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吉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自由遊走在城鄉之間

城鎮化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城鎮化過程中城鄉文明是否能夠均衡發展,直接影響著城鎮化的質量以及現代化的水平。反觀當前,城鎮化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簡單的認為將鄉村人口遷移到城市,就完成了城鎮化,最終導致城鄉“一樣化”,鄉村文明衰落,城市文明發展難以令人滿意。因此,城鄉文明應互補、協調發展,最終能夠在城鄉遊走間找到理想生活狀態。

城市文明是鄉村文明的發展動力。城市文明是中國現代化的閃光點,能夠彰顯一個國家的城鎮化發展水平。當前我國的城市文明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生活豐富多彩,人們的科學素養較高等等。著名實業家盧作孚曾說過:“中國的現代化基礎在鄉村現代化”,鄉村現代化又離不開鄉村文明的建設,而當前鄉村文明建設還存在著鄉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產業比較單一,群眾的娛樂生活比較單調,群眾文化素養還有待提升等問題。所以,鄉村文明要想發展,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還需向城市文明看齊,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

鄉村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靈魂歸依。鄉村雖然沒有大城市的高樓大廈,鄉村的生活水平可能沒有城市高,但鄉村文明有著城市的現代文明最缺乏的東西—精神資源。當前,在建設城市文明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在城市文明快速發展的背後也產生了諸多問題:生活節奏較快、壓力大、人們心態浮躁,在物慾橫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而鄉村的生活能使在城市過分追求物質生活的人們放慢節奏、靜下心來享受慢生活,去感悟生命的意義,成為一個精神明亮的人。所以,城市文明在給予人們優渥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要向鄉村文明汲取養分,讓人們能夠在城市文明中得到物質資源與精神需求的滿足。

理想生活是在城鄉間自由遊走。城市文明物質生活豐富,鄉村文明精神世界多彩。所以,在城鄉間自由遊走能夠找到理想的生活狀態。而當前城鎮化過程中一味將鄉村文明快速向城市文明轉變,最終使得兩種文明都難以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未來的城鎮化發展想要取得突破,必然要堅持“兩條腿”並行,分別去彌補城鄉文明在發展過程中的短板。鄉村文明建設過程中,要提升鄉村物質生活水平、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群眾科學文化素養;城市文明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考慮到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讓市民能夠在喧囂的都市中也能找到心靈棲息的場所。城鄉文明發展協調統一,方能保障城鎮化建設的高質量,為人們尋找理想的生活狀態提供保障。

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作為城鎮化進程中的兩種文明,只有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才能更好的實現現代化。相信在未來的城鎮化進程中,堅持宜城則城、宜鄉則鄉、協調互補的發展方向,終能扭轉當前城鎮化發展的誤區,實現城鎮化的高質量發展,實現自由遊走在城鄉之間,享受城鄉文明互補所帶來的理想生活狀態。

↓ ↓ ↓

更多公考資訊請關注【延邊中公教育】公眾號

有疑問可加小管家vx【yjoffcn666】,免費人工為您答疑解惑~

http://yanbian.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