是滿滿一盆。

沈萬三由是富甲天下,傳說南京中華門古稱聚寶門的名稱,也源出於此。

對修城牆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要修城牆,但是由於戰事頻繁,國家開支太大,資金不足。

沈萬三主動出資答應修建聚寶門至水西門一段,外加廓房、街道、橋樑、水關和署邸等相關工程。

這些加起來大約佔了都城城牆修建費用的三分之一。

據說,當時光負責燒築牆磚,就動員了180多個縣的人力物力,但是,沈萬三他們家一家完成的明城牆三分之一的工程和材料,並且比皇家提前三天完成任務。

明末《雲焦館紀談》有記載:

說朱元璋在慶功宴上曾稱沈萬三為白衣天子,這話表面上是誇獎,實則暗藏殺機,也為後來整治沈萬三埋下了伏筆!

但是沈萬三就是再富也不應該向天子炫耀。

家族的沒落錯就錯在他向皇帝“炫富”,有錢也是平民,皇帝要做的事你都替了這能行?皇家顏面何存?所以後來被髮配雲南邊疆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歷史怪誕說


看了一些朋友的回答,忍不住答下:

一、沈萬三是靠種田起家,靠做外貿發的財。

二、沈萬三就沒和朱元璋打過交道,更別提犒賞士兵,建城牆了。

三、至於沈家多有錢,我會抄一段1390年去過他家的戶部左侍郎莫禮的描述,供大家參考。

先說第一點:

沈莊,是沈萬三的孫子,盧充耘為他做的墓誌銘裡有這樣一段話“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嘗身帥其子弟力穡事,廣闢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難,鄉人以長者呼之。他依周莊,憑三江之利,廣集貨資……”,

比較長,對全文有興趣的可以百度或找我要。

大父,就是祖父的意思,沈萬三本名沈富,萬三是俗稱,一萬戶裡排前三的意思。

墓誌銘裡記錄了沈家的發家史,我說的第一點的依據就出自這裡,沈萬三種莊稼時就已經是富人了,而且經常賙濟別人,後依靠周莊的地理優勢做貿易,成了鉅富。

再說第二點,沈萬三不是明朝人。

這個證明在顧誠先生《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蹟》一文中論述的很詳盡,證據較多,

因不是本篇重點,我只摘錄其中一個:

乾隆十二年,《吳江縣誌》有個按語說:“莫志雲: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而此(指王世貞《國朝叢紀》)雲萬三嘗伏法,高皇帝籍沒其家。《明史》亦云洪武時沈秀助築都城、請犒軍。其事互異,未知孰是?”

這是編寫吳江縣誌的人在發牢騷:莫旦撰寫的《吳江志》說張士誠佔據蘇州時,沈萬三已經死了,但王世貞又說沈萬三和高皇帝朱元璋打過交道,至於誰對誰錯,我也不知道,發出“未知孰是”的感慨。

張士誠的軍隊佔領吳會的時間是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1368年才建立明朝。如果莫旦說的是真的,那麼,朱元璋登基時,沈萬三至少已經死了12年,那麼莫旦說的真不真?

應該是真的,因為莫家和沈家是世代姻親,沈家富一代的情況莫旦不可能弄錯,這也就是吳江縣誌編寫者無法忽略莫旦這條記錄的原因,只好和稀泥。

最後說第三條,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

洪武二十三年,即1390年,本答案第二條提到的莫旦的高祖,當時任戶部左侍郎的莫禮回鄉探親,順便去了沈家,下面就是莫禮的所見:

“其家屏去金銀器皿,以刻絲作鋪筵,設紫定器十二桌,每桌設羊脂玉二枚,長尺餘,闊寸許,中有溝道,所以置箸,否則箸汙刻絲作故也。行酒用白瑪瑙盤,其班紋及紫葡萄一枝,五猿採之,謂之五猿爭果,以為至寶。其贅婿顧學文設宣和定器十二卓,每湯一套則酒七行,每一行易一寶杯,兩家僮僕皆衣青羅裡,其他珍異餚果不言可知。烏乎,一釵七十萬錢,前輩以為妖物,與禍相隨。今觀沈氏之富,豈止一釵七十萬而已哉!其受禍宜也。”

1、在一尺多長的羊脂玉里挖個溝,只為放一雙筷子,有多奢侈!可見一斑。

2、莫禮當時是戶部左侍郎,應該是見過世面的主兒,在此都感慨:如果一枚釵值70萬算做妖,那麼沈家的富有和奢侈就是比妖還妖。

3、注意,此時沈萬三已經去世,朝廷在20年前(1370年)已經頒佈海禁,就是說,此時沈萬三賴以致富的外貿生意應該已經停止,致富巔峰時期已過,仍然如此奢侈,可以想見當年沈萬三在世時多有錢!

