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2020年3月7日24時起,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Ⅱ級響應。至此,全國22個省市都已下調響應級別。截至3月7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兩天為兩位數;除武漢外,湖北新增確診病例連續三天為零。全國絕大部分省市新增確診多日為零……

春天已至,曙光在前。回顧過去數十日來的戰“疫”之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這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危難來時,武漢決絕封城,全國迅速動員。四萬名醫護人員逆向馳援,數不清的基層工作者織密防線。全民參與,同舟共濟,我們匯聚起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巨大合力。疫情面前,這股中國力量,不懼,不退。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一、勇氣:一座英雄城市的臨危抉擇

警報拉響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在接診時,遇到一對蹊蹺的夫妻患者。老太太因發燒看了呼吸科,老頭因乏力進了神經內科,兩人病症似乎並無關聯,但是在次日檢查時,張繼先發現他們肺部CT影像竟然十分相似,且是一種與已知的病毒性肺炎截然不同的感染。

這讓經歷過非典的張繼先瞬間警覺起來。老夫婦的兒子當時不發燒也不咳嗽,張繼先堅持讓他也去做檢查。檢查結果一出來,肺部表現一樣。

“哪有一家三口同時得一種病的事呢?”張繼先有些疑惑,唯一的可能就是傳染病。三個人都排除了已知疾病,張繼先敏銳地判斷這是一種未知的傳染病。當天下午,她就開始向醫院和上級報送。後面又來了兩個症狀相似的病人,其中有華南海鮮市場的商戶,再一問,他們跟那對夫婦都在一家診所打過針。

張繼先將這四例病例逐級上報,她成為拉響警報的第一人。2019年12月31日,國家衛健委第一批專家抵達武漢,也就是這一天,武漢市衛健委首次通報了不明原因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共計27例。

危險“春運”

當新冠肺炎在人際間悄然傳播時,時間節點恰巧是春運前後。

發生地武漢,是九省通衢之地。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長江、漢江穿城交匯,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相望。這是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這裡路網密佈,高鐵鋪陳而成“米”字,京廣大動脈銜通南北,寧蓉線連接東西。以武漢為中心、1000公里為半徑畫圓,幾可覆蓋全國10億人口和90%的經濟總量。從地圖上看,它所處的位置,幾乎就在中國大陸的正中心。

1月10日,春運開啟。學生、務工、探親、旅遊人流交織疊加。數不清的人離開,湧向省內省外,又有很多旅客在此中轉。新冠肺炎流行的背景,就是這成百上千萬的人口大遷移。

10天之前官方的通報,雖然引起了民眾的短暫恐慌,但緊張情緒旋即緩解,因為在後續的通報中,專家對這種肺炎嚴重性的判斷是相對樂觀的。

春運首日,武昌、漢口、武漢三大車站共發送旅客27萬人次,同比還增長了4.6%。其中,漢口站發送旅客12.5萬人次,這個車站以東直線距離不足1公里,就是華南海鮮市場,兩地之間公交只有一站地。

在深圳工作的小婷,1月14日到達武漢火車站時,並未發覺異樣。她跟朋友去吃飯,燒烤大排檔、餐館酒樓依然人聲鼎沸。在當地停留兩晚後,小婷16日乘高鐵返回陝西老家。“車廂滿滿當當,但幾乎沒人戴口罩。”她回憶說。回家五六天後,疫情形勢升級,她的恐慌才姍姍來遲。

小婷並沒有染病,有的人卻沒有這麼幸運。來自杭州的沈先生,1月14日去武漢出差,17日離開。他獨自一人從漢口火車站返程。回杭第二天,他就出現發燒、乏力症狀,被確診為杭州第一例新冠肺炎。來自豐城的小玲,1月16日晚上前往武漢開會,在漢口一家星級酒店住了兩晚,開會地點離華南海鮮城只有2公里左右,18日她返回南昌,三天後發熱就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在此後官方披露中,武漢地區春運流動實際人口在500萬左右。各省首批發病患者,也基本是武漢或湖北的輸入性病例。

確定,人傳人!

早在1月14日,漢口火車站在安檢處就設置了7臺紅外線測溫儀,24小時監控,超過37.3攝氏度的旅客交給醫護人員處置。漢口火車站候車大廳聘請專業消殺公司每日夜間消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輪流在漢口火車站值守。

疫情形勢升級,社會廣泛動員的轉折點發生在1月20日。這一天,境內累計報告病例已經達到217例。在兩天前,1月18日,國家衛健委第三批專家進入武漢。

1月20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李蘭娟、袁國勇、曾光等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這一次,鍾南山明確表示:人傳人,確定!醫務人員感染,確定!

至此,新冠肺炎防控緊急程度全面提高。隨後,國家衛健委發佈1號公告,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

“現在能不去武漢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曾光對公眾說,“這不是官方號召,是專家組的建議。”

離漢通道,關閉!

