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國電影史,你覺得哪部電影對中國電影業影響巨大,為什麼?

巨愛笑的史努比


這個問題有範圍有深度,可見樓主的思考不一般,對我等影視愛好者也是挑戰和樂趣。

看了各位同道的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來提供一家之言。


放眼中國電影史,我認為《囧媽》將是影響中國電影業的一個里程碑!為什麼呢?因為她是中國第一部打破電影製片方、傳統影院、互聯網運營商平衡的商業電影大片(再過五到十年,她應該還會以第一個吃螃蟹的大片被記住)!


首先,《囧媽》不是網劇,也不是不入市場的網大,她是炙手可熱的山爭哥哥的“囧系列”超級IP電影,原本就是計劃要賣上十億的超級喜劇大片。各種機緣之下,從傳統影院,改為網絡首播,動了多少人的奶酪?當時就掀起電影製片方、影院、網友各方一撥撥的討論熱潮。

我可以猜測一下,回答推薦的電影中,估計各位同道不是人人都看過,但《囧媽》一定都看過(估計大概率還是在西瓜視頻上看的)。


其次,從電影發展看,中國電影,會落後歐美電影十年以上。歐美的Netflix(奈飛)公司,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鏈,製作人水平、影視劇質量、參與演員素質,和傳統市場可以並駕齊驅(雖然在奧斯卡評選上,還是被傳統制作人聯手抵制)。

而在中國,雖然已有財大氣粗的互聯網運營商投資電影多年,但有影響力的電影大片還未打破傳統影院發行方式,只在網絡發行的,還被認為是業務人士的低劣玩具,直到《囧媽》和字節跳動的創新合作出現,打破界限。


可以大膽推測一下:中國電影大片的發行,或者國外大片的正規引進,又多了一條新途徑。中國出現新奈飛,還遠嗎?


餘樂人事


最有誠意的戰爭片,雖然影片的投資達到2000萬但對這麼大規模的戰爭片來講也只能算是小投資,可是拍出的效果卻不輸上億的投資的大片。雖然全部主創人員全都是素未蒙面的新人,就電影的各方面質量而言均屬上層。

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中日戰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淞滬之戰” 中“寶山保衛戰”的故事,3營長姚子清帶領600名戰士換防,與近10倍兵力的日本人奮戰,雖然知道只有死路一條,但我軍戰士堅守了整整的7天7夜。電影以姚子清每天的戰地筆記為時間順序,講述了這可歌可泣的7天。





曉橋流水x


本文僅介紹大陸地區的電影。下面介紹5部對中國電影業影響巨大的電影。

1、霸王別姬

中國電影的巔峰之一,那幾年的國內外大獎幾乎拿了個遍,起初被禁止公映,後來因為獲獎實在太多,口碑實在愛太好,最終國內小規模公映。

1993年第46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也是中國目前為止唯一一部獲得金棕櫚大獎的電影。

2、英雄

開啟中國商業大片時代的第一部大片。

3、甲方乙方

開啟大陸電影賀歲檔。

4、我不是藥神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由於該片影響力太大,引起的有國家醫保局高度重視。2019年2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對2019年將開展的新一輪工作進行分析,稱還會降低抗癌藥的價格。

5、流浪地球

為中國打開了科幻電影的大門。

歡迎來交流分享!

謝謝!


鄒易行天下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本人經常更新影視類的視頻和文章,歡迎各位關注,給各位看客老爺磕頭了,咚咚咚。

放眼中國電影史,小編認為《夏洛特煩惱》對中國電影業影響巨大。

《夏洛特煩惱》電影上映於2015年9月份,但夏洛特煩惱話劇早在2012年,就被開心麻花組合以話劇的形式展現於舞臺之上。

《夏洛特煩惱》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喜劇的定義,原來喜劇電影還可以這麼來演,同時電影中也是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場景。