另外第三條莫禮所寫文中“贅婿顧學文”,就是後來因偷情致沈家捲入藍玉案的罪魁禍首,這個故事也比較曲折,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百度下。

如果覺得不錯,就點個讚唄!關注下,更多精彩歷史細節。





有鹽讀書


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第三秀,所以又稱萬三秀,作為鉅富的別號。元末明初商人、鉅富。

沈萬三嘗身帥其子弟力穡事,廣闢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難,鄉人以長者呼之。他依周莊,憑三江之利,廣集貨資。後通過開展海外貿易積累巨大財富,從而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莊“以村落而闢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關於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一隻聚寶盆,不管將什麼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

據說,沈萬三一高興,隨手就給他兒子的私塾先生一錠20兩的白銀。這是在其他人家教書幾年的收入。沈萬三招待京城來的貴客時所用餐具全部是金銀寶器,擱筷子用的是羊脂玉,行酒用的是白瑪瑙盤,喝一杯酒換一次杯子,每次用的杯子都價值連城。

如果按照現在的購買力,一兩白銀相當於人民幣300塊,那麼沈萬三財富有驚人的6000多億,比全世界首富財富還要多。

由此可知,沈萬三到底多有錢。



問答123


沈萬三在歷史上確有此人,此人生活在元末明初,是一個超級大富豪。他主要是通過做海外貿易聚斂了鉅額財富,至於說他到底有多少錢,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匯率不同,實際上很難得出一個精確的數字。

有人進行了研究,按照現在市場行情推斷出當時沈萬三的財富超過一萬億美元,這是一個讓現代人不敢想象的數字,到底對與不對,您自己去琢磨。不過我們可以從他本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慣中推斷出他確實富甲一方,無人能比,就連當時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困難時都得找他來借錢。

沈萬三喜歡聽人唱戲,別人是請戲班子到家裡來唱堂會,他不請,他自己組織戲班子。而且一口氣組織了三個戲班子,沒事就在自己的花園裡三班不停的唱戲,有時邀請一些王公大臣們來聽戲,邊吃邊喝邊聽。酒不是一瓶一瓶的上,而是一缸一缸的上,最瘋狂的時候,一個晚上他們能喝掉十缸酒。

而一缸酒的價格能值當時一個普通農民一年的收入,沈萬三天天如此,要耗掉多少錢,您自己可以算一算。

第二個是出手特別大方,他在自己的家裡請了很多私塾先生,這些私塾先生如果能寫出一篇好文章,沈萬三給紋銀20兩。如果要能教孩子寫出一篇好文章,再加白銀20兩,要知道,20兩白銀需要當時一個普通農民賺五年才得賺得到,沈萬三出手闊綽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後來朱元璋佔了南京城,建了大明朝,國家初創,百業待興,到處都需要錢。沒有錢,朱元璋也很為難,於是他想到了沈萬三,借錢的名義就是兩個,一是修城牆,二是犒勞軍隊。

朱元璋原以為沈萬三會很抗拒,但是沒有想到沈萬三對這兩個要求一口應承下來。結果他一個人的財力就支持了南京城牆修建量的三分之一,在城牆修建好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誇沈萬三是“白衣天子”。

沈萬三是個商人,不懂政治,還真的以為朱元璋在誇他,沒有想到最後他敗就敗在 “白衣天子” 這四個字上。至於犒勞軍隊,沈萬三那更不在話下,他直接問朱元璋,你有多少軍隊。朱元璋有意把數字誇大了一點,說自己手下有百萬之眾。沈萬三說,那就每人一金,此話一出,連朱元璋都嚇了一跳。

但就是這樣一個超級富豪之家,最後還是敗落了,前面說過,沈萬三隻是一介商人,不懂政治。他沒事就這樣到處炫富,讓朱元璋情何以堪?普天之下,都是朱元璋的土地,你一個商人敢到處擺譜,不知道收斂,眼睛裡哪裡還有皇帝?所以最後朱元璋隨便找了個理由,就把這位超級富豪給發配到邊遠的雲南去了。

而沈家從此沒落,再也沒有翻過身來。直到今天,沈萬三依然是中國商人最喜歡提到的一個歷史人物,這三個字也成為了財富多寡的代名詞。當然,他的結果令人唏噓感嘆,在中國,商人不懂政治,從來都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人,您說對嗎?