1月20日之後,疫情變化速度幾乎以小時計。“昨天跟前天情況不一樣,前天跟大前天情況又不一樣。”鍾南山這樣說。

1月20日,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統一領導、指揮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當天進出武漢就已進行管控。21日,武漢方面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疫情形勢和最初的專家研判有很大變化,比當初研判得更嚴重,發展得更迅速。“建議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漢,武漢市民沒有特殊情況也不要出武漢。”

21日,民航局、鐵路部門發佈武漢免費退票政策;22日,武漢要求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22日,湖北啟動突發公共事件二級響應。

武漢防控力度升級,其他省市病毒傳播也十分迅速。20日,北京、廣東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到22日,海南、貴州、安徽、寧夏、山西、廣西、河北、遼寧、江蘇、福建、吉林都確診了首例。

新春臨近,“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成為疫情防控最緊要的任務。防控病毒,最重要的是減少人際傳播,該如何去做?1月23日凌晨兩點,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第1號通告:“自當日10時起,武漢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臘月二十九,除夕前一天,武漢“封城”了。1月23日10時之後,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進站口已不再納客,武漢公交地鐵暫停運營,高速口也進行了交通管制。

人潮散去,喧譁止息,關口靜謐。這是人類公共健康歷史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舉措。常住人口上千萬的城市就此人為切斷了向外的通道。除了救援人員和必要的生活物資,這座城市與外界在物理上斷聯了。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武漢各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大街上空空蕩蕩。圖為漢口沿江大道。新華社發


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抉擇,也是一個充滿勇氣與擔當的決定。在對病毒認識十分有限的時候,武漢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將病毒幽靈徹底隔絕殲滅。對此,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武漢封城有利於阻止疫情向中國其他省甚至全世界傳播。”一位英國代表說,這是英雄般的壯舉。

“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鍾南山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到此處眼中含淚。武漢之後,湖北其他區域也陸續封閉。壯士斷腕,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是不得不為之。

這為全國其他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防疫工作,爭取了寶貴的窗口期。

一場與新冠肺炎的正面遭遇戰,打響了。

二、馳援:始於除夕夜的最美逆行

出征

疫情就行命令!武漢告急,全國相助!

1月24日,除夕。

和家人吃午飯時,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賈新華接到通知,醫院召集醫護人員赴湖北支援。雖然早已習慣了兒子隨時被醫院電話叫走的生活,但這一次,賈新華的父母忍不住落了淚。

他們還不知道,1月23日,賈新華就已經向醫院遞交了請願書,“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高年資呼吸科醫生,同時作為院領導班子的一員,我應該,也有能力去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去。”

出征的腳步沒有任何遲疑,只是聽到兒子脫口而出的那句話時,眼淚掉了下來。11歲的小朋友問,“爸爸,你會不會死?你不要死,不然我就沒有爸爸了。”

明知山有虎,但心中為醫者的那份信念,讓他們勇敢逆行。

“我請戰!”“我報名!”“我是黨員,我先上!”……伴隨一句句鏗鏘有力的宣言、一封封印滿紅手印的請戰書,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除夕夜快速集結完成。

1月25日,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的第二天,135名醫療隊員從濟南機場起飛,馳援武漢。

星夜兼程中,時針悄悄劃過零點,醫療隊員、山一大一附院(省千醫)陳方方迎來了他的40歲生日。

1月26日凌晨2點多,他和隊友們一起乘坐大巴車趕到了他們的“戰場”——湖北省黃岡市,一座當時確診病例數僅次於武漢的城市。

疫情如火,怎樣在最短時間內收治病人,成為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張韜考慮的首要問題。

1月27日晚7點半,醫療隊進駐被緊急徵用來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病區的改造在30小時內完成。1月28日晚11點,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迎來首位新冠肺炎患者。

繁星點點,照亮夜空。就在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緊鑼密鼓地收治首批病人時,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也抵達黃岡。

增援

2月2日晚,正在潔淨區值班的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重症護理組組長、山東省立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丁敏,突然聽到敲玻璃的聲音。一個“全副武裝”的人,隔著玻璃向她招手。

“丁老師,我是曹恆。”隔著玻璃聽不清,丁敏趕緊用手比劃旁邊的通話器。

清晰的聲音傳來,視線卻開始模糊。曹恆是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於2月2日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因借設備才有了這次偶遇。

隔著玻璃互道“加油”,倆人揮手作別。平日裡他們是同事,到黃岡,他們成了戰友。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2月2日晚,丁敏和曹恆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偶遇,昔日同事,今日戰友。受訪者供圖

丁敏和曹恆戰場相遇的那天,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湖北武漢。

2月3日晚,武漢市決定在江漢區、武昌區、東西湖區建設“方艙醫院”。隨即,山東省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暨山東省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集結,馳援方艙醫院。

“爺爺在病床上躺了很長時間,這一次,我也做好了再也見不到爺爺的心理準備。”2月7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內鏡室護士汪振軍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整建制131人的醫療隊出征武漢。

當天下午5點多,山東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李玉第一個走下飛機。

偌大的機場裡,沒有其他乘客,唯有對面一群穿暗紅色外套的人站成一排。

“嗨,你們是哪個醫院的?”“我們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

熱血的聲音迴盪在機場上空,視頻記錄下兩支醫療隊相遇機場、互打招呼的畫面。

一支又一支醫療隊馳援湖北,共赴武漢,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元宵佳節那天,一天緊急培訓結束後的汪振軍收到了爺爺去世的噩耗。痛和淚,讓這個27歲的小夥更加堅定:“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我,無法袖手旁觀!”

