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城牆漏眼是用於排放積水的城牆建築水利設施。主要由上下兩塊中空的大方磚構成。每塊方磚中部為半圓孔形,兩塊上下組合成外方內圓的磚涵孔道。通過每組孔徑兩端凸凹邊的榫卯銜接,形成一個排水管道。城牆漏眼是在九龍社區一個拆房工地上發現的,有兩種色,一種是紅色,一種是灰色。每塊重達二三十斤。屋主人向我們介紹,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從老城牆上扒下來的,正因它的寬大牢實後來建房時,專作下牆腳用。這次拆屋就顯露出來了。漏眼還有說法的,安在城牆上叫“天漏”,鋪在城牆下為“地漏”。據清末時期的秀才王壽亭口述材料講,南城牆、北城牆底下安有涵管,每年下大暴雨時,雨水灌入南大堰、北大堰,又分別過排水溝經城牆底下的涵管,各流入南城壕、北城壕。這個涵管應該就是城牆漏眼了。 青磚、青瓦,過去宜城人叫“一點青”。燒窯時,磚燒好了澆水,就是青色,這是我國建築磚瓦一貫的特色。八十年代興紅磚,就不澆水了。 聽老人們講,過去好家建房下牆腳的磚是369大磚,差點的人家青磚上壘土磚,俗稱“磚包皮”。窮人家用開荒毀墓的墓磚、城磚修屋。那時西崗坡是一大片墳園,襄沙路兩邊都有墳墓,一直連到小河鄉。我們在南街延伸段舊居民區拆遷地看到,七十年代的房子老牆用磚是五花八門,殘缺不一。有老城磚、民用磚、墓磚、塊石,甚至還有半截磨盤。民俗中有墓磚、廟磚不上牆的規矩,而石磨被稱為“白虎神”,更是不能砌牆的。但老百姓不富裕,為了能有個窩,顧不了那麼多忌諱了。民用磚沒有老城磚厚實,顯得小巧多了。採集舊民居磚樣品數據,規格多達三十幾種。最小的薄磚長22釐米,寬12.5釐米,厚3釐米。最大的薄磚長32.7釐米,寬16.3釐米,厚5釐米。厚磚規格長23.5——33釐米,寬13.7——16.5釐米,厚3——10.8釐米。薄磚製作也很規整,敲擊聲音清脆悅耳。厚磚個別工藝粗糙,坑窪不平,帶有劃痕。有的側面留著模具接縫印。花紋磚大多是漢代墓室用磚,圖案精美。薄墓磚花紋印在端面上,有繩紋、網紋、葉片紋等紋飾。厚墓磚花紋印在側面,有菱形、網格紋、葉脈紋、錢紋等圖案。 柱礎是古代建築承受柱子壓力的墊基石,俗稱“磉墩”。從外形上看,有方形、梯形、柱形和鼓形四種。方形、梯形磉墩工藝最簡單,製作較粗糙,上面坑坑窪窪的。方形磉墩大規格的有33*32.5*24釐米,梯形磉墩最小的規格17*23*12釐米,最大的為33*36*23釐米。柱形磉墩最為稀少,僅在龍門路社區發現3個,直徑22.5——24.5釐米,高33——34.5釐米。帶基座的柱、鼓形磉墩製作複雜些,以柱形最常見,鼓形最精美。柱形磉墩小形的製作細緻,上部圓柱與下部基座形態分明。大形的柱體、基座混然一體,銜接部位不明顯,大多雕刻成弧狀,少數僅琢出基座邊形,這樣既保持了構件的美飾飾飾觀,又節約了工時。磉墩基座形制有方形和倒梯形兩類。普通的磉墩有的會在墩體上雕刻簡單的線條紋,來點綴裝飾。東街社區座式柱形磉墩為目前發現最大的,圓柱直徑達48釐米,基座49.5*49.5釐米,通高35.5釐米,大約重120斤左右。座式鼓形磉墩遺留的不多,雕刻非常精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一般的鼓、座大小一致,極個別的上部鼓體大於下部基座,造成上大下小,看著不太協調。工藝複雜的鼓磉墩有三個層次,上層為薄鼓,鼓邊、釘帽雕塑的細緻入微。中層為八邊形,每面雕刻動、植物,植物有蝙蝠,植物有蘭花、梅花、靈芝、竹葉等。下層為普通的基座。