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美國工廠》榮獲最佳紀錄長片獎,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中國品牌,同時也暴露很多社會性的問題,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2008年12月,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歷經86年的通用汽車工廠,組裝好最後一輛車,下線關門。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2015年,福耀玻璃重啟位於代頓市的通用汽車廠房,更名為福耀玻璃美國公司,招聘大量當地的下崗工人。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工廠內,來自國內的兩百中國人正在開會,瞭解美國同事的文化和工作習慣。

早已抵達的中國員工開始一對一培訓美國同事的生產技能。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2016年10月7日,福耀玻璃美國工廠竣工儀式舉行,州議員在會上發言,希望工會能夠入駐工廠,引起管理層討論。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曹德旺要求:工會是不能進來的,他們會極大影響工作效率。

接下來的時間裡,工廠面臨的問題是:產能遠不達標,總是有玻璃炸碎,質量趕不上,拖累數量也無法提高。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美國員工認為,速度提高就意味著質量下降,工人們夾雜中間很難辦。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另一方面,工廠內的安全員也指出,員工在高溫環境下,需要護具和措施來提高安全性。

返程的飛機上,曹德旺指出,美國工人效率低,不好管,一管他們就找工會。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公司決定將美國工廠的管理層接到中國參加集團年會,瞭解國內福耀工廠的管理文化。

美國人一行來到福清市的福耀玻璃工廠內,參觀生產線的運作,高效有序的生產著實震驚了他們。同時看著軍事化管理的工人,美國人若有所思。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2017年,福耀玻璃新春年會上,美國管理層觀看了中國人的年會特色節目,同時也上臺為大家表演。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看到晚會上的集體婚禮,一位美國人哭著走出去說:感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但是有些卻是分裂的,今晚就是個例子。

隨後跟表演的中國同事說,我這是開心的眼淚。其實也不知道他到底是開心還是悲憫。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美國主管打算施行從中國工廠內學到的軍事管理辦法,嗯,起碼開始排隊了。

福耀玻璃的安全指導正在安慰被玻璃割傷的同事,不用擔心工分。

鮑比也在工作中受傷,其他同事也在擔心工廠內的安全設施。媒體開始報道福耀的安全問題。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曹德旺再次來到美國,辭退工作不力的管理層,重新任命新的工廠總經理,用以提高工廠產能和管理水平。

2017年聖誕節,新任總經理在工廠舉行簡單聚餐,隨後整體投入生產。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工廠內,美國員工和中國指導產生了分歧。

同時開始對工作量有意見,對中國管理層不滿。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在私下聚會討論提高薪水,提高工作安全係數。隨後公司經理在會上提高員工時薪。

產量遲遲上不去,中國管理層開始討論如何讓美國人接受加班,王指導也感覺壓力山大。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福耀玻璃開始計劃辭退那些帶頭加入工會的員工,同時招募年輕的新員工進行培養。

工會投票被否決後,福耀玻璃挑選10名美國員工來中國旅遊。美國工廠逐漸穩定產量,業績攀升。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曹德旺反思自己建造工廠破壞地方安寧,不知道是功績還是罪過,但是他認為:人嘛,活著就是要幹活。

影片沒有畫外音來解說,只有簡單的字幕,用簡單的鏡頭來告訴觀眾正在發生的事情。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剛開始我以為是福耀玻璃的宣傳片,後來逐漸發現片中展現中美文化差異,也沒有捧貶任何一方,

這裡要提一句,聽聞福耀玻璃在代頓建廠,導演提出拍攝紀錄片的請求,曹德旺很大氣的答應說隨便拍,並讓下面人全力配合。

於是導演在福耀玻璃工廠前後拍了三年,終成此片。感謝曹德旺先生的自信和遠見卓識。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該片獲獎後,也有網友調侃,這可能是中國人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

片尾的昇華片段指出機器自動化即將取代人工,未來眾多人口面臨失業風險。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本片有很多的文化衝突點,比如中美工人對於工作的理念。

中國工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支撐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但是美國也曾經是個製造業大國,美國人發明的流水線作業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也都是起源於美國。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美國作為全球領先的消費市場,福耀玻璃為了滿足下游汽車生產商的要求,也來此設廠生產,佔領了美國市場就相當於在全球市場都有話語權。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在機器取代人工之前,哪裡的生產效率高,成本低,資本就會向哪裡傾斜。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中國工廠的員工,一週工作六天,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甚至只休息一兩天。但是並沒有違反勞動法,國家規定的40小時的基本工資,超出40小時的按照加班算做績效,所謂多勞多得。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而在美國的員工,他們僅僅依靠法律規定的最低時薪,每週5天,每天8小時,就足夠生活並且還有盈餘。工作時還可以聊天唱歌磨洋工。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美國人富裕了太長時間,有獨立的思考的習慣,注重個人隱私,因為有更多的選擇,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工作之外的事情,更注重個人的發展,用經理的話說:美國人都是超自信的。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中國境內提高員工薪水會極大提高企業運營成本。

作為旁觀者來說,勞資雙方在薪水上是對立的。資本方傾向花更少的錢,讓勞動者做更多的事情;而勞動者則想有更多的薪水,做更少的事情。

市場在這裡扮演天平的角色,來平衡二者的輕重關係。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是窮苦日子過來的,藍領工人基本上都是沒有太多的技能,也沒有太多的工作選擇,但是他們目前的選擇相對於父輩來說也經算是很好了。

這一輩的辛苦付出,能讓下一輩有機會實現階層跨越。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1920年,美國摩登時代,流水線上的工人,每天機械的工作,重複的勞動讓他們成為機器的一部分。

2016年,中美福耀玻璃工廠內,工人依然在流水線上重複勞動,機械的工作。資本將一個個工人培訓成流水線上的螺絲釘,隨時可以替代。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資本是嗜血的。我們不能指望資本講求人性道德,憐憫工人,達到超我境界。。它們的存在就是盈利,一個無法讓資本盈利的投資註定無法生存。福耀玻璃美國工廠也是如此。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片末導演也指出另一個宏大的問題,就是機器自動化即將代替人工。用時下自動化技術解決困擾美國人一百年多年的勞工問題。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任何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尤其是生產線上,流程化的職位都將被機器自動化所取代。

機器工作效率極高,不需要休息,不需要考慮工作環境的安全問題,也沒有複雜的人員管理和罷工等等問題。所以未來的我們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用來抵抗失業的風險。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見證,隨著生產效率的提升,產品價格會變得便宜,人類物質的極大富足,會再次促進文明的進步。

有更多的人將更多剩餘精力投入到思想的進步,技術的發展,科學的探索等領域。


《美國工廠》--福耀玻璃美國之路


嗯,想想都好激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