2月9日,山東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正式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重症病房。當天,山東省第六、七、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

2月10日上午,我省成立對口支援黃岡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2月11日、13日、15日、20日,山東省第九批、第十批、第十一批、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相繼出征。

搏鬥

不分晝夜,醫療隊員們在前線用專業和速度,與新冠肺炎搏擊、賽跑。

2月17日晚11點50分,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隊員馮昌接到通知,病區內一位合併高血壓和冠心病的患者突然呼吸極度困難,血氧飽和度降至50%左右,急需插管建立呼吸通道。

這是危急時刻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方式,但操作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大量氣溶膠,醫護人員將面臨巨大的感染風險。尤其是麻醉醫生,實時操作要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一旦患者嗆咳,醫生被其呼吸道分泌物感染的風險極大。

沒有絲毫猶豫,馮昌挺身而出,迅速來到患者床旁。

先用面罩輔助患者呼吸,然後將相關藥物注入患者體內。待其自主呼吸完全停止,馮昌迅速打開其口腔,伸進喉鏡,找到聲門,將透明軟管往聲帶之間探去,氣管滑入呼吸道,操作完成。

氣管接入呼吸機,30秒後,患者血氧飽和度上升到93%,生命體徵逐漸恢復平穩。而馮昌防護服內的衣服已然溼透。

重症患者的救治是降低病亡率、提高治癒率的關鍵。馮昌成功完成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氣管插管的第二天,100公里外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原來的7樓西病區緊急改造出的ICU病區,開始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新增確診病例數量在減少,很多輕症和普通型患者病情有好轉,或即將出院,出院人數在增加,我們的工作重心也開始向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傾斜。”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西區重症病區負責人、山一大一附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蕾告訴記者。

新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像大多數人一樣,山東省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西院)副院長韓其政,每天都會查看疫情信息。到達黃岡後,查看黃岡市的每日疫情報告,就成了他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自2月22日起,我們入駐的5個縣市已沒有新增的感染病人,而每日治癒出院的病人大都在兩位數,這種情況至3月5日已經延續了13天。”韓其政帶領的山東省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山東省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黃岡會合後,被分為5個分隊,分別進駐團風縣、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黃梅縣這5個縣市參與當地的戰疫工作。

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治癒出院的首例患者王夢玲,已經回到了她的工作崗位。

今年21歲的王夢鈴是黃岡市團風縣人,黃岡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

大年三十那天,此前已經有發熱、畏寒、乏力、咳嗽等症狀的她,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陽性。

王夢鈴坦言,她做過最壞的打算。後來,她遇上了山東醫療隊。

1月29日凌晨5點,王夢鈴被轉移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在這裡,王夢鈴感覺到了醫護人員的溫暖和親切,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經過7天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王夢鈴於2月4日出院。居家隔離兩週無異常,2月26日下午,她從團風老家回到黃岡,複查各項指標完全正常,她又回到黃岡市中心醫院老院區CT登記窗口,回到了醫院戰疫一線。

好消息越來越多。

3月7日下午,武漢首批最大的方艙醫院——客廳方艙醫院患者“清零”,正式休艙,成為武漢第三家休艙的方艙醫院。

3月8日,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最後一批康復患者出院。醫院暫時休艙,山東省立三院院長呂湧濤擔任領隊的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原地休整待命。

在艙內奮戰滿月的山東省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隊員、濟南醫院李娜現在的微信頭像,是一名患者出院前為了表示感謝專門為她設計的。上面畫著穿著防護服的她,寫著“英雄逆行,花開再會”。

住院的日子或長或短,走向新生的步伐卻是一樣有力。他們被山東醫療隊治癒,也感受著來自山東的溫暖。

從大年初一開始,山東累計派出十二批醫療隊1797人援助湖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面孔雖被口罩遮蓋,但堅定的眼神卻很分明:疫情不退,決不收兵。

三、阻擊:從基層築起織密的病毒防線

屏障

逆行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在一線與時間和死神賽跑;在戰疫的大後方,則是數不清的基層工作者,他們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築起了密不透風的阻斷疫情防火牆。

這個春節,一連數日。邵濤和他的“戰友們”一大早穿上紅馬甲、戴上口罩,十人一組,分守在小區東、西、南、北四個大門前,一遍遍地給車主道歉。

一條十多米長的紅繩,恰好攔住小區的入口。繩後是四張桌子,貼著紅紙黑字“勸返點”的那張桌上放著出入登記表。不遠處,是小區的門崗,除門閘、監控、對講機等原有標配外,又增加了消毒水、噴霧器和口罩等。非常時期,三道屏障把邵濤他們工作的這個小區與外界隔離開來。