小小嬴政


沈萬三,元末明初鉅商,今屬浙江湖州人,名富,字仲榮。他還有一個與他並駕齊驅的弟弟,名貴,字仲華。兄弟倆佔盡榮華富貴,光名字自成一絕。

江南素有漁米之鄉之稱,青磚黛瓦、依山傍水的小鎮隨處可見,而最負盛名的莫過於蘇州崑山的周莊。周莊始建於北宋,興旺於元末,她的化村為鎮恰好得益於沈萬三的功勞。也正是沈萬三利用周莊的地理優勢,以四通八達的海上貿易,積累了無以計數的家資。因此,周莊也是他的財富的見證,更是他人生的一個輝煌縮影。



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如天上有多少顆星星一樣費解,總之富可敵國。商人雖不精於政治,但離不開政治,早在張世誠佔據江南的時候,沈萬三就用錢開道,慷慨到讓張士誠備感欣慰。張士誠敗落後,沈萬三又敏銳的向朱元璋靠攏,並獻上白金5000的見面禮。以朱元璋的性格,很難說不記仇,因為如果沒有沈萬三的背後支持,張士誠這塊骨頭遠沒有那麼難啃。而精明的沈萬三更明白“破財免災”的道理,因此在朱元璋這裡很有刻意討好之嫌,“太祖軍食,多取資焉”源自於此。



但朱元璋面對沈萬三的慷慨解囊,似乎並不領情,反而不依不饒,大有“務罄其所有金”的意思,所以至今也有朱元璋眼紅沈萬三的財富一說。據說,有一次朱元璋月初召見沈萬三,交給他一文錢要他生利,從初二開始,一文取二文,初三二文取四文,初四四文取八文,每天翻一番(亦指按等比級數增長),以一個月為期限。沈萬三一口答應,下月初連本帶息交朱元璋586870912文錢。這就是朱元璋“一文窮其所有”的故事,其實這些錢對沈萬三來說不過九牛一毛。



後來,朱元璋又規定沈萬三每年“獻白金千鋌,黃金百斤”,造廊房650間,養披甲軍馬十匹,每畝地收9鬥13升的重稅。如此下來,沈萬三仍然富貴,甚至還主動為朱元璋修南京的城牆。沈萬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讓朱元璋頗感驚訝,因此當沈萬三提出要替自己犒軍的時候,也感覺到了沈萬三的財富產生的威脅,於是將其流放雲南,並對其家族進行了數次清洗,最終沈萬三建立起的財富帝國土崩瓦解。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沈萬三作為鉅富的代名詞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那麼拋棄具有神話色彩的傳說不講,歷史上真正的沈萬三到底多有錢呢?其財富令人垂延三尺!!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的首富,但他究竟多有錢,有多少錢已無從考證,曾有人推斷沈萬三當年的財富換算成今天的錢大概有5000多億!5000億是個什麼概念,作為窮屌絲也只能想想了。

 

直到今天沈萬山依舊是財富的象徵,在很多地方甚至把他當做財神爺供著以求發家致富。沈萬三到底有多少財富,明朝歷史上也沒給出明確的記載,但是根據歷史上的幾個例子可以作為參考。

第一:賞賜

沈萬三對自己家工作的雜役、教書先生等出手很闊綽,時常給他們發小費。據說沈萬三家的私塾先生每創作一篇文章就給一錠20兩的白銀 。20兩是多少呢?這麼說吧,放在普通的農村家庭20兩白銀是大概5年的收入。

 

第二:修城牆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要修城牆,但是由於戰事頻繁,國家開支太大,資金不足。,沈萬三主動出資答應修建聚寶門至水西門一段,外加廓房、街道、橋樑、水關和署邸等相關工程,這些加起來大約佔了都城城牆修建費用的三分之一。據說當時光負責燒築牆磚就動員了180多個縣的人力物力,但是,沈萬三他們家一家完成的明城牆三分之一的工程和材料,並且比皇家提前三天完成任務,明末《雲焦館紀談》有記載:說朱元璋在慶功宴上曾稱沈萬三為白衣天子,這話表面上是誇獎,實則暗藏殺機,也為後來整治沈萬三埋下了伏筆!

 

第三:犒賞軍隊

修城牆不久後,朱元璋要犒賞三軍,沈萬三提出要代勞。這讓朱元璋極為憤怒,說道:“朕有百萬軍,汝能遍濟之乎?”沈萬三回道:“每一軍犒金一兩。”朱元璋說:“此雖汝至意,不須汝也!”我們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沈萬三,沒有這金剛鑽敢攬瓷器活嗎?

