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它曾殺死5000萬人

提起人類文明史上面臨的浩劫,相信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兩次世界大戰。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一百多年前,一次災難席捲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一戰和二戰加起來還要多得多。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918年,人們正沉浸在一戰結束的喜悅中,忽視了一團濃重的陰雲正在他們的頭上聚集。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盛大的停戰慶典助長了流感病毒的傳播,造成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疫情——僅僅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就導致了五千萬到一億人的死亡。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記住過去發生的事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當下和未來。那麼如今的我們,又能從1918年的那場流感大爆發中吸取怎樣的教訓呢?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殺死了5000萬人的大流感(2018)

導演: 安德魯·湯普森

主演: 克里斯托弗·埃克萊斯頓 / 傑瑞米·愛德華

類型: 紀錄片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上映日期: 2018-09-25(英國)

1918年的那次大流感,最初是來源於水禽,這和後來的禽流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隨後首先在前線的軍營中爆發。軍營那密集的人群分佈環境無疑為病毒蔓延提供了有利條件。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之後隨著士兵返鄉的進程,又把病毒帶到了歐洲大陸。接著就像遊戲《瘟疫公司》一樣,病毒傳遍了全世界。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經典好萊塢電影《極度恐慌》描述了一種超級傳染病,開始時尚且可以控制,但隨著病毒變得更加危險而易感,事態也在向著失控的方向發展。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918年的那場流感也是如此。隨著病毒變得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之後,人類在它面前幾乎毫無招架之力。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流感病毒的可怕之處正在於無孔不入,這也讓防控變得極度困難。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隔離人群,隔離治療。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當時有前線的軍官敏銳地發現了疫情的嚴重之處,報告給了美國政府,但並未得到當局的重視。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科學家對隔離軍營的專業意見也沒有得到採納。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一些決策者甚至固執地拒絕停止學校上課。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20世紀初,發達國家已經擁有了大型的現代化都市。當病毒大量進入人口稠密的城市中時,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它的肆虐。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糟糕的事還沒完。當時戰爭還在進行中,士兵還在被大量送往前線。人員密集而又封閉的環境,簡直堪稱病毒的樂園。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很多士兵還沒看到戰場,就已經倒在流感面前。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造成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戰時政府為了調動效率而實行的統一化管理。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而由於當時的西班牙是中立國,可以自由地談論這件事情,因此那場病毒被荒誕地稱為“西班牙流感”,一直沿用至今。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今天的我們已經知道:信息公開透明,才是應對疫情最好的手段,否則後果難以設想。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面對這樣的慘況,最痛苦的當然是身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要見證最多的求告無望和生離死別,還要承受病人的爆發式增長和醫療設施有限。

我們光是從當年他們的自述就能夠感受到絕望: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對於流感來說,最好的方式是隔離治療,但現實條件根本不允許。很多時候,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離世。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由於大量接觸病人,即使再小心,醫護人員也難免被感染。自己被自己嗆死,過程一定充滿痛苦和恐懼。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最無奈的是,受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人們無法發現病毒的身影,因此防治也就無從談起。這也是為什麼,那場疫情的死亡人數如此觸目驚心。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所以最後其實不是人類戰勝了病毒,而是病毒放過了人類……

因為到了後來,能接觸到病毒的人基本都感染了一遍,自身有了抗體;而且病毒在進化過程中也會變得越來越無害,因為它真正想要的是活下來而不是殺死宿主。

因此,時間也是對抗疫情的一大武器,堅持就是勝利。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但流感不僅奪走了生命,對有幸活下來的人們也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

身在曼徹斯特的醫生詹姆斯·尼文曾拍攝過一部宣傳疫情防治的電影,幫助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但在疫情結束以後,他卻出現了心理問題,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幸運的是,如今的我們,早已擁有了防止流感疫情大規模爆發的經驗和手段。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但病毒也在不斷變異、進化,所以防治新型流感不僅對於人類來說是個近乎永恆的命題,也是我們未來要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而且這一百年來世界人口飛速增長,隨著交通的便利,人口流動性也大大增加。如果再次爆發像1918年那樣的大流感,也許死亡的就會是幾億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難怪在專業人士的眼中,流感大爆發的陰影從未散去,只是暫時被我們忘記了而已。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在英國2014年發佈的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中,1918年的那次疫情已經成為了典型的範例。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為了防止那樣的災難再次發生,我們要記住那次事件,吸取其中的教訓,並隨時保持警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天災人禍本是常見之事,然而當災禍落在大家頭上時,誰都難以相信那會是災禍。人世間經歷過多少鼠疫和戰爭,兩者的次數不分軒輊,然而無論面對鼠疫還是面對戰爭,人們都同樣措手不及。……一場戰爭爆發時,人們說:“這仗打不長,因為那太愚蠢了。”毫無疑問,戰爭的確太愚蠢,然而愚蠢並不妨礙它打下去。倘若人不老去想自己,他會發覺蠢事有可能一直堅持幹下去。——加繆《鼠疫》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 第1133 期 原創文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100年前,它曾杀死5000万人

相聚有時 / 電影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