這座名為世紀花園的小區位於淄博市張店區,建築面積104萬平米,有148座樓、近200部電梯、420個單元、8000多戶居民,堪稱魯中地區入住率、集中度最高的社區之一。在疫情來襲之時,社區的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邵濤要做的,就是嚴防死守,將疫情拒之門外。

不同的村居形態,同樣的防控配方。

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與村裡熱鬧的大喇叭比,濟南市歷城區鮑山街道簡家屯村的主幹道,冷冷清清。村民王鵬戴著黑色口罩向村頭走去。那裡,數輛私家轎車拼成的“臨時關卡”前,村黨支部書記王年昌正帶領志願者隊伍執勤,對那些外來車輛一一進行檢測。

濱州鄒平市西董街道辦北禾村,臨時設立在村口的“檢測點”,對每一個在“關卡”過往的車輛進行嚴格檢查,檢測司乘人員體溫,對車輛進行消毒殺菌等等,哪怕垃圾清運車、物品配送貨車也不放過。

當疫情防控形勢陡然升級時,這些第一時間在村居入口設起的屏障,成為一道道有力的防火牆。

“早覺”

當武漢官方通報指出新冠肺炎“有限度人傳人”時,察覺事情不對勁的邵濤和同事們,就在社區宣傳欄張貼了首份關於武漢新冠肺炎的“明白紙”。同時,他們和小區物業一起,在148座樓、近200部電梯、420個單元內以及各單元樓垃圾投放點、社區基礎設施配套附近的道路展開消毒殺菌工作。小區各個單元樓門前,也貼上了《新冠肺炎防控小知識》。

對於此類“早覺”,彼時,有一種聲音是“邵濤,你們做得有點過”“這不是在製造恐慌嘛”等。

對此,邵濤以及負責小區物業的宜居物業副經理張成利回應:恐慌不至於,有總比沒有強。“如果有疫情,工作提前做,心裡有底。如果沒情況,大不了,提前完成春節消殺工作。”邵濤說。

與邵濤他們的“早覺”引發疑問一樣,北禾村的質疑之聲在其疫情防控的最初時段也存在。自鍾南山明確指出“新冠肺炎肯定人傳人”以來,北禾村——這個離武漢900多公里的村莊瞬間緊張起來。

“當時我們借‘祥和春節’名義有意地展開衛生清理、消毒物資購買等。”村黨支部書記張方庚說,疫情來襲後,這個位於鄒平市城鄉接合部的小村第一時間封鎖了東、北、南三門,只保留西門。那時廣大群眾的警惕性還沒有很高,類似“這不是作秀嗎”的質疑之聲也在北禾不斷出現。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2月3日,山東榮成寧津街道明珠花園小區的兩名居民在幫處於隔離期的鄰居買菜。新華社發

過年

更難改變的,還有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春節,就是走親訪友、拜年聚餐,這是雷打不動的風俗,怎麼能說變就變?現代科學防治觀念和傳統民俗之間,不斷髮生著摩擦和衝突。

大年初二,簡家屯村村民王鵬的口袋裡,手機微信的提醒聲滴滴答答,親友們正聊得火熱。以往此時,他們會聚在一起“侃大山、喝大酒”,但一切在這個庚子年新春變了樣。這樣的改變,王鵬最初很不適應。在他的潛意識中,春節該走親串友,熱熱鬧鬧,“沒有鑼鼓鬧春,最起碼能拜年打牌吧”。疫情突襲而至,很多人還沒緩過勁兒來。

在網上,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已經被段子手們劃分成了兩派,前者惜命,後者“大條”。其實,這兩個群體的立場並非絕對,但這也正反映出部分中老年人防控意識薄弱,傳統春節風俗與嚴峻現實之間是激烈的撕扯。

所以,村頭的土味宣傳層出不窮。“疫情防控,咱不添亂。坐在家裡,就是貢獻。”這樣的宣傳標語相繼在村裡掛出。伴隨土味標語,防控新冠肺炎的精神通過會議被逐級快速傳達;一沓沓宣傳材料被村幹部挨家挨戶發放;村口的高音喇叭突然熱鬧起來……

當嚴防死守的戰疫行動在村裡相繼展開,不管是以往熱鬧的簡家屯村這樣的村莊,還是人流穿梭的北禾村等城鄉接合部,都逐漸安靜下來。

拜年走訪?也行。對於春節期間來小區“走親訪友”的,張成利介紹,他們或直接把禮物送到業主家,或建議禮物放置小區門崗,統一殺菌消毒後,再由業主定點取走。

在簡家屯村,與靜悄悄的村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個由339名村民參與的“簡家村大家庭”微信群越發熱鬧,拜年、發紅包、翻唱歌曲、美食曬拍,甚至村頭“關卡”實時進展都被錄成小視頻,在群裡傳播開來。

“在家宅就是做貢獻”“不出門就是在戰疫”,這些迅速成為疫情期間民眾的廣泛共識,大家從恐慌或者輕視,逐漸過渡到理性應對。

“呆在家裡不出門的都是戰士!”“網紅”教授張文宏的話,讓每個宅在家的居民都很有成就感。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人民戰爭。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2月4日,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楊莊村,兩名黨員志願者向村民宣傳預防知識。新華社發