最精美的要數郵政局生活區鼓磉墩,三層大小一統,上層鼓身、鼓釘雕刻逼真,鼓身雕刻菊花、竹葉。中層墩體八個面雕刻梅花圖案,每個面轉角別出心裁得雕著粗大的竹節。最奇特的是糧食局院內存放的鼓磉墩,中部不是常見的八面體,而是在墩身中間琢空呈弧狀 ,四個角翹起似龜背。民國年間西街 有報恩寺、城隍廟、文昌宮,這兩個精緻建築石構件出現在西街,就不足為奇了。 過門石是民居門檻下邊的石板,少數的過門石還承擔著門墩的功能。如農昌社區一戶人家砌臺子保留的過門石,就有這樣的雙重用途。這塊過門石長93.5釐米 ,寬36.5釐米,在石板兩端中部各鑿一個小石窩,用於門扇轉軸的落腳點。此外,石板上刻著走向不同的淺槽,起著過門防滑的作用。 門枕石俗稱門墩,用於支撐門框、門軸,材質有木頭、磚頭、石頭三類。木、磚門墩取材簡便,在上面挖個小窩即可。長方形門枕石簡單的在墩體側面豎開一條凹槽,用來安置門的下檻。多功能的在墩上部橫鑿一道門檻槽,槽另一端鑿低墩面,槽旁再鑿門軸海窩。抱鼓型、箱子型門枕石是有官位等級的宅第專屬使用的,武官門兩側用鼓型門當,文官用箱型門當。宜城古城城內較高社會地位的名門宅第,最著名的是明代東閣大學士邱瑜宅、禮部尚書主事王凝宅。雕塑圖案的門墩現在在城區暫未發現,宜城市境內出現過雕刻朱雀團案的精美門墩。東街社區一居民翻修房屋,找到一塊普通的石門墩,長48.5釐米,寬38.6釐米,厚14.3釐米,門扇窩徑竟達到13釐米。以門扇窩徑規格判斷,它為古代大型建築所用,不排除是城門扇門墩。為了轉門更輕便,人們會把破瓷碗底扣放於門墩小窩,這是利用瓷器光滑的特性 。六七十年代有的人會把軸承安放在門墩小窩。 石條鋪於街沿、街心,方便人們在雨天上街行走、推小車。街沿石條短的有68釐米左右,長的有116釐米,它們的寬度32.5——49釐米,厚度12——17.5釐米。教場巷有一塊完整的街沿石條,測量長、寬、高分別為116釐米、35釐米、15釐米。石條上豎刻著防滑的條痕。街心石條專供人力獨輪小車行駛,車輪上加一道鐵箍。經過長年累月的碾壓,石條中間會有一道深深的車轍槽印。傅家巷存放著兩塊街心石條,一塊殘破,另一塊完好。殘缺的寬50釐米,厚18釐米,中心車槽深3釐米、寬6釐米。完整的規格長115.5釐米,寬50釐米,厚11釐米。街心石條看著寬大厚實,其實現實中非常脆弱,若不放平穩支點使用,很容易毀壞斷裂。十字街心原有一塊青色圓石,比磨盤還大,老宜城市民把它看作是塊寶石。它的神奇之一是,四條街中的青石條都被獨輪車碾出一道深槽,唯獨它沒有一點痕跡。神奇之二是人們傳言民國廿四年發大水,洪水灌城,就它硬是淹不到。1957年縣城四條街修水泥路,這塊奇石被移走,不知所蹤了。 抗戰中的宜城古城遭遇日寇的野蠻破壞,滿目瘡痍。張自忠將軍女兒張廉雲1943年來到父親殉國地宜城,看到古城“城內一片破舊、低矮的草房,到處呈現著貧苦、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荒涼和戰火留下的痕跡。”新中國成立後,宜城古城逐漸煥發了新顏。七十多年過去了,在民族英雄倒下的紅土地宜城,已成為城區人口達22萬人、建成區面積達25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近年來,宜城注重留住本土歷史記憶鄉愁,恢復性建設古蹟名臺杜康臺,保護性遷建百年古鯉魚橋。為把古城建成全國新型城鎮化典範城市,宜城推進襄宜快速路、濱江大道、楚都公園二期、生態湖岸等一批城市重點工程建設。至2021年,力爭把宜城建設成為“千億級、示範市、小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