我爸叫馬東,我叫馬冬梅

在馬冬梅與夏洛的母親交談的時候,馬冬梅的名字引來了影院全場的大笑,我爸叫馬東,因為我一出生,我爸就沒了,所以我叫做馬冬梅。

就你叫夏洛呀

在小混混和夏洛第一次相遇時,還記得那個畫面嗎?就你tm叫夏洛呀。即使是現在,這句話也依然在網上流傳。

一剪梅

說到一剪梅,你能想起誰?沒錯你肯定和小編一樣,那就是由尹正扮演的袁華,這首歌已經成為他的專屬BGM。

馬什麼,什麼冬梅,馬什麼梅

這句話怕是這部電影中,最後的臺詞了。這句話由一位臨時找的大爺說出,你是不是都不敢想呀。現在這句話經常形容記憶力不好的人,也是非常有趣。

也是此後,開心麻花組合越來越火,作品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沈騰從一個小小的話劇演員,現在成為了超一線明星,經常活躍在各大綜藝節目。

而最重要的就是推動了中國電影業的發展,記得那個時候夏洛特煩惱是小編看的第一部在電影院看的電影,真的是改變了很多。


我車掉溝裡了


《美人魚》

  • 《美人魚》投資4億元人民幣,高達34億的票房,徹底將中國電影業捲入“資本遊戲”,在資產慌的環境下,成為真正的投資風口。

  • “王首富”不賣房了,投資拍電影了;

  • “煤老闆”洗乾淨手上的煤渣,參投拍電影去了;

  • 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也開始成立了影視公司;

  • 明星大咖不光拍電影,也開始大力投資電影了。

  • 這是一場掀起電影業“資本遊戲”的龍捲風,中國十大富豪中已有8位涉足影視行業。中國影視市場迎來了空前發展的好時機。

  • 從《美人魚》後出品的幾部作品就可以看出端倪。

  • 《戰狼2》投資回報2841%;

  • 《紅海行動》投資回報714%;

  • 《捉妖記》投資回報6466%;

  • 《不二情書》投資回報1312%;

  • 《大聖歸來》投資回報1366%;

  • 《哪吒》投資回報2170%。


零點影視快訊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放眼中國電影史,哪部電影對中國電影業影響巨大?

不吹不黑,個人感覺2019年上映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對中國電影業影響巨大,即使從一個並非專業人士來講,這部電影可以說影響著後續科幻類電影的走向,而科幻題材的電影對中國電影工業的發展有著正向反饋的作用,長久會形成良好的循環。對中國電影工業走出國門,文化價值輸出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它作為一部沒有請任何流量明星的作品拿到了遠高於流量堆砌出的作品的票房。即使它面臨著許多質疑,一部分是合理的批評值得參考,另外一部分是網絡黑子或鍵盤俠,但是相比於近年來絕大多數電影它的口碑絕對是在前列的。

作為中國科幻的崛起之作,它為以後的科幻電影立出了一個比較高的標杆,包括劇情、特效技術,也包括了演員的選擇標準。這就意味著以後中國科幻如果出現爛片,我們可以以《流浪地球》的標準來去評判,去拒絕,甚至以後的科幻都沒有出現爛片的理由,畢竟《流浪地球》那麼缺錢都能拍好。

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這是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類型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製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獨有的文化語境,直到現在,終於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裡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


影視天涯君


《紅番區》

賀歲片這個說法,最早來自香港電影,指的是在春節期間上映的、以逗大家開心為核心要素的閤家歡式喜劇電影,有著比較濃郁的商業元素。

1981年,許冠文三兄弟主演的《摩登保鏢》在春節期間上映,被視為是香港賀歲片的起步。

1995年1月31日,大年初一,由唐季禮執導、成龍主演的影片《紅番區》首次以賀歲片的名義引進內地,在內地全年票房不足10億的情況下收穫9500萬元票房。

由於上映時間正好在春節前後,因此紅番區從真正意義上開創了中國內地的電影賀歲檔。

《紅番區》的大獲全勝,讓大陸導演開始意識到了賀歲檔的重要性。

《紅番區》是成龍打入好萊塢作品,北美上映後引起巨大活動,票房狂收了3239萬美元,當年全球狂賣了8000多萬美元,95、96年賣8000多萬美元是什麼水平?