排查

群眾宅在家,邵濤們卻一刻閒不住。除了要檢查勸返外來人員和車輛外,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排查外來人口,尤其是武漢方面的來客。

擁有952戶、3000多口人的北禾村,一場以疫情防控為核心的片區大排查就此開展。張方庚介紹,其所處片區內有40多戶租戶,人口相對複雜。為此,他們以此前建立的租賃電子檔案為基礎,同時安排村兩委成員、黨員對這些租戶逐家逐戶進行摸底排查。

排查中,兩戶重點防控、隔離對象進入視野,其中一家是在北京機場工作的空乘人員家庭。另一家則為從湖北孝感趕來“走親戚”的一家三口。

“排查出後,我們第一時間上報,並對他們進行14天居家隔離,對附近活動區域消毒殺菌等。”張方庚說,上述兩戶家庭隔離期間,除鄒平市疾控中心每天兩次上門量體溫外,村裡自動負擔起隔離戶的吃穿用等生活事宜。

“本地在外的遊子也好,外地人來濱州也罷,我們要一視同仁,關鍵時刻,給他們溫暖。”他說。

硬核與溫情同在的疫情防控網被層層織密。當地實行的是“四包一”“三公示”制度。所謂的“四包一”即黨政幹部、醫護人員、街道網格員、社區民警四人隨訪一名外地來濱州人員,摸清基本情況,每日兩次按時更新體溫狀況,實時掌握所包人員身體狀況。“三公示”指的是,在小區、村居公示社區幹部、小區網格員、社區民警工作職責和聯繫電話的同時,在街道、社區、(小區)村居三級公示“四包一”人員有關情況。

排查,是一項工作量極大的任務。世紀花園居民26000人,居委會與物業人員加在一起才不到180人。壓力巨大,邵濤、張成利們藉助大數據的同時,聯手小區醫療衛生資源,對於重點防控、隔離業主進行專門的走訪及上門測量體溫服務等等。

邵濤、張方庚們的工作,築起了聯防聯控體系最基層的一道防火牆。“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山東對1月6日以來經武漢入魯的人員進行比對摸排,共排查出69180人,並逐一落實隔離留觀。

1月26日大年初二這天,邵濤的一條微信動態收到了267個點贊以及上百條密密麻麻的讚譽回覆,這條微信說的就是社區全封閉等事宜。回想起開始的質疑聲,邵濤感慨,這些點贊真的來之不易。

內外防控體系建立起來,民眾防控疫情意識逐漸提高,“1月25日,我們在小區大門口送口罩時,幾乎每個車都停下來要,但基本上沒有人戴。1月27日,不用我們送,每一個人都自動戴了口罩。”邵濤說。

全國動員、全面部署、快速反應,在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之下,我們打響的,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四、效率:爭分奪秒撥動的“生產之弦”

不尋常的返工

從疫情暴發開始,“口罩”就成了整個社會頻繁提及的高頻詞。口罩等防護物資的巨大缺口,是疫情突襲帶給我們的短暫慌亂。

1月24日,除夕夜,日照三奇醫保工廠裡燈火通明。繼1月23日11萬件防護口罩踏上發往武漢的順豐快車後,又一批防護服連夜發出,馳援武漢。

心臟搭了6個支架的王常申一直緊繃著神經,拼命地撥動著三奇醫保的生產之弦。

這個冬春,身為企業董事長的他,手機幾乎被打爆。作為全球排名靠前的口罩商、工信部應急物資重點儲備生產企業,在這個特殊時刻,三奇醫保被很多雙眼睛緊盯著,且被寄予厚望。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日照三奇醫保忙碌的口罩生產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永斌 攝

疫情之下,口罩成了前線乃至全國最為短缺的資源。一隻口罩、一件防護服,可以釋放一位醫生的醫治能力,挽救的可能是許多人的生命。這是彌足珍貴的彈藥。

1月26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透露的數據顯示,1月23日以來,防護服、口罩等物資短缺十分突出。湖北省每天需要十萬件醫用防護服,中國只有40家企業有符合標準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三萬套的產能,還有一大半產能因為春節放假釋放不出來。

後方工廠生產線的緊迫程度絲毫不遜於一線。如何全面提高產能,迅速補上供應缺口,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1月25日,大年初一一大早,三奇醫保車間組組長閆雲霞就重新返回車間。年沒過安生,她卻顧不上抱怨。眼前,有更緊要的事要做。

閆雲霞這次把一大家子人都帶了過來。表弟、表弟妹、表姐,甚至還有22歲的兒子。兒子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實習生,聽說工廠缺人,便自告奮勇加入進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逆行的普通工人,也是不著盔甲的戰士。閆雲霞一家人,和600多名工人一起,日夜趕工,全力生產,“人停機不停、24小時兩班倒”。