但是沈萬三就是再富也不應該向天子炫耀。家族的沒落錯就錯在他向皇帝“炫富”,有錢也是平民,皇帝要做的事你都替了這能行?皇家顏面何存?所以後來被髮配雲南邊疆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放眼看燈花


沈萬三,元末明初人。本名沈富,字仲榮。其父,乃自湖州路烏程縣南潯鎮遷徙至平江路長洲縣東蔡村的沈祐。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鉅富的別號。萬三是對他的一種社會稱呼,他本名富,字仲榮,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家,也是全國首富。古鎮周莊的聞名離不開沈萬三;南京城的建城,也有沈萬三的一半功勞。

朱元璋攻入蘇州城,作為蘇州首富的沈萬三,只能大拍皇帝的馬屁以求得太平。聽說朱元璋要建南京城,沈萬三就“助築都城三分之一”,即現今南京城牆的中華門到水西門一段;後來索性想趁熱打鐵,請求出資犒賞三軍,這一下拍到皇帝馬腳上。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好得馬皇后還算清醒,覺得有點過分,勸道:“不祥之民,天將滅之。陛下何誅焉!”沈萬三才保住小命,發配雲南,最後客死他鄉。

關於沈萬三富豪事,民間甚至傳說他有一隻聚寶盆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

那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呢?

據說朱元璋要犒賞三軍,沈萬三提出來可以代勞。朱元璋很不服氣的說,我有百萬大軍,你有多少錢可以賞賜?沈萬三說每人犒賞一兩金,100萬軍隊,那就要100萬兩金,按照今日金價350/g,摺合人民幣175億元。按照沈萬三的說法,一下那這麼多錢犒賞三軍,還不算什麼,那沈萬三的身價就可想而知了。不過這不是正史所記載的,我們暫且放到一邊。

據中央電視臺歷史節目對沈萬三財富的估算,如果按照當時的市價,沈萬三最少的財富有20億兩白銀,這還不包括他名下的田地、房產、商業以及古玩字畫等等。

20億兩白銀什麼概念?明朝一年平均財政收入是2000萬兩白銀,那麼沈萬三的家產就是明朝100年的財政收入,這就難怪朱元璋拿他開刀啦!

20億兩白銀,若按當時的物價換算成人民幣應該是6000億人民幣左右。


姚說


沈萬三的財富,可以說是富可敵國,田產遍於天下。

皇帝明朝朱元璋想要犒賞軍隊,沈萬三想顯擺自己的家底,主動請求讓他來出資。朱元璋是老江湖,故意問他: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



沈萬三卻不知話裡有話,答覆說:願每軍犒金一兩。但是朱元璋仍然拒絕了他:此雖汝好意,然不須汝也。朕富有四海,何需此錢?

此後朱元璋修南京城,沈萬三又說要承包三分之一的費用,這讓朱元璋覺得丟了面子。後來朱元璋找個理由,把他流放到了雲南,沒收了沈家的所有財產。所以可以炫富,但要分清對象。

周莊八景之一的東莊積雪,描繪的就是沈氏莊園當年的壯觀風景。東莊有著很多巨大的糧倉,每年都儲存著不計其數的糧食。


僅為他晚上宴請朋友的房屋,擔任守衛和打更巡邏的更夫,就六十幾人之多,每晚都供應各式各樣點心酒餚,一個晚上要喝掉十甕酒和三十盤的紅燒蹄膀。所以他不僅有錢,還特別會享受。

歡迎堅果旅行,獲取更多有趣實用乾貨知識


堅果旅行


歷史上沈萬三一定是個有錢人,首先我們可以根據記載可以看出沈萬三這個人物生活軌跡。沈萬三在沈莊、周莊、蘇州、南京、雲南都留下了足跡。沈萬三始終把周莊作為他立業之地;“萬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許,即東莊地及銀子浜、倉庫、園亭與住宅互相聯絡”(《周莊鎮志》卷二),“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明·楊循吉《蘇談》)。儘管他受到張士誠、朱元璋的封賞,但他不願離開這塊寶地。元,王行字止仲,吳縣人,沈萬三延為西賓,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鎰“(《周莊鎮志》卷六·雜記),可見,他連自己的子孫都要留在這塊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養,使沈家久盛不衰。

作者提問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這個可以根據考察,來確定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根據記載沈萬三是個非常有錢的人。這裡我們可以考察百度給我們的。具體數值沈萬三通過開展海外貿易而積累原始財富,從而使他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莊“以村落而闢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根據考察沈萬三可為明朝第一富甲。下面有個公式來證名。沈萬三,有多少錢?

沈萬三家產:當時一斤(500克)等於16兩,一兩就是500/16=31.25克,一兩黃金=8兩白銀,20億兩白銀=20/8=2.5億兩黃金=2.5*31.25=78.125億克黃金*145.8/克=11390.625億人民幣/6.1192=1861.46億美元。根據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沈萬三有18611.46億美元。比爾蓋茨的錢現在只是沈萬三,的一丟丟

還有個故事就是沈萬三犒賞,朱元璋的軍隊。話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準備犒賞三軍,沈萬三想顯擺一番,主動請求由他出資。朱元璋故意問他:“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沈萬三任性的豪情上來了,答道:“願每軍犒金一兩!”在這裡看朱元璋的錢已經非常有。

據說沈萬三錢最多時是20億兩白銀,若果按當時的物價換算成人民幣因該是大於6000億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