《紅番區》單在北美就收穫3000多萬美元,這在以前的華語電影甚至外語影片裡可謂前無古人,而此片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唐季禮導演在協調東西方口味上此次可謂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在故事情節上,並沒有過多的強調但是卻沒有忘記標榜東方元素,而且每番料斗用得恰到好處,與此同時又不忘滿足西方觀眾的獵奇心理。

這部電影最成功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呢?和成龍許多其他電影類似,最令觀眾得到滿足的應該是其中的喜劇效果了。

充滿喜感的遠不止插科打諢式的武打場景。在故事橋段的編排上本來就很有喜感,比如開始那面特殊的鏡子,還有那家倒黴的超市,一次次地被洗劫其實既是為影片後續做鋪墊還很大意義上充當了令人捧腹的笑點。

尤其是梅豔芳,將一個直率,豪爽,善良又有些貪財的老闆娘刻畫得很是出彩,倘若失去了這樣一個角色影片的娛樂性一定大大降低。

成龍在影片中的一些驚險鏡頭,比如隔樓飛躍,跳橋上船,還有被氣囊碾過等等鏡頭,都沒有用替身,全然自己上場。這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影片的連貫性和緊張性。

至於結局,也是典型的喜劇風格。所以觀賞完這部電影的觀眾,基本上都是臉上掛著回味無窮的笑容,如此的一部娛樂影片,能在短短的兩小時內把觀眾的情緒提升至最興奮點,能不是一部成功的娛樂片麼?


今啼


我覺得李小龍大師的《龍爭虎鬥》對中國電影業的影響巨大。

關於原因我總結了二條

一、是李小龍大師的《龍爭虎鬥》是讓好萊塢新功夫片誕生的原因,因為當時李小龍的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時,在票房上擊敗了當時很多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取得了驚人的票房,讓世界在電影裡面知道了中國功夫,中國功夫也因此被世人所知。

二、繼李小龍在好萊塢打響中國功夫後,大批中國功夫電影相繼被拍出來,其中更有成龍、李連杰這些功夫巨星,同樣也有更多的中國功夫片走向世界,也為我國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對當時的電影事業的影響巨大,李小龍大師的影響到現在還依然存在,其中喜劇天王周星馳就曾說過李小龍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

雖然李小龍大師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作品,但是他對中國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對中國電影的貢獻也是不可取代的,如果沒有他,要想把中國功夫推向世界不知道還要晚多久,不知道中國功夫,中國的功夫電影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發展起來。所以我感覺《龍爭虎鬥》對中國電影影響巨大。





haizaibu


你好我是傑聖看電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新中國成立70 年,也是電影事業和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70年。我覺得對中國電影業影像比較大的當屬最佳電影《霸王別姬》,不僅僅是中國最佳,我覺得也是世界影史最佳之一。雖然說94年堪稱電影史上最黃金的一年。

統計顯示,我國城市年電影票房從 2012 年的不足 170 億元,到 2018 年突破 600 億元,城市影院銀幕數從 2012 年的約 1.2 萬塊,到 2018 年突破 6 萬塊;2012 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如今,我國銀幕總數已躍居世界第一,電影產量位居世界第二。

因為中國電影發展到現在,雖然每年都有一些爛片湧現,但總體來說還是在進步的。而且我覺得中國電影除了好萊塢真的沒有別的國家的電影能和我們相提並論,畢竟市場規模在那裡。中國電影現在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做到世界第一,而且是數量和質量都不能落下。

中國電影必須在各個類型各種題材都有拿的出手的標杆性作品,隨著技術不斷進步,這樣的作品也在不斷出現。











看電影頻道


《戰狼》——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消滅入侵敵人的故事,這支中國特種兵隊伍,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立刻轉入作戰狀態。在進行激勵戰鬥中,展現了中國軍人的團結、機智、勇敢的軍人血性,責任擔當和愛國情懷,感染著每一名觀眾,每一名中華兒女,喚醒了寂寞。

《戰狼》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英雄情結和民族血性,以及軍人的責任與擔當。《戰狼》打破了觀眾對國產電影 一蹶不振現狀的擔憂,是國產電影轉型的最佳模板,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令人動容,讓人心潮澎湃。

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中國,無論你身在何地,遭遇到何種危險,祖國都會帶你回家,這部電影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國、當代中國軍人“國若召、召必回,國若戰、戰必勝”的決心,是一部很成功的商業電影,對中國電影業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