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


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经常被后人传颂的话:“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说每天粗茶淡饭,累了便枕着弯曲的手臂小憩一会儿,生活的乐趣自在其中;用不义的手段获得的富贵名利,对于我来说,不过如天边的浮云,任它飘远无所憾。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这段话是《论语》中最具文采、最优美的一段话,形象地描绘出孔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孔子看来,这种粗茶淡饭、悠闲自在的生活快乐无穷。

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

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皆各有各的乐,一个有钱的富人,可以用金钱买到胭脂、花粉,可是买不到气质;可以用金钱买到山珍海味,可是买不到食欲;可以用金钱买到华美服饰,可是买不到美丽;可以用钱买到舒适床铺,可是买不到睡眠;可以用钱买到书本,可是买不到智慧;可以用钱买到酒肉朋友,可是买不到患难之交;可以用钱买到别墅豪宅,但是买不到幸福家庭。

可见,富人有富人所看不到、得不到的东西,穷人也有穷人所能享受和欢愉的。

最适合一个人的生活,是能够使他感到快乐的生活,但并不一定非要用富有或者贫穷这样的字眼来判断和限制。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贫富其实并无真正的界限。如果一个物质基础匮乏的人懂得追求内心的充实,那么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贫穷的人。而一个物质基础丰足的人,只懂得去追求贪婪,那他也许就失去了生命中原本的单纯、简单和自由,依然是一个十足的穷人。所以,无论是贫穷之人还是富有之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缘分,穷人也许因为没有了万贯财产而活得很简单和自由,富人也许因为拥有了殷实的经济基础而活得更加洒脱,甚至做出更多利于社会的事情。因此,贫与富不是谈论的重点,重点在于如何充实自己的内心。无论物质上是穷是富,精神上都能坦然面对,把自己活得美好与丰富,能够活出自我的快乐,那就是幸福的人。

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

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幸福。但钱财不是幸福、快乐的根本,一个人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幸福、快乐这笔精神财富,身无分文也可以是“贵族”。当富则富,当穷则穷,永远不要觉得你一无所有,其实你一直拥有,只要你的心是开放的。

有一个青年人,他整天总是抱怨自己太穷了。有一天他又在自家门口抱怨:“要是我能拥有一大笔财富,那该有多好啊!到那个时候,我的生活将会是多么快乐呀!”这个时候,一个老石匠从他家门口路过,听到青年人的这番话后,就停下了脚步,走过去问他:“你抱怨什么呀?其实,你拥有最大的财富,你自己不知道吗?”

“我还有财富?”年轻人听了老石匠的话后惊讶起来,“我有什么财富呀?我自己怎么不知道,你快告诉我!”

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

“你有一双眼睛!你只要拿出一只眼睛,我就给你50万,到时候你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石匠说。

“你说到哪儿去了?”年轻人懊恼地说,“不论你给我什么宝贝,我都不会拿眼睛去换的!我以后还要靠它看世界呢!”

“那好吧,”老石匠表示无奈地说,“那就让我砍掉你的一双手吧,我给你100万,或者你也可以拿这双手去换许多黄金!”

“不行!我不会拿自己的手去换黄金的!我还要靠它做很多的事情”年轻人坚定地说。

“这样吧,我高价收你的一双腿,我出价200万,有了这钱,你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老人微笑着说道。但是无论他出多少钱,年轻人都是摇头。

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

“现在,你该知道了吧,你其实是很富有的。”老石匠说,“那么,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相信我的话吧,年轻人!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健康和精力,这是无论用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年轻人听后若有所思,点点头,谢过老石匠后开始打起精神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

是啊,只要健康和精力还在,只要不盲目地追求财富,那么就是一个富有之人。穷与富并无分别,只要你的心是自由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把能安于贫贱的人称为是有福之人、真正的富有之人的原因。的确,精神的高尚和身体的健康、充足的精力是财富所换不来的,只要你拥有这三种宝贝,那么即使身无分文,你也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就像是苏格拉底,他一生清贫,但他的智慧几千年来仍然影响着世间上的人,这样的人是不穷的,是贫穷中最富有的人。

贫中有富,富中有贫,这就是缘分所致。只有给自己的心灵加一双简单、自由的眼睛,你才能处富中不焦躁,处贫时不堕落,永远能找到让自己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富人有富缘,穷人有穷缘,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