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始于都市,终于都市。始于暴戾,终于泪水洗刷过的良心。

影片开头出场的都市女白领郑海媛是无数冷漠和戾气的极端集合体。随着童年好友、本片主角金福南的出现,她的这一特点被衬托得越发鲜明。

剧情梗概:在首尔金融业独自打拼的单身女子郑海媛(池成媛 饰)自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她可情绪越来越紧张,最终不得不被迫休假。利用假期,海媛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无岛。这里风景秀美,民风粗犷甚至有些野蛮,男尊女卑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海媛重逢了童年的玩伴金福南(徐英姬 饰),这是一个温和开朗、任劳任怨的女人,但是她的丈夫和家人都视其为猪狗,任意欺负和凌辱。福南希望女儿小燕拥有更好的人生,只是在这个蛮荒所在,人的尊严被肆意践踏。巨大的压力下,逆来顺受的福南化身为悲剧的复仇女王……

这部影片的开始是一位在首尔工作生活的女性池海媛,她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面对麻烦时,选择置身事外。后来因为工作的压力,海媛决定回到儿时生活的小岛散心,并重逢了曾经的玩伴徐福南。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对于将海媛视作希望的福南来讲,她的到来显然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在这座岛上,男性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女人只是干活与发泄的工具。金福南的丈夫万宗身为岛上唯一一个年轻体壮,且具备思考能力的男性,在岛上其他女人眼里便是那个当之无愧的最高统治者,妻子福南一旦表达自己的不满,随之而来的就是丈夫的拳打脚踢。丈夫招妓,福南也只是在门外粗鲁的吃着食物。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福南的女儿听到爸爸对妈妈的暴打时,在门外无动于衷,这样的表现,即使是观众,也心中充满寒意。也许有人问,为什么金福南不进行反抗,不逃跑呢?可是金福南真的没想过反抗吗,当发现她的女儿被万宗染指后,她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偷偷打电话求救,却悲哀的发现只能打给丈夫曾经找过的妓女。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然后呢,福南还是低估了情况的糟糕程度,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熟人社会秩序下,逃跑失败,女儿也被丈夫杀死,围观的人群无动于衷,面对前来询问的警察,岛上的居民不约而同选择了包庇,站在山上目睹了全程的海媛则成了福南仅剩的希望,可连这唯一的希望也不理会她时,金福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影片中有一幅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福南在烈日下收土豆,手中的锄头不停挥舞,耳边传来树荫下婆婆们的谩骂,金福南只有沉默,长时间的沉默。正如鲁迅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福南终于举起了镰刀。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看着溅到屏幕上的鲜血,观众心中的压抑,沉闷也在一瞬间喷涌而出。

这时候逻辑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没有人考虑为何她突然拥有如此力气,为何那些施暴者突然变得呆滞,为避免节外生枝,导演将杀人的情节处理得简单而快速。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金福南终于如愿以偿的穿上了白裙子,画上怪异的妆容,似乎是去找海媛复仇。监狱中最后上演的正如海报上那样,福南躺在海媛的怀里,海媛像小时候一样吹着笛子,福南手中则比划着吹笛子的模样。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电影的最后,是海媛回到家中,翻找垃圾桶里曾经扔掉的信,与影片的开头形成呼应。看着这一幕,也会想,如果当时海媛拆开了这一封封写满思念的信,福南会不会真的可以逃跑成功?郑海媛躺下,画面慢慢切回了她和金福南一起玩耍的童年,绿树旁小溪边的游戏和诺言纯真又坚定,她也许永远无法理解,金福南为什么会把这些当真这么多年呢。

笛子断成两截,旧人阴阳两隔,小岛恢复了从无人声的寂静,一切故事到这里仿佛都已经到头了。

可是那无人吟唱的悲歌,依然在人们耳边悠悠地回荡啊。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悲剧的造成不仅是因为小岛上病态的社会秩序,也是因为海媛这样的视而不见。

就如福南最后对海媛说的,“你怎么这么不亲切呢”。生而为人,我们不能辜负自己有别于动物的情感,所以,请保持善良。


善良容忍、情谊、谁是凶手?一起来看看《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这部影片出现阳光的次数很少,基准色调暗淡,只有福南在田里的时候才会出现,仿佛是福南勤劳善良的光芒,就像她本身给人的感觉一样。

徐英姬的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赤脚奔跑着,在土地上,野地里,海边,无不表现的自然,真实,仿佛真的是一个鄉野村妇。

电影与现实

《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是2010年上映的电影了。金基德徒弟张哲洙的处女作,略微瑕疵也可以忽略,毕竟还是喜欢这样弛张有度的表达方式。不得不感叹的是饰演福南的徐英姬,将一个村妇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用生命在表演的错觉。

近年来韩国的许多电影实在发人深思——棒子国并不只有来自星星的偶像剧。如果说《素媛》让我们唏嘘,《辩护人》让我们深思,那么《熔炉》、《韩公主》则是一种绝望,一种根深蒂固的绝望——加害者依旧逍遥法外,被害者只能选择自杀。更绝望的是,他们都改编于现实事件——比电影更残酷的,是现实本身。

所幸的是,至少它被改编成电影了,至少它以另外一种方式让更多人看到了——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公道自在人心,所以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熔炉》上映后不久,韩国出台了《熔炉法》。

如果说这是一场对抗公权对抗暴力的坚苦卓绝的斗争,那么至少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我不想去批判天朝烂片有多烂——抵制烂片最好的方式是拒绝为其买单,而不是在网络上瞎逼逼。况且烂片也并非烂到骨子里呀,毕竟人们在生活重压下看点脑残片解解压也是不错的。但是,国内电影人除了跟风摧残青春、践踏英雄来圈钱之外,是不是也可以有点社会情怀——有良心,有追求,方不朽。最关键的是,观众不是傻子。就像《盲山》、《盲井》系列,此类影片也许不赚钱,也许在上映之时被剪裁,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良心——祖国大地上有如此罪恶存在,我们所要做的是改变这些不美好,而不是掩盖它,把自己的美好臆想,建立在他人所受的苦痛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