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古八景之——回隆返照

请注意,我们讲的是河北邯郸临漳县清代八景之一——回隆返照。不是成语回光返照。回光返照指的是太阳落到地平线下时由于反射作用而使天空短时发亮,用以喻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又比喻事物衰亡之前,表现情况的一时好转。而这里讲的回隆返照与回光返照确实也有意思相近之处,也是太阳落山之前的回光返照,只不过讲的是回隆这个特定地名的景色。


临漳古八景之——回隆返照

剪纸艺术回隆返照

回隆返照是清代临漳八景之一,另外七景是铜雀飞云、九华雪霁、百阳荷风、太行远翠、奎阁春光、漳水晴波、柳园月色。

根据临漳县志记载,清代回隆镇是“两省四县加一州”所管辖的大集镇。其西街为临漳县管辖。当时大的村镇为防匪兵,都筑有寨墙,回隆的西寨门上有一块石头横匾,打磨得非常光滑。每当夕阳西坠,暮色笼罩大地的时候,在此石匾上就能看到绰绰日影。据说,此门正对太行山两峰间隙,随谓之“回隆返照”。

这是临漳县志记载的解释,但是在回隆当地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说在回隆西街的古寺——妙福寺(今天的临漳寺)内,每当傍晚太阳下山后,寺院的大雄宝殿的西山墙上却能看到太阳落山的景象,非常奇妙,大家都无法解释这是怎么回事,成为一大奇景。


临漳古八景之——回隆返照

回隆西街临漳寺

那么这两种说法应该是一个原理,只不过传说的位置不同,作者更倾向于妙福寺大殿山墙上的日影。这应该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太阳光落山以后,透过山脉狭窄的缝隙,正好照射在妙福寺的山墙上形成倒影图像。从而形成回光返照的奇特景象。

在清代光绪《临漳县志》中记载了“回隆返照”的诗作六篇。这是临漳县五位县令或文人为回隆返照所作的诗。

回隆返照(一)

陈大玠

(福建晋江人,清雍正六年临漳县令)

万家楼阁隐丹枫,雨过村墟返照红。

贾客驰归行落叶,征人投宿逐飞鸿。

云霄北望皇都庄,平野东看泰岱崇。

古镇邻封多接壤,霞光一片图画中。

回隆返照(二)

李长庚

(临漳人,清康熙己丑科,任福建惠安县知县)

落日残霞何地无,回龙古镇更堪娱。

万家楼阁弦歌满,倒挂斜阳对酒炉。

回隆返照(三)

许象岑

(临漳许村人,清康熙丁酉科举人)

古镇雄开气象函,繁华端的盛东南。

楼台处处笙歌绕,坐对斜阳酒欲酣。

回隆返照(四)

李斌

(临漳人,清康熙癸卯拔贡)

楼阁参差入画图,夕阳返照影平铺。

漳南自古称名迹,十里遥闻唤醍醐。

回隆返照(五)

李宜芳

(山东诸城人,清雍正十三年临漳县令)

此地停车爱晚枫,村烟掩映夕阳红。

行山日射千重锦,卫水帆飞片羽鸿(十余里即运河)。

自昔挽输推陆海(明时为漕厂),

于今稷黍颂墉崇(回龙去秋大收)。

太平风物真堪绘,绿野青帘落照中。

回隆返照(六)

李宜芳

漕艘东去达宸枫,彩益云排映日红。

地接南船兼北马,人多角雀与鸣鸿(界连两省,时有争讼,且多流氓)。

齐风未若唐风朴,末计何如本计崇(俗多逐末)。

几度循行搔首望,西阳烟霭野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