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校考面临特殊时期,请提防这些美术校考报名误区?攻略看这里

各省美术联考已经相继拉下帷幕,联考成绩也在陆续公布中了。言下之意,校考马上就要来临了。辛苦集训一整年,还要提防这些美术校考报名误区,可不要因为倏忽了,影响到自己努力的结果。题外话不多说,赶快进入正题。

美术校考面临特殊时期,请提防这些美术校考报名误区?攻略看这里

杭州之江画室大楼


“联考成绩不好,有没有校考学校保底?”这个问题,最近这段时间经常被提及。我们都知道,参加校考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高考成绩,如果不参加校考,文化课可能可以多考30分,这样子我们可以看看大约可以读什么样的大学?如果去参加校考,这30分可能就没有了,假设校考都没过,还是按照联考录取,我现在可以读什么学校?这二者之差,便是参加校考的机会成本。

校考有风险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上也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我们的机会成本不高,我建议你尽量考一下;而如果咱们的机会成本很高,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保底的问题了,也就是说,即便我想考的学校一个都没有考上,我起码还可以读某某大学,至少不会输得太惨。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保底学校应该怎么样选择呢?也就是说我怎么样才能知道哪所学校可以保得住底呢?当然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学校往届的录取情况粗略估算。比如我联考有88分,文化课大约能考到500分,即便校考导致文化退步了,起码也能考到480左右,也就是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大体是可以录取的,这个差不多就是我的保底了。

那么有人说了,我联考没考好,录取不到好大学了,能不能给我推荐几所好考的校考学校保保底?对不起,这个真没有,你还没有参加考试,甚至现在很多学校连报名都还没有开始,怎么就直接能拿来保底了呢?你潜在的意思其实是说,这种学校我其实是不屑于去考的,可是现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勉为其难地去考一下,随便拿张证,要不要去到时候再看心情了。

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着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这句歌词放在这里有点儿毒舌,但我觉得仗还没开打就开始准备庆功宴的思想非常危险,必须用最冷的水立刻泼醒。现在全国总共也就只有30所左右的学校还在组织校考,考生预计在10~20万人之间,在这样的格局下,我实在是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学校是可以捡漏的,如果真有这样的学校,那它一定是差得离谱,以至于所有人都不愿意去读的。

艺考规划的目的是增加训练的针对性,提高录取概率,而不是帮大家找可以捡漏的学校,即便是在最合理的规划方案下,最重要的依旧是学生自身的努力和专业老师教学的投入度,当然也要加上一点点的运气成分。

学校分为“主要目标”和“顺带考考”两种类型,主要目标至少值得花一周以上的时间进行训练,而顺带考考要么拿来练手,要么碰碰运气,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准备。这两者并不是难与易的关系,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顺带考考”的成功率也是远低于“主要目标”的。校考无保底,至少在成绩公布以前肯定是这样的。


美术校考面临特殊时期,请提防这些美术校考报名误区?攻略看这里

杭州之江画室教学区


误区二:院校报考“冲突”

这种问题每年都会遇到很多,很多人也管这个叫选择困难症。冲刺联考的时候每天都是固定的三板斧,很多同学肯定早就画烦了,突然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名校可以选择,1月13号是考广美造型好,还是考苏州大学好呢?2月11号是考东华大学好呢,还是考中国美院的设计学类?这真是一件幸福的烦恼啊。

可是千万不要忘记了,截至目前,咱们还处在准备考试的阶段,这些学校还没有决定好要录取咱们呢。能不能考得上,最关键的是接下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咱们可以把自己提升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校考成绩是一笔一笔实打实地画出来的,不是每天抱着简章思考出来的。

今年的训练时间很短,我们可能没有精力同时把所有学校的考查方式都搞熟练,这个确实是要有所取舍。比如说中国美术学院对造型能力的要求很高,如果你总共花费在写生上的时间还不到2个月,那我觉得你考上国美的可能性一定是无限趋近于零的;再比如说川美设计、鲁美设计、天美设计你都想考,但是考试时间相隔得很近,你需要在参加第一场考试之前就把三所学校的考题全部练熟,这时春节前的西美和湖美基本上就要战略放弃了。

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主要目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切记,一旦我们选定了目标,就应该坚定、坚决地去执行,而不是瞻前顾后,天天惦记着那些和我们无关的学校今天又如何如何了。我再重申一遍,2020年的美术校考不可能存在任何“捡大漏”的情况,专心致志的备考远胜于左顾右盼、得陇望蜀。

历史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早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天天开会,不断地讨论各式各样可能可以打败斯巴达的战略战术,也在不断地推翻着原定的作战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伯利克里被囚禁死了,克里昂和尼基阿斯战死了,故事的结尾大家都知道,斯巴达赢了。雅典人也许博学多闻,但斯巴达人更擅长做一件事,那就是“干他”!

美术校考面临特殊时期,请提防这些美术校考报名误区?攻略看这里

杭州之江画室大楼


误区三:不同考点考试蹭“弱点”

首先要先明确一个概念,绝大多数的学校在阅卷时会选择横向对比考生之间的试卷,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挑档,考生最后拿到的其实是进行充分分档之后各档对应的分数,简单来说,校考成绩实际上不是评出来的,而是比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所在的考场、甚至是考点所有的考生普遍都没我画得好,我是不是更容易获得相对较高的分数呢?首先说答案是肯定的,但究竟可以提高多少,不同的学校差异还是蛮大的。

比如中国美术学院每年的评分过程都很细,每十分区间分为00、03、05、08四个档次,每次分档都由随机抽取的多人教授组反复斟酌评定,从60到90分这个过程中要经历多少次的分档,大家随便想象一下也就明白了。由于每次分档都是重新摆卷,重新比较,弱考点所能带来的突出效应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报考国美的学生本来就没几个真正弱的,所以对中国美院来说,考点战术基本是没意义的。

相比之下,广州美术学院的评分过程就比较粗狂了,没上70基本差不多挂了,而90一般就是最高分,这个算来算去也不过五个档。由于试卷很多,刚开始展开阅卷的时候基本上还是以考点为顺序摆放的,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身边的其它考生很弱,我们就有非常大的机会在前几轮挑档中脱颖而出,即便后面高分档的试卷少了,所有考点的高手都聚到一起了,咱们也能拿到一个相当体面的分数了。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去最弱的考点参加考试呢?个人认为那倒不必,不同考点的考试时间常常不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单纯为了蹭弱点而打乱自己的训练日程,而且往年看上去比较弱的考点,今年的实际情况有可能将完全不同。比如去年北京一系列画室到陕西考西美,确实捞到了不少实惠,然而今年的西安考点实际竞争水平未必弱于杭州考点的中国美院,单纯看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凑热闹,实际效果常常是不怎么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