轉產加速度

戰疫號角的吹響刷新口罩數字,也催動著行業的轉產“加速度”。

現實、政策、資本多方助推下,國內眾多企業紛紛響應號召行業內轉產,甚至跨界轉產。

2月11日,全球最大的醫療手套製造商——位於淄博的藍帆醫療公告稱,公司擬在2017年規劃建設的健康防護產業園、目前已有20億隻醫用丁腈手套產能運行的基礎上,新增投資,建設醫療及防護產品新項目,包括“2億隻/年醫用口罩項目”“消毒殺菌類醫用防護產品項目”和“6000萬副/年手術手套項目”,項目投資金額合計1.6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項目建設一期初步確定為30天。

以藍帆醫療為代表的行業內轉產行動開啟的同時,行業跨界轉產的現象也已發生。日前,威海迪尚集團、煙臺舒朗公司雙雙宣佈,由服裝行業“轉戰”醫療防護領域,其中前者已於2月9日連夜配置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全面啟動其生產工作。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藍帆醫療的醫用手套生產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馮冬寧 攝

同樣,在青島官方調度下,當地除樂好、沁都、三元色3家企業轉產防護服並申報資質外,即發、雪達兩大紡企也加入到醫療防護生產大軍中。以即發為例,其一期有望實現日產口罩6萬隻。

在濱州,繼魏橋嘉嘉紡春節期間一度緊急轉產醫療防護行業後,魏橋集團又一子公司——山東向尚服飾文化有限公司於2月10日緊急轉產至防護服和隔離衣“生產大軍”序列的同時,主營為印染、家紡等業務的華紡股份也於2月9日公告稱,公司擬在華紡工業園區內建設無菌車間生產醫用口罩及防護服,生產車間面積1500平米,自籌資金1000萬元用於投資建設,建設週期3個月。

有此舉動的還有濟南第一機床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日前緊急調整生產線,推出全自動高效口罩生產線,從材料、成品、包裝全程無人化運行,一天產能19萬隻。

“轉產加速度”不僅僅在山東出現。來自天眼查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

政企銀聯手保障

如此高效的生產擴容和轉產跨界,其實並不容易。

以口罩為例,雖然醫用口罩生產技術壁壘不高,但醫用資質、原材料供應和用工等瓶頸依然困擾著各大企業。像口罩的一眾原材料中,具有很好的過濾性、屏蔽性、絕熱性和吸油性的熔噴布,堪稱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臟”。但是全國熔噴布產量不到8萬噸/年,且用途較廣,廠家也集中在中石化、大連華綸及東營俊富無紡布等少數企業那裡。

為了全力保障防護物資生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在重點企業駐場督導。面對用工、原料、資金等陸續出現的系列問題,政府第一時間馳援,一場場跨地域的原材料、能源供應之戰打響。

醫療資質難審批?特事特辦,醫用資質審批可開闢“綠色通道”,迪尚集團僅用24小時就實現從註冊新公司到樣品生產等。

原料獲取難?面對熔噴布供應難題,總投資超億元、由香港天乙實業有限公司與廣東俊富集團合資興辦的熔噴無紡布生產企業——東營俊富無紡布有限公司進入官方視野。為保證疫情物資供應,山東省級財政直接為其墊付使用資金,並明確可無償使用半年;東營銀行僅用一個工作日就緊急批覆1000萬元支持其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等。

能源供應緊張?針對魏橋集團的燃“煤”之急,經過協調,2月3日,200多輛滿載煤炭的車輛從兗礦陸續駛出,緊急馳援……

用工短缺?面對三奇醫保人力短缺,日照政府積極協調,臨時性增招生產工人178人,這裡面,有返鄉大學生、原企業離職人員。在濰坊,為保證藍帆醫療臨朐健康防護產業園提前全面復工,項目方主動派車跨省接施工人員。

生產數字騰躍

政企銀聯手下,三奇醫保締造了這樣的“山東速度”:1月23日—2月24日一個月的時間,650多名員工生產了400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100萬隻醫用防護口罩、30萬件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日供15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5000件醫用防護服的標準直供湖北地區。

離此300多公里的濟南市章丘區的聖泉集團也在進行著一場事關口罩的賽跑。這是山東一家知名新三板企業,2018年,該企業建成兩條生物質石墨烯防護口罩生產線,但是實際日產能只有2萬隻左右。

身為聖泉集團總裁唐地源清楚地記得,1月22日,濟南市工信局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進入了“戰時狀態”,並緊急通知各區縣迅速摸清全市口罩、防護服、抗病毒藥物等防疫物資生產狀況。同日,聖泉集團的兩條口罩生產線隨即滿負荷運轉。2月4日,濟南市工信局派出6個工作組,分別進駐聖泉集團等6家醫用和民用口罩生產企業,對重點應急防控物資進行統一管理、調撥,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就這樣,聖泉5天新增了4條口罩生產線,20多天的時間,其日產口罩也從原來的不到3萬隻提升至目前的超過50萬隻。

類似聖泉集團的案例也在頻繁上演,目前,濟南地區口罩的日產能已從1月份的7萬隻提高至60萬隻,“很快就能增至100萬隻以上。”濟南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戰疫至今,中國各類醫療防護用品數據被不斷刷新。

以口罩為例,3月2日,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進一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隻、166萬隻,有效解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

