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健康科普】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死亡……

中国是酒文化大国。但有趣的是,对于酒文化,许多人是排斥的。

人民日报曾在 2007 年就已报道,有新闻媒体做过「你对中国人饭桌上劝喝酒的习惯怎么看」的调查,发现 50% 的人比较排斥,认为是陋习。

不过仔细想想,大家排斥的,大概不是美酒的滋味,不是欢聚的快意,而是太多人借劝酒之名,施逼迫之实、控制之事,甚至以强凌弱、以上欺下、以大压小等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其实关于劝酒,不仅我们的情感不喜欢,身体更不答应!本期的【健康科普】,就来一起聊聊为什么这「酒」,真的不该「劝」。

最近,看到一个让人有点愤怒的新闻。演员叶璇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则自己被逼喝酒的经历:

(微博原文——)

有没有人像我今天一样,在一桌的领导面前被一个国营商场董事长逼喝酒一个小时后,客客气气好说歹说不喝酒,仍然继续逼我喝还开骂。但我仍然不喝饭也不吃站起来就走了的?

我是不是以后再也不能去逛这个商场了?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与此同时,今早刘强东案第 5 段视频也曝出:3 小时饭局同坐女生被劝酒 19 次。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我们无法了解两件事背后更深的真相,但就「劝酒」这一行为,可能大家多少都有耳闻,或经历过那种难受。
想象在一堆人面前,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拒绝:

”领导领导,我真不能喝,对不起啊!“

”您别难为我了,是真的喝不了。“

身边「平易近人」的大领导,仍然面带微笑地端着酒杯,怼到你面前说:

“没事就一点点,大家开心嘛。”

“来,喝一杯!”

“喝完这一杯,再来三杯……”

在中国人千年的酒文化里,喝酒助兴,本来是图个开心。但如果硬劝人喝酒,仗着花言巧语「逼人就范」,就实在太糟糕了。

而且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你以为劝酒是盛情款待,其实是在给别人的身体带来伤害!

过量劝酒「四宗罪」

1.伤大脑

先来看组对比图,感受一下酒精对我们的脑子都做了啥。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图A. 酒精性脑萎缩图

图B. 正常端脑

可以看到,过量喝酒会使大脑以肉眼可见的程度萎缩。具体表现为:

前额叶减小!

额叶控制着人的注意力、执行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种高级的认知功能一旦萎缩,直接会让你变「蠢」。

海马体萎缩!

海马体控制着人的长期记忆,一旦萎缩,你离「老年痴呆」就不远了......

《柳叶刀(The Lancet)》的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了一篇纳入100万数据的研究也应证,过量饮酒与痴呆,尤其与早发性痴呆症有很强的关联性。

通过统计发现,调查对象中65岁以下、有酗酒史的人群里,有 57% 最终都患上了痴呆症。

2.伤肝脏

如今「喝酒伤肝」基本是全民共识了,但也许你还想不到,它究竟有多伤。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赵国庆 2016 年 9 月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就曾指出:

一个成人每天喝半斤以上的高度酒,连续喝一周就有可能喝出急性酒精性肝炎;如果男人每天摄入酒精40~60克,女人每天摄入20~40克,30年后就有可能会成为肝硬化。

有如此杀伤力,主要因为酒精在人体内 90% 以上需要靠肝脏代谢,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一旦过量,极容易诱发酒精性肝损伤。

所以,俗话说「每天三杯酒,肝癌带你走」其实并非危言耸听。

3.伤血管

看到这那位可能会反驳,小动君你太夸张了,其实喝酒也有好处的,比如活血舒压。

诚然,酒精是有刺激血管壁扩张的作用。但是朋友们呐,那种扩张只是一次性的,接着就会让血管壁变硬变脆!

这好比短时间内,突然很大力抻一根橡皮筋,结果会怎样?放手后皮筋当然没弹性了……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对于血管壁,酒精就像这只猛力抻拉的「大手」。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死亡的1.3%。主要原因饮酒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骤然升高。

尤其是本就患有高血压者,血压会进一步升高, 致使血管壁破裂,导致出血或痉挛,引发脑出血。

4.伤睡眠

还有一些人觉得喝酒能助眠,实际上酒后引起的睡眠与正常生理性入睡是完全不同的。

酒精虽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这时人们反而容易惊醒,长期过量喝酒,甚至更容易产生失眠。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喝完大酒3-4小时会醒来。

国家发声:如此劝酒,可算违法!

由于劝酒行为实在「损人不利己」,我国在《民法通则》 、 《侵权责任法》等条例中已有相关规定,一些严重的劝酒情形,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强迫性劝酒

用「不喝不给面子,不喝就是不认我这个兄弟」等语句来刺激对方喝酒。于是被劝酒的人,为了所谓的朋友面子端起酒杯。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摸着良心,真正的朋友会逼你硬喝吗?万一喝出了事,现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的人里,又有几个会陪在你的病床边?

  •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在对方已说明不能饮酒,身体对酒精过敏等状况后,仍然劝其喝酒!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一时真分不清,这位是在劝酒还是在索命……

  • 未安全护送醉酒者

如饮酒者,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在一旁的朋友没有选择照顾你,将你安全地送回家中等安全地方。一旦发生意外,一样要担责。

  • 酒后驾车不劝阻

看到朋友醉驾或者酒驾,一定要加以阻拦,不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毕竟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先来。关爱他人,就是爱护自己啊!

真正安全的劝酒剂量

目前,相对权威且著名的出处是 2015 版的美国膳食指南,即:

男士每日饮酒最好不超过20~30克酒精;

女士最好不超过10~15克酒精。

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酒类举例,大概是这样⬇️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但指南并不是一句话总结就完事,在这之后,还有 500 页的报告进行详细阐述。

所以这里所谓的「安全剂量」,其实是对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够避免喝酒人群的,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劝导。

但是如果你是本着对自己、对他人健康生命负责的态度,小动君推荐更有效更简单的剂量是—— 0

比起劝人硬喝,不如劝人不喝。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中国式劝酒:借喝酒之名,要别人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