擴產能,穩供應,數字不斷躍升,在中國效率之下,防護物資就像一箱箱彈藥,源源不斷湧向湖北,湧向戰疫前線。

五、平衡:雙重戰場上的雙重發力

綠色通行證解急

戰“疫”,不僅指疫情防控,還要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如何發力雙贏,也考驗著政府的治理能力。

疫情影響之下,最早復工的一批企業當數防疫物資保障和生活物資保障類的企業。

蝌蚪優選是一家互聯網電商平臺,通過“農村合作社+互聯網+新零售”的商業模式,快速連接菜農與城區居民,屬於菜籃子工程的一環。這家企業早在大年初五(1月29日)就復工了。

復工後,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交通問題。村裡的合作社或種植大戶的大量蔬菜運不出來,大部分工人尚未返工。剛剛復工的那幾天,公司董事長孫日福就做了兩件事:一是廣泛聯繫蔬菜運不出來的村,聯繫貨源,搭建橋樑;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辦理綠色通行證,做好“菜籃子”的運輸。

1月28日下午,山東省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山東各級對運輸農副產品、生活物資和醫用品原料和成品等的車輛開闢綠色通道,發放專用通行證。山東省公安廳也下發緊急通知,自1月28日6時起,對防控疫情及運輸生活急需物資的車輛實行通行證管理制度,開闢綠色免檢通道,優先保障道路通行。

這張綠色通行證解了眾多復工企業的燃眉之急。到2月13日,山東省畜牧局重點監測的376家家禽屠宰企業中,有357家復工,佔比94.95%;重點監測的197家生豬屠宰企業中,有170家復工,佔比86.29%。

重點工程火力全開

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種種困難,對此各地紛紛出臺支持政策,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濟南24小時受理復工申請,24小時內給予答覆;青島出臺復產復工“18條”政策,著力減輕企業負擔;淄博重磅出臺“十二條”措施,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2月29日,山東又下發了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52條舉措,自此,所有企業復工復產,一律取消審批。

自2月中旬以來,山東企業開復工率穩步提高。至2月10日,全省累計復工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佔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41%,2月19日進一步達到82%,截至3月4日,這一數據已達到99.7%。

與此同時,山東各地重大項目也陸續復工。2月24日,濰坊、臨沂、濱州等市一批涉及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民生保障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宣佈集中開工。截至2月23日,全省54個在建交通重點工程全部復工。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聖泉集團車間內,工人正加班加點生產口罩。受訪者供圖

黑科技助力防控

在有序復工復產的背後,是謹慎而又細緻的疫情防控工作。2月10日復工首日,位於濟南高新區中心片區的費斯托氣動有限公司總部,員工和來訪人員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和測量體溫才能進入工廠。這個廠區有員工700多人,2月10日,有600多人復工,為降低就餐風險,企業將餐廳座椅進行了改造,避免員工對坐就餐。

眼下,山東餐飲企業正在推行堂食分餐制。除了入店前測體溫、登記外,堂食還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必須同向而坐,桌子上設有隔擋,儼然是在參加一場考試。

2月10日,在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的鑫盛大廈,一臺履帶式機器人做起了看門人。這臺機器人能夠實現遠紅外溫度探測和巡檢預警防控,同時可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深度學習等智能算法,實現在密集人流區域探測預警的智能分析。

信息技術的應用,讓疫情防控變得簡潔高效。目前,全國不少省市都在推行“健康碼”,在疫情防控期間,出入社區或公共場所,出示電子健康碼,APP掃碼+測溫登記後,即可快速通行。

這場疫情讓企業對工業自動化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網絡購物、線上課堂、遠程辦公、在線娛樂和智能製造等加快成長,這些都體現出經濟的巨大韌性和潛力。

六、答卷:全國範圍一級響應之後

不同的解題思路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擊大考”。23日,浙江、廣東率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24日,山東、湖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緊隨其後;隔天,是江蘇、海南、河南、山西等省份;1月29日,西藏啟動Ⅰ級響應,至此31個省市區啟動最高級別的響應,著手解決疫情難題。

疫情防控這場大考中,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答題速度至關重要。

大考當前,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冷靜的指揮、高效的調度、科學的研判、全域的統籌。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一條條信息迅速向指揮部彙集,一條條指令從指揮部迅速向全省各地下達。

身居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素以效率著稱,從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到信息發佈機制建立,廣東沒有過夜。

浙江素以數字技術創新見長,從健康碼到五色圖,再到全面啟動“一圖一碼一指數”,有條不紊地用數字化手段織出一張彈性有度、疏而不漏的動態管控網。

湖北壓力最大。關閉離漢通道,防止疫情向全國蔓延;封閉小區,全力切斷傳播途徑……一個多月以來,當地採取一系列措施,不斷強化管控。

戰疫報告 | 合力——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紀實

2月29日,在山東煙臺火車站,務工人員準備乘坐復工專列。新華社發

沒有選擇題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

“不講條件,不計代價,不打折扣”,是山東省支援湖北的“三不信條”,在山東人民看來,戰“疫”考場上,只有“必答題”,沒有“選擇題”。從醫療器具到蔬菜水果,從建築板材到生活用品,還有救護車、空調、洗衣機等。截至2月26日,山東累計發往湖北各類口罩2164萬隻、防護服30多萬套、防護面罩38萬隻,護目鏡13萬隻。另外還有蔬菜水果10900噸,雞蛋、糧油、礦泉水等不計其數,初步統計,捐助款物超過7.4億元。

調集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各省市都努力在這個自選題上答出亮點。內蒙古的牛奶、新疆的牛羊肉、吉林的大米、雲南的土豆……各省特產集結;重慶調集郵輪前往武漢解決住宿問題,浙江搭起遠程會診系統;一份份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一筆筆救濟款、一批批支援物資,全國人民匯成一股心繫湖北、關愛同胞的情感暖流。

2月7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精銳“軍團”在武漢機場相遇,隔空喊話相互加油,感動無數網友。目前全國已有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戰疫一線。不僅緩解了湖北抗擊疫情的燃眉之急,醫療精銳之師會師,更能發揮智囊參謀作用。

這個春節,數千萬網友化身“雲監工”。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每一個建設進度都在一塊塊屏幕中呈現,中國人從未如此關注一所醫院的建設。

10天,240小時,14400分鐘,864000秒,能做什麼?火神山醫院從零到有,拔地而起。中國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42天,60多場發佈會

2月23日下午4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記者見面會。5名武漢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走上新聞發佈會場合。

自1月22日以來,截至3月4日,中國政府已經舉行超過60場疫情防控相關發佈會。包括疫情中心湖北省在內的各省市政府更是及時公佈相關信息,可謂“日更”。

廣東是全國最早一批以省政府名義舉辦發佈會的省份;上海,每天的例行發佈會“雷打不動”,有時候甚至一天兩場;山東各部門負責人走上新聞發佈臺,從“及時發佈”提速到“即時發佈”。

梳理中央到地方的歷次發佈會內容,信息披露越來越全面。從通報病例到發佈救治措施,從心理疏導到解讀防控形勢,從市場秩序維護到保障物資供給,從社區防控部署到復工復產各類財稅惠企政策,勾勒出一張全面而又立體的戰“疫”戰況圖。這些信息發佈及時、公開、透明,讓群眾得到的“乾貨”越來越多,抗擊疫情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庸者下能者上

在防控疫情大考前,考試紀律早就公佈,黨紀國法一清二楚。然而,仍有多名幹部遲到早退、胡亂作答,甚至缺考。

湖南張家界市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科科長李文傑擅離職守、臨陣脫逃,攜家人到泰國躲避疫情,給予撤職處分;湖北省黃岡市衛健委主任唐志紅“一問三不知”被免職;因失職失責問題,湖北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張欽等3名廳級幹部被問責;天津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王增田,因防控工作中“嚴重失職失責、造成嚴重不良影響”,被留黨察看二年,並被撤職;在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嚴重問題負主要責任,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馮小紅被免職……考得差是水平問題,違反紀律是態度問題,是黨性不能容忍的。

庸者下,能者上。當然,在這場疫情大考中,也有眾多黨員幹部被火線提拔、重用。比如,3月3日,武漢市委通報擬提拔10名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表現優秀、群眾公認的幹部;以實戰論英雄,內蒙古火線提拔6名幹部;截至3月2日,山東已火線提拔使用115名領導幹部。

生機活力重新迸發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防控工作,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防控關鍵階段,復工復產是答卷中的必答題。這道題上,不少省份幾乎給出了“滿分”。

2月以來,從“世界工廠”珠三角到東北老工業基地,從民生企業到互聯網科技公司……一個個企業“火力開起”,人們熟悉的紅火場景正逐漸迴歸視野。

山東所有企業復工復產,一律取消審批;“一對一”精準服務1268家重點企業……一條條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陸續出臺,給企業安心復工復產吃下了“定心丸”。

浙江、廣東開啟“接人”“搶人”模式。春節後第一趟復工高鐵專列在浙江,“點對點”的包機、包車隨之而來。廣東不僅政府出面打通道路,在省際之間,直接與勞動力輸入省份聯動溝通“接人”。

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隨後,青島出臺復產復工“18條”,深圳16條措施減租減稅減電費,北京推“16條”措施促中小微企業發展,重慶出臺20條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從中央到地方,從減稅降費到免租放貸,這些政策舉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被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正在有序地動起來。生機與活力,在重新迸發。

連續數日,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保持個位數;零報告省份數量增加、治癒率不斷提升。包圍圈正在縮小,殲滅戰推進順利,這證明解題思路是對的。

截至3月8日,包括甘肅、遼寧、山西、廣東、陝西、浙江、山東等在內的21個省份,已逐步降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從一級響應到二級響應、三級響應。

三月已是暖春,陽光撒在每個人的臉上,信心堅定在所有人心中。

這場抗“疫”戰爭,雖艱難,但必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魏新麗 李曉東 秦聰聰 馮冬寧 王建偉 張玉巖 崔巖 